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里的《山水間的家》第二季:更鮮活、更深刻、更共情的中華「百村圖」

2023-11-20   深度文娛

原標題:數字里的《山水間的家》第二季:更鮮活、更深刻、更共情的中華「百村圖」

「我們現在,仿佛站在了一條大船的船頭,這一艘巨輪剛剛開始啟航。」

站在朱村沂沭河交匯處,撒貝寧一語雙關地描述了地貌,也滿懷感情地描述著帶領全村人民走向振興的「大船」。這樣的故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山水間的家》第二季最後一期里講了兩個,一個是山東朱村,立足紅色文化、綠色生態、藍色水系、明清古居等資源優勢,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另一個是江西港背村,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具特色的儒林文化,將港背村打造成鄉村旅遊示範點。中華大地,正有千帆競發。

12期節目播完,《山水間的家》第二季再度向觀眾推出了24個鄉村振興的當代樣本。

江蘇東旺村傳承千年的立體農業結構垛田、河北周窩村靠樂器生產走向世界、貴州台盤村靠「村BA」走出致富路……節目帶著更多元的鄉村振興案例,結合產業振興的新命題,進一步展示發展的深層次肌理與新方向,繪就出一張更鮮活、更深刻、更共情的中華「百村圖」。

而節目也獲得了良好的收視反饋與觀眾的熱烈討論。截至到11月19日,《山水間的家》第二季首重播累計觸達觀眾 8.54 億人次。全網收穫超276個熱搜熱榜,相關話題閱讀量累計超42億;央視頻官方帳號播放量超6000萬,全網視頻播放量累計超15億。

伴隨節目收官,話題詞#詩詞藏著中國山水間的絕美景致#一舉登上微博熱搜主榜第三位、要聞榜第二位,熱搜在榜時間超過13個小時,單條話題閱讀量近1億。《解放軍報》《環球時報》等200多家重點媒體、全國消防矩陣、全國共青團矩陣紛紛轉發傳播,超8萬名網友在線互動。

在這些數據背後,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大眾關注與主流價值的媒體側聚合,並在總台節目創製中看到當下內容創作應有的責任與溫度。

收視率

主流價值內容的年輕化觸達

高品質實現高生命力

兩季以來,《山水間的家》保持著在央視一套的高播出熱度,比如第12期節目首播收視率達0.889%,收視份額4.077%,創下頻道今年以來黃金時段非晚會類綜藝節目收視新高;根據CSM數據,節目平均每期觀眾規模達3573.7萬人,這一數據在同期所有上星頻道綜藝節目中位居第一,而且比第二名要高出33%。

同時,節目首播各主要收視指標較播前同周天同時段均有所提升,其中收視率提升10%,收視份額提升5%,觀眾平均到達率提升16%。

根據CSM統計,《山水間的家》第二季較節目播前同周天同時段相比,4-14歲觀眾占比提升15%,25-34歲提升18%,大學及以上學歷提升5%,可見節目獲得了當下主流人群的高度關注和共情。

這一方面得益於節目傳播創新和打造新媒體產品的一系列成果,推高節目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集體事業和共同命運,《山水間的家》第二季在內容創製上完成了雙向奔赴。

一方面,在視聽體驗上繼續以高品質內容破題「山水」和「家」,展示當代鄉村的美感和詩意。另一方面,節目也著力刻畫鄉村新青年群像,包括熟練操作無人機的「95後」新農人黎穎鈞、寒暑假鑽研「紙漿壓花」的大學生張夢瀅、畢業後返鄉任講解員的「00後」王書晴……一張張青春與激情齊飛的面孔,讓觀眾看到了鄉村振興事業的活力和可能性,也帶來年輕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新思考。

《山水間的家》第二季中的新青年群像

話題度

打通空間與認知距離

以共同命運搭建價值認同

極具生命力的內容,讓《山水間的家》第二季獲得了更超上一季的話題傳播度,相較以往,傳播被大大前置,在節目的錄製階段,撒貝寧代表節目參與當地「村BA」比賽,話題#撒貝寧果然是央視顯眼包#就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超20個衍生話題登上各大熱搜熱榜,助推節目未播先火。

《山水間的家》第二季微博熱搜主榜

山水田園的生態之美、不同地域的文化之美、鄉村振興的風情之美,在不斷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縮短了空間與認知的距離,以大眾對共同命運的思考和聚焦,搭建深度的價值認同,將發展、大美鄉村、感動、幸福等關鍵詞送上社交話題詞雲圖C位。

《山水間的家》第二季詞雲圖

有關於村民群像的,首期播出後金句頻出的楊大嬸成了「網紅村民」,一開口就是「力氣就是個財,一覺一睡它又來」等充滿生活智慧的金句;有關於科普知識點的,第三期節目裡廣西石井村的茉莉花茶非遺工藝,帶動了#為什麼茉莉花茶要熬夜製作#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二;還有關於鄉村新貌的,#這是你印象中的東北鄉村嗎#、#中國鄉村夜色有多美#等話題先後帶動千萬級流量,將今日鄉村「百景圖」送到更多網友眼前。

不僅如此,自播出以來,《山水間的家》第二季宣傳聯動文化和旅遊部,以及各鄉村所在省份的地方文旅、政務、媒體等超過千個融媒體平台,結合地區特色對節目亮點進行全方位推廣預熱,深度帶動周邊地區的傳播和關注,進一步推動鄉村發展,也進一步創造現實價值,實現節目更落地、更放大的長期社會價值。

