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航天員王亞平來威海開講「太空課」
1月5日上午,「英雄航天員」王亞平來到威海,以《心有凌雲志 手可摘星辰》為題,帶來了一場點燃夢想的「太空課」。
「山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鄉人既是我的後盾,也是我的榜樣。」王亞平說,自己出生在煙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裡,從小就渴望「飛翔」。高考時正好趕上我國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她報考了飛行學院並被錄取,如願成為一名女飛行員。畢業後,她安全飛行1600多小時,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等重大任務。
2009年,王亞平又趕上國家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員,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一名航天員。「我從一名農村小女孩,成長為一名飛行員,再到一名航天員,我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一顆追求夢想的心,我的一切機會、機遇都是祖國的發展、事業的進步、時代的繁榮賦予的。」王亞平直言。
自加入航天員大隊,到2013年執行「神十」任務的1000多個日子裡,王亞平沒有了休息日,沒有了娛樂時間,沒有睡過一天懶覺,甚至連航天城大門都沒踏出過一步。終於,她在各項考核中脫穎而出,成為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圓了她的太空夢,成為我國首位太空教師。
2021年,時隔八年之後,王亞平再次進入太空,並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又進行了兩次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課界的天花板」。
鮮花和掌聲背後,是緊張繁重的專業課學習和不為常人所知的嚴酷訓練。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里,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百餘公斤的服裝入水,進行長達4至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於跑一個「全馬」,訓練前後體重要輕個好幾斤。
「一飛沖天的豪邁,鮮花簇擁的歸來,萬人歡呼的出征,在航天員的職業生涯中是微不足道的。雖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裡,大多數都是重複單調的生活、嚴苛的訓練,但我們都樂在其中,用熱愛堅守夢想。航天是我熱愛的事業,我的字典里從沒有過『放棄』兩個字。」王亞平堅定道。
授課過程中,王亞平還與現場學子互動交流,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並為之不懈奮鬥,努力創造美好未來。
「心情非常激動,特別開心王老師能給我們授課。除了學到很多太空知識,更多是被王老師追求夢想的精神所激勵。」學生趙雅萍說。學生郭子豪也表示,要像王亞平老師那樣努力追逐自己的夢想,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活動最後,王亞平深情道:「作為一名太空探索者,重返太空,依然是我最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