浙江小城人均收入奪冠,秘密只有三個

2022-08-11     抱朴財經

原標題:浙江小城人均收入奪冠,秘密只有三個

義烏精神是什麼?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看似樸實,甚至普通,但義烏人就是憑著12個字擁抱了富裕生活。

作者:今綸

中國內地哪座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去年是上海,上海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8027元。

第二名呢?不是北廣深杭或者成都、蘇州,而是縣級市義烏。

2021年人均收入十強縣

圖源:第一財經

義烏常住人口為185萬,去年的GDP總量並不高,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021年,義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7468元),這個才是最具有含金量的,說明是「民富」,老百姓手裡有錢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今年很有可能的情況是:義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秒殺所有內地城市,包括北上廣深杭蘇成,勇奪冠軍,至少上半年的數據是這樣。

義烏是怎麼做到的?

01 義烏人才和區位優勢不突出

義烏有個突出的標籤:世界小商品之都。沒錯,在義烏的很多人都很忙,忙著發貨。

2021年,義烏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715.05億元,全市擁有有證市場建築面積611萬平方米,市場經營戶數8.58萬戶,市場從業人員數23萬人,總成交額2172.1億元,增長15.2%,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1866.8億元。

也就是說每100名義烏人就有12名在各種小商品市場、批發市場上班,這還不包括那些在家做電商的。

義烏位於浙江中部,三面環山,義烏距離最近的海洋也有近200公里,很難說有什麼地理優勢。

義烏沒有出名的985、211高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是當地最高級別的高校,這是一所公立的省屬專科院校。

義烏最出名的人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和宋代名將宗澤,前者就是那首著名的《詠鵝》的作者。

按義烏這樣的條件,放在江浙地區的縣級市裡面,並不突出。區位優勢一般,高校資源少,人口總量低於200萬,沒有華為、騰訊、阿里或者位元組這樣的企業。

甚至改開四十年來,義烏一直都沒有出現過特別大的公司,僅有的幾家上市公司:義烏華鼎錦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棒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統肉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世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值也不大,最多的200多億,少的只有20多億。

就是這麼一個大家都覺得沒啥意思的,枯燥得只知道發貨的縣城,去年居然拿到了中國內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亞軍,今年可能是冠軍,力壓諸多網紅城市,憑什麼?

三個原因:第一,領導有擔當;第二,站在了風口上;第三,足夠專一,持續不斷做大優勢。

02 「義烏袁庚」敢於擔責任

義烏人也有過非常困難的時候。在改開之前,相當一部分義烏人是做雞毛換糖的小商販:雞毛換糖是指在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

義烏雞毛換糖老照片

這有什麼前途呢?抓到了還被說是搞投機倒把。

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領導們的思路活了,膽子大了,居然敢給雞毛換糖的人發證了。

為了方便及規範雞毛換糖從業人員的有序經營,1980年,義烏縣工商部門嘗試性頒發了一萬多份「小百貨敲糖換雞毛什肥臨時許可證」。當年12月,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給臨近省市發了一份函,證明了「雞毛換糖」的合法經營。

1982年,以謝高華為書記的義烏縣委根據實際,提出要「解放思想」「搞活經濟」,發揮小商品市場的優勢

請大家記住謝高華,他是可以和蛇口開拓者袁庚相提並論的人物,你可以把他看作是「義烏袁庚」。

謝高華(右)資料圖片

謝先生已經於2019年逝世,生前曾榮獲「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終身貢獻獎」。

更重要的是,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謝高華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

2019年9月,謝高華獲得「最美奮鬥者」榮譽。

在承認「雞毛換糖」合法經營的同時,謝高華表了個態:「有錯誤有責任我負責,就算掉了烏紗帽我也不在乎」,結果當時的常委都願意擔責任,他們一致表態:「只要有利於人民的利益,我們集體決定就要集體負責」。

謝高華當時很感慨。

浙江官員就是這麼務實,只要能讓老百姓賺到錢,他們就要想辦法,因為他們知道沒錢是不行的。

拼著烏紗帽、鐵飯碗、退休金不要了,也要為老百姓爭取更多的賺錢的空間,義烏有這樣敢於擔當的書記,當然會發達。

袁庚也是一樣的,明明可以退休了,可以各種敷衍推脫了,但是一把年紀了卻四處招商,和外商套近乎,和個別官僚主義嚴重的部門拍桌子,為什麼?因為有責任有擔當,想讓老百姓過好日子。

