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頭條丨永順縣:「四診」療法「醫」治群眾痛點

2024-06-05     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6月5日訊(記者 汪衡 通訊員 羅藝)「我的大豆玉米複種補貼款371元,都由鎮紀委幹部送款上門啦!」日前,永順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萬坪鎮興隆社區走訪時,陳光全、劉小妹夫婦農戶高興地說。

原來,陳光全等9戶群眾因非萬坪鎮戶籍且未在財政支付系統中未錄入個人信息,大豆、玉米複種補貼款未能支付成功。調查發現9戶補貼款便由興隆社區書記向某代為發放,但向某拿到補償款後,一部分用於村務開支,其餘1600餘元用於個人開支。最終,向某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3374元補貼發放到位。

近年來,永順縣紀委監委按照「望、聞、問、切」工作措施,瞄準惠民惠農資金髮放這個痛點開展集中「醫」治,有效懲治損害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腐」問題。

望,觀察了解問題。紀檢監察幹部深入各鄉鎮、社區大力開展整治信訪舉報領域群眾反映突出問題「惠民行動」,發布《關於公開徵集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通告》,走訪群眾,了解群眾的需求,認真落實「初次舉報及時辦、重複舉報重點辦、上級交辦馬上辦」要求,對群眾身邊風腐問題信訪舉報、問題線索全面起底,做到情況充分掌握。

聞,獲取信息案例。各級各部門按照安排部署,「聞」聲而動,緊緊圍繞民生問題,全方位開展自查自糾,提供案例支撐。縣教體局針對學生營養餐問題,督促全縣各級中小學校自查自糾,整改問題23個,退繳資金89.63萬元;縣農業農村局針對重複領取惠農補貼資金問題開展核查,追回資金20.11萬元;縣自然資源局聚焦國家審計署反饋問題,開展耕地占補平衡領域整治,核減耕地指標612.73畝,恢復耕種127.46畝。

問,找線索查案件。統籌整合監督力量,實踐「室組地」和「片區」聯動工作模式,把全縣23個鄉鎮劃分為6個片區,完善片區協作工作機制,綜合運用提級查辦、片區協辦、交叉辦理等工作方法找線索。按照「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模式,強力推動案件查辦問責。截至目前,全縣移交問題線索26條,立案23人,7名幹部主動交代違紀問題,已追繳資金566.83萬元。

切,系統解決問題。對問題矛盾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案例進行梳理研判,把問題治理與「三湘護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等工作相結合,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9份,找出群眾痛點背後的原因,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緊盯監管制度漏洞,督促組織、農業、民政等部門完善《永順縣村(居)務公開實施辦法》、補貼資金公開公示、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監管等相關制度4項,有效杜絕各種損害群眾利益風腐行為的發生,推動從個案清除向系統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轉變。

「目前,永順縣正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讓群眾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愛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永順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4b6a3b8b5fd445a1384f9b3f7e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