認可度

媒體關注度激增

內容價值被頻頻點贊

根據百度資訊指數,兩季以來《山水間的家》日均值從上一季的2199,提升至今年的6183,幾乎增長了3倍,這表現出更高的媒體關注度和報道熱情。

截至節目收官,《山水間的家》第二季實現了極高的媒體傳播密度。據不完全統計,主流平面媒體中《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文匯報》《中國婦女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等國家級大報累計報道10次;《揚子晚報》《四川日報》《湖南日報》《廣西日報》《重慶日報》等地區級權威平媒報道58次,並獲得近千家融媒體平台的全方位報道。

《山水間的家》第二季主流媒體報道

其中,《人民日報》主版發表了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署名文章,正面評價節目敘事的創新性,「從進村到體驗的每個環節都努力編織成一個富有層次感的故事,讓人沉浸其中」;《光明日報》則盛讚內容價值,「揭示出創造山鄉巨變的傳承之道與創新之智,書寫鄉村振興的中國之力、中國之治」;《文匯報》客戶端刊載節目嘉賓、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段懷清署名文章《從<山水間的家>到山水間的家》,強調了節目表達的「新」:「讓觀眾直觀而且立體地感受到當下鄉村社會的生氣與活力,感受到當下農民的精神面貌與精神狀態。」關注度的背後,是節目基於兩季以來的積累,正在獲得媒體層面越來越多的認可度。

第四期播後,節目還與福建《海峽導報》、中時新聞網、《工商時報》、福建有藝、莆仙好戲等福建地方媒體聯動,在海外官方帳號發布預熱內容,覆蓋Facebook、INS、YouTube、Google News等6大海外社交平台,進一步擴大海外傳播的影響力。海內外觀眾的文化餐桌上,這道帶著泥土氣息、又充滿文化性和當下性的《山水間的家》,正在表現出更多元的內容價值。

價值度

內容反哺鄉村振興事業

從「廣告牌」到「新渠道」

今年國慶假日之後,《光明日報》發表題為《詩畫鄉村引客來》的文章,報道河南省白廟村隨著《山水間的家》第二季的熱播迅速走紅,成為國慶假日期間遊客熱捧的打卡地。節目內容正在成為鄉村振興事業的一部分,產生現實價值的反哺。

在諸多取景地中,比如廣東省封開縣推出「跟著央視撤貝寧游勵志新村」導覽圖,引導遊客打卡「山水」同款美食美景,截至10月4日接待遊客約4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湖南省小埠村全體村民中秋致信《山水間的家》節目組:「周末的遊客人數有時候能達到千人以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小埠、嚮往小埠、來到小埠。」在微博、小紅書和短視頻平台,相關打卡視頻和筆記,也在實現節目的更長期價值。

除了成為鄉村振興事業的「廣告牌」,更多的視線也在聚焦更多元、更深度、因地制宜的鄉村振興模式。播出以來,包括包頭市、商丘市鄉村振興局組織學習節目中油溪橋村案例,湖南各地鄉鎮組織幹部群眾觀看《山水間的家》,以不同層面借力節目,提升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由此也實現了節目的新站位、新功能和新價值。

新鮮度

新媒體產品全面升級

與年輕人「雙向奔赴」

伴隨著節目播出,《山水間的家》第二季打造的一系列新媒體產品,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山水錄播間」短視頻系列、「我的家鄉我安利」嘉賓推薦合輯等新媒體產品,結合當下最熱的互動玩法和節目亮點,實現節目大小屏的打通,滿足年輕人對互動趣味性、氛圍感和品質感的新要求。

比如參考紀錄片形式策劃系列短視頻產品「山水錄播間」,是邀請嘉賓以實際錄製經歷,為氛圍感畫面進行風格化配音,並藉助嘉賓影響力擴大宣傳聲量,其中衍生話題詞#藍盈瑩喊你來福建雙福村實現荔枝自由#就登上微博熱搜趨勢、福建9城同城榜,還有王洛勇用英文朗誦《橘頌》、楊揚以「鄉村錦標賽」形式趣味解說小山村等,形式都非常新穎。

又如#我的家鄉我安利#新媒體活動,邀請嘉賓擔任首輪推薦人,推薦自己的家鄉,並推出嘉賓安利合輯,聯動嘉賓影響力、觀眾思鄉情,帶動社會情緒共振;還有「鄉村攻略」物料升級,推出組圖版「山水鄉村攻略」,從嘉賓的視角推出更細緻更生動超實用的鄉村遊玩攻略等。

從線上到線下,從明星助力到鄉情動人,《山水間的家》第二季激活了節目錄製不同層面的優勢,配合領先的融媒體傳播玩法,打造了全新的內容傳播矩陣,搭建情感上「雙向奔赴」的新橋樑。

結 語

幾年來,鄉村振興事業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在更加成熟、更加篤定。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重要理念;春節前夕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時也指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遊搞好」,並鼓勵大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而《山水間的家》系列,讓觀眾看到了在這些重要理念指導下,今日的鄉村正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總台央視綜合頻道的內容創新、媒介創新、產品創新,在打造具有高價值和高影響力的內容過程中,實現深度、溫度和傳播廣度的多維加持,在這張生動的中華「百村圖」上,勾勒出鄉村振興的「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