義烏人有了謝高華的支持,有了當時的一眾常委的支持,率先占領了小商品市場的賽道,迎風飛揚。

這是義烏崛起的第一步。

03 義烏選對了賽道

城市崛起,賽道一定要選對了。

義烏的小商品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初,彼時,各種商品短缺,尤其是和生活有關的各種小商品。滿足這種需求,就能發財,大量滿足這種需求,就可以發大財。

義烏站到了賽道上,從全國、全世界進貨,然後發往全國、全世界。

義烏是因應時代需求的義烏,它通過萬千批發商、億萬售貨員,深入城市、小鎮、鄉村,滿足了國人對生活物資的需要,後來,則是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義烏小商品

義烏不斷成長,不斷彙集資源、信息,使得義烏成為世界小商品之都。

義烏人發財與國運有關,過往的四十多年,在絕大部分時間裡,中國擁有如下條件:人口紅利巨大,房地產騰飛,消費力強勁,人們慾望升騰,每一個有活力的地方都會產生消費,只要有消費就可能觸發義烏的營銷網絡。

男人用的雨傘、打火機,孩子的童車、奶瓶,女士的鞋子、口紅……

義烏的小商品網絡無處不在,日夜運轉,它是時代的參與者,也是時代的記錄者,更是時代的一部分。

義烏的故事,是中國人斷代消費史的重要篇章。

城市與企業、個人一樣,因勢而起,必會成功。

04 義烏不斷擴大核心優勢

義烏人很執著,一直在持續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一如仁懷人很清楚自己是「中國酒都」,所以一直在提高酒的首位度一樣。

1982年9月5日,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悄然開業,總計攤位705個,當年成交額392萬元,由此拉開了「興商建市」的帷幕。

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

40年間,歷經6代市場更迭、11次擴建,義烏小商品市場快速成長。

2021年,義烏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18.9%,達到了3715.1億元。

同期,義烏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達到92.9億件,同比增長29.5%,超過上海和北京,僅次於廣州。

義烏小商品市場還在全國快速複製,自1992年義烏在烏魯木齊開設第一個分市場,目前全國已有150餘家義烏小商品城分市場或有關的市場,它們成為一個龐大的信息溝通和貨物轉運渠道。

這是義烏在核心優勢上的再擴張。

電商方面,義烏擁有電商專業村169個,占浙江省的9%。

2022年上半年,義烏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2.4億件,與去年同期持平,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22億元,同比增長11.3% 。

有了銷售渠道,就有相應的工廠,義烏小商品製造已向個性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從價格競爭轉向質量、技術、品牌、標準等綜合性競爭,數字化的賦能也是日新月異。

義烏緊緊圍繞核心優勢做文章,在深度和廣度上屢有建樹,這就是義烏人的精明之處。

義烏人一方面重視發展電商、直播等新興業態,大力發展針織等優勢產業,一方面還打造培育了光電光伏、裝備製造兩大千億產業集群。

核心優勢不能丟,新的產業集群做增量,這樣才是穩定增長。

義烏人不允許自己犯低級錯誤,要擴張,要增長,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效、有利潤的增長和擴張。

05 義烏人均收入可能破8萬

義烏人很謙虛,他們說義烏的增長是「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的發展奇蹟「,其實哪有什麼「莫名其妙、無中生有」,義烏人專一又務實,一直在修築自己的護城河。

義烏精神是什麼?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

看似樸實,甚至普通,但義烏人就是憑著12個字擁抱了富裕生活。

義烏人今天手頭有錢了。

2022年上半年,義烏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73元,同比增長2.8%。看這意思,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能突破8萬元大關。

這意味什麼呢?上半年,上海的數據是38996元,北京是3.9萬元,深圳是37731元,廣州略低於深圳,杭州是38940元,蘇州是36785元,成都是25337元……

至少在「半年報」中,義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越了所有的一線城市和全部大名鼎鼎的新一線城市。

義烏在這個數據中是王者,而這個數據和老百姓錢包的厚度關係最密切。

「藏富於民」的典型標杆就是義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802e7b3c6894a215bc203346ba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