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在建國一開始並沒有授銜,主要是考慮國家初建,問題還有很大的要解決,一直到1955年才搞了大授銜。
此時,在後勤工作的甘祖昌被破格授銜為少將,但是在他被授少將沒有幾天後,他就主動提起出了辭職,上面沒有批准,他就一直連續兩年寫辭職信,最終辭職成功回家當起了他想乾的農民。
筆者和大家一樣奇怪,為什麼他會被破格提拔?為什麼他放著少將不幹要當農民?為什麼他連續辭職兩年最終才被准?
總之,甘祖昌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疑惑。
甘祖昌是江西人,江西是革命的聖地,出了不少革命先烈,他在1927年就加入了共產黨,是我黨資歷較深的黨員。
但是他由於不在前線,所以建功的機會少,他之所以能被破格提拔,主要還是基於他在新疆時立下的功勞。
1949年,在解放了新疆之後,當時從國民黨起義的陶峙岳向當時駐新疆的司令王震反映,部隊的糧食快接不上了。王震對此一笑,說:「有甘祖昌在,不怕沒飯吃!」
不等王震下令,甘祖昌就帶著幾十個調查員到新疆各地去搞調查,差不多一個月左右甘祖昌和調查員才回來,調查的結果就是「新疆這裡不缺糧,主要是百姓不賣糧給國民黨。」
看來國民黨在哪都不受待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國民黨不收牧民的羊毛,所以牧民也不賣糧食給他們。
於是甘祖昌發揮自己的長處,聯絡蘇聯大使館的人,讓使館人員和蘇聯溝通,讓蘇聯商人來新疆收羊毛,蘇聯寒冷需要羊毛,就這樣收了牧民的羊毛,牧民就把糧食賣給了解放軍。
1952年,甘祖昌外出視察,不幸車子翻車,他留下了腦震盪的毛病,此後他已經堅持工作,直到1955年授銜後,上面準備更加重用甘祖昌的時候,他卻提出了辭職,拜將封侯,甘祖昌覺得自己該退了,自己有病,已經不能再為國家做貢獻了。
圖:甘祖昌(左三)
在連續寫了兩年的請辭信後,他如願以償的可以回家當農民了。
對於名利甘祖昌從來是不在乎的,當時他在江西吉安都搞調查,多日的奔波讓他顯得有些狼狽。在結束工作後他準備到昌都的一家賓館住下,但是服務員見他穿的狼狽,以客滿為由拒接他。
這時卻進來了幾個穿中山裝的人,很順利的就住下了,他問服務員為什麼?服務員不理,他說借電話用一下。於是甘祖昌電話叫來了吉安地區的專員,才順利的住下了。事後專員準備開除這個服務員,甘祖昌阻止了,只是對其進行了教育。
回到農村老家的甘祖昌當起了農民,用他當年在南泥灣開荒的經驗,教導村民種植。甘祖昌在抗日戰爭期間是八路軍359旅的軍部長,為南泥灣開荒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甘祖昌的帶領下全村都鼓足幹勁,像是又回到了南泥灣的那個時候。他雖然人不在部隊,但是中央考慮他為新中國做出過貢獻,加上他受傷,中央每個月都會給他發補貼金。
他用上面發給自己的錢,幫助村民修橋修水庫,還建起了發電廠,使家鄉的面貌煥然一新。
在老家,甘祖昌的大女兒想去當兵,但是甘祖昌勸女兒說:「雖然我可以讓你當兵,但是那些指標都是烈士後人的,如果你去當兵了,我們去不了怎麼辦?」
就這樣,大女兒沒有去成,後來大女兒有提出去新疆當兵,甘祖昌又說:「新疆招兵都是有計劃的,你一去就打亂了計劃,不能去。」這一次大女兒又沒有去成。
直到最後他的大女兒在衛校讀書,部隊在學校招兵時才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兵,沒有沾甘祖昌的半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