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可以小小的期待一下惹

2020-04-16     我實在是太CJ了

作為一個i電競的吃瓜男孩,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


「看電競比賽先粉哪個隊比較好呀?」


介個問題,說起來話就長了……



原本只是線下朋友在問,8過,最近我在網上衝浪時發現,線上也有不少人在問這個問題。


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受疫情影響,全球體育賽事大多停擺,唯獨電競賽事照常開賽,依舊火熱,這也難怪很多人紛紛「轉投電競」。



不得不說,這幾年電競發展確實火熱,不提產業方面的數據翻著倍往上漲,就說IG和FPX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上奪冠後,大學宿舍樓里迴響著震天「NB」。。。


看到視頻後的網友們無不感慨,確實是年輕人和電競的時代了,處處洋溢著中二的熱血氣息。



不過2024法國巴黎奧運會宣布的新增項目中沒有電競,還是給全行業潑了盆冷水。電競能否入奧,仍舊是大夥最為關注的問題。


而這兩天的一則消息,就不得不讓i電競的吃瓜群眾們對電競入奧這事似乎又可以小小的期待一下惹。


4月13日,GEF官網對外公布了八大工作委員會,並且宣布了兩位權威人士的任職信息。分別是Paul J. FOSTER任職GEF營運長COO,日本電競聯盟(JESU)主席岡村秀樹擔任GEF執委。



為什麼這樣一個普通的人事任職會跟電競入奧扯上關係呢?下面好好給大家818。



為何GEF是個不同的電競協會


在這之前,首先要知道GEF是個什麼樣的組織,GEF全稱是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Global Esports Federation),於2019年12月16日在新加坡正式成立。



足球領域裡有國際足聯FIFA,籃球世界裡有國際籃聯FIBA,各大體育項目都有統一管理且受到認可的國際單項組織,但電競領域在這個環節上是缺失的。


電競想要入奧,關鍵的一環就是得有一個類似國際足聯FIFA這樣受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單項組織。


那麼此前世界上成立的電競協會也不少,GEF與其他的協會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是「根正苗紅」,它是在國際奧委會電競兩項「政策」出台後,全球範圍內成立的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


12月瑞士洛桑舉行的第八屆奧林匹克峰會上,關於電子競技的討論被單獨列了出來,峰會鼓勵國際體育組織積極探索在電競領域發展的機會,並為電競發展提供了兩種路徑。一周之後,GEF宣告成立。


而實際上,GEF籌備不止這短短一周,關於它的籌備已有很長時間。在2018年的洛桑電競論壇上,國際奧委會(IOC)和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GAIS)就曾宣布,要成立一個新的電子競技聯絡小組(簡稱ELG)。隨後ELG不斷向國際奧委會彙報電競工作,同時也輸出IOC對電競工作的方向。


於是,在國際奧委會的指導框架下,GEF成立了。



雖然是成立之初,但組織成員「大佬」雲集:新加坡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大英國協運動會聯合會亞運副主席曾成興當選首任主席,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加拿大奧委會委員Charmaine CROOKS、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擔任協會副主席。



騰訊集團副總裁擔任協會副主席可能會讓外界感到驚訝,但這恰恰也是GEF與以往的電競協會很大的不同點:GEF更為重視與廠商的合作。


12月的那場奧林匹克峰會,不僅鼓勵國際體育組織在電競領域的發展機會,同時也特意提及認為國際體育組織與遊戲廠商有很大的合作潛力,需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這就是峰會為電競發展提供的路徑之一。


此舉也被視作是國際奧委會開始熟悉與了解電競項目,畢竟電競與傳統體育最大的區別正是有無版權問題,而強調廠商在電競發展中的作用,即是重視電競的發展規律。


電競的發展無論如何繞不開手握版權的遊戲廠商,提出與遊戲廠商尋求合作的可能性,這本質上也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一種重視。



GEF延續了國際奧委會的思路,它是唯一一個有廠商介入聯合推動的協會。騰訊在成立之初便成為了GEF的全球首席創始合作夥伴,畢竟GEF的口號就是「用電競連接世界」,這個世界自然也包括遊戲廠商。


尊重電競版權所有方——廠商的存在,按照IOC的指導,加快與廠商的溝通交流,才能共同推動電競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本boy相信之後還會陸續有遊戲廠商加入進來der。



實際上,GEF是IOC提出傳統體育與電子競技相互融合的方法後電競協會的全新形態。且此次GEF官網公布八大工作委員會,組織架構又讓人不得不想起國際足聯下設的15個委員會,再加上主席團、執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背景,這就能理解為何GEF是所有電競協會中最特別的一個,為何它被視作能補齊電競入奧的關鍵一環惹。


電競需要團結


電競項目在我國經過無數輪科普,其本身作為體育項目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4年《電競世界》遭遇停播,之後電競淡出主流視野,經歷了十幾年野蠻生長的階段。



到近幾年電競產業發展迅猛,人才缺口巨大的新聞頻頻報道出現在主流媒體,加之各地方政府爭搶「電競名片」……這無不讓人看到電競產業的身上的潛力。


但同時,過快地發展使其時常陷入無序與無規的境地中,整個電競發展的管理與規章制度完全跟不上電競發展的速度,不管是有關部門還是電競協會都處於缺位的狀態。



在中國,電競項目比任何一個體育項目都期待有一個統一的協會進行規範化管理。放眼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因沒有統一的協會,導致世界電競版圖大多以廠商為山頭各自為戰,國際奧委會無人對接,電競入奧成了空談。


一個全球範圍內權威的電競組織是電競圈的眾望所歸,也是電競發展到達一個高度之後的必由之路。


國際足聯於1904年在法國巴黎成立,在成立之前的19世紀後期,足球運動已經從歐洲傳播到了世界。足球運動開展好壞一度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發達與否的標誌。


一個統一且權威的全球性電競協會成立,從另一方面也是這個項目與行業受到世界認可,其未來的潛力被看重,GEF的成立也算是有其里程碑的意義。


其未來主要有三個方向:


首先是讓電競同體育多領域交流與融合,促進電子競技在國際體育官方組織更大程度的認同,乃至進入奧運會。


其次以GEF為平台,連接全球的電子競技夥伴,助力於更加規範,嚴謹、健康的國際電競標準化準則的制定。


最後是舉辦全球性的電競賽事,推動電競全球化普及,將正向的電競精神傳遞給世界,讓電競成為全球年輕潮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的目標和定位,決定了GEF需要團結更多力量,與他們為「友」而不是為「敵」。


這不只是此前提到的廠商,同樣也包括其他的電競協會。與一周前同是電競協會的相互承認對方「唯一性」的排他行為不同,GEF本身就是希望將全球電競人的力量全部團結起來,搭建一個共生平台以便為電競爭取更多權利。



GEF手裡的牌


在這樣的背景下,GEF官公布了兩位權威人士Paul J. FOSTER和岡村秀樹的任職信息。這是GEF成立後的首個動作,其背後體現了兩層含義,一是彰顯策略,二是展示實力。


Paul J. FOSTER,新任命的GEF營運長,也是PJF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負責人。PJF專注於多領域投資組合諮詢、協助組織、機構和全球領導人實現其願景,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為國際組織機構服務的公關公司。



為什麼突然找一個公關公司的BOSS來當GEF的營運長呢?這裡不得不提他此前的從業經歷。Paul J. FOSTER早年一直從事酒店行業,於2002年轉投IOC,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顧問。此後在2006到2012年之間一直是IOC的禮賓、活動和招待負責人。我們熟悉的北京奧運會,他當時就在負責國際奧委會的禮賓活動。



Paul J. FOSTER一共在國際奧委會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並且都是從事禮賓招待服務,積攢了大量體育屆的人脈資源。之後他於2012年在美國成立了PJF集團,繼續服務於各項國際賽事和組織。此後他又稱為2015巴庫歐洲運動會禮賓部總監、2017伊斯蘭團結運動會禮賓部總監,以及2020杜拜世博會的禮賓總監。



GEF選擇此人出任營運長目標相當明確,就是意在國際奧委會。Paul這些年在奧組委積攢了大量的經驗與人脈,並且對流程推進相當熟悉,有他在能幫助GEF在國際體育世界獲得更多認可與權益。



說完Paul,再來聊岡村秀樹,他是日本電競聯盟(JESU)的現任主席。按理說,日本並非電競強國,為何找他來出任執委呢?原因在於他身份的特殊性,他既是協會主席,又是遊戲廠商。



去年有部上映的電影叫《刺蝟索尼克》,改編自世嘉公司出品的《刺蝟索尼克》系列。世嘉的名頭在遊戲行業可謂無人不知,而岡村秀樹就是世嘉的總裁。



他1978年就加入了世嘉,從底層一路做起,並最終干到了總裁,還在2015年成為日本計算機娛樂協會(CESA)主席。而在2018年2月他又宣布合併日本電子競技協會、電子競技促進組織以及日本電子競技聯合會三大機構為日本電子競技聯盟 (JeSU),他擔任主席的主席。除此以外,他還身兼世嘉集團董事會主席,湯姆斯娛樂董事會主席等職。


從履歷得知,岡村秀樹是一位十足的「遊戲人」。40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熟知遊戲行業的一切。另外能夠成為日本CESA協會主席,併合並三大機構再次擔任主席,也可以看到他在日本遊戲與電競領域的人脈及手段。



JESU此後不僅受到科樂美、卡普空等遊戲大廠的大力支持,也受到日本官方與AESF的認可,並成功組建日本電競國家隊參賽了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過程中都離不開岡村秀樹背後的推動。



在他的領導下,日本電競職業電競選手可以頒發執照,各項電競規章制度也逐漸完善,日本電競產業發展迅速,預計2022年將增長至百億日元。


Paul與岡村秀樹的這兩步棋顯示了GEF的「合縱連橫」策略——從橫向上不斷團結各國的單個電競協會,並且與遊戲廠商結盟;從縱向上積極爭取國際奧委會,推動電競項目早日入奧。


除此以外,GEF背後還有隱藏的「大佬」——現任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亞洲奧委會顧問委員會主席黃思綿。


他曾擔任過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在國際奧委會資歷深人脈廣。GEF成立之初,曾有媒體報道他將擔任GEF的主席,但事實上,加入GEF的人是他的「崽崽」。


GEF第一次執行委員會會議召開時,黃思綿特別表達了對於GEF成立的祝福,此後還出席了成立儀式,對GEF的支持不言而喻。



正因為手裡有這麼多張王牌,GEF才會被認為是「最特別的那一個」,也是最接近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GEF讓大家看到,它正在用實際動作,一步步推動電競進入亞運會。


不過誰能引導電競前進,不全是取決於背後的博弈,畢竟,入奧可能是促使電競產業發展最快速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真正能夠引領電競的,是究竟誰的理念和行動能夠團結更多力量,能夠讓電競健康發展,就能夠收穫更多年輕人的喜愛。



試問在座的各位,有誰沒被「IG牛逼」刷過屏?電競的發展就是我們這代人對時代的見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bRKhXEBrZ4kL1Vi8l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