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找准「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

2019-11-13     中國張掖網

  中國張掖網肅南訊 肅南縣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從群眾關切出發,著力解決影響制約地方發展和群眾最急最憂最難的問題,以「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上升。

  把「問題清單」變成「服務清單」。全縣聚焦脫貧攻堅、基層治理、機關作風和民生領域等熱點難點問題,縣委常委和縣級黨員領導幹部深入分管部門、聯繫鄉鎮、村社、農家院落、廠礦企業、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傾聽群眾呼聲,把「面對面」與「背靠背」結合起來,把「個別聽」與「集體談」結合起來,把「走進群眾聽」與「組織群眾評」結合起來,廣泛聽取意見。並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問卷調查、設置意見箱、發放意見徵求函等方式,擴大聽取意見的渠道和範圍。各級領導班子共徵求意見建議1260條,檢視梳理問題1828條,對照檢視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帳,落實整改措施,即知即改問題1484個,對需要進一步整改的37條問題明確了整改時限。縣住建局圍繞群眾期盼和關切,通過安裝人行道紅綠燈、加大城市公廁改建力度、實施停車位改建工程、清理取締馬路市場等十項舉措解決城市建設「賭點」,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以「真刀真槍」治療「頑疾固症」。堅持從一開始就奔著問題去,揪住問題改,制定7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切實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把癥結解決,梳理歸類57類109個問題,明確包抓領導和責任單位,提出233項整改措施,層層傳導壓力,限時整改,逐項落實。全縣各級各部門單位共查找專項整治問題577條,已完成整治376條。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衝刺清零行動,加強對建檔立卡脫貧人口、返貧人口和新識別貧困人口的動態監管,逐村逐戶逐人逐項摸排短板弱項,評估反饋的22項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開展「三減五規範」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減負專項行動,查找落實基層減負相關工作措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26條,下發整改通知及建議13份,合併或撤銷各類工作微信、QQ群28個。樹立「小廁所、大民生」的工作意識,全縣完成衛生改廁582戶,修建公共衛生廁所67座,縣城沿街單位衛生間全部對外免費開放。針對偏遠牧民牧民看病不方便的實際,縣人民醫院組成義診專家團隊,深入偏遠鄉村開展醫療扶貧、志願服務、醫聯體共建活動,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康復指導。縣市場監管局積極推行「四個一」工作模式(營業執照1天內發放,特種設備許可1天內辦理,所有辦理許可1人受理審批,進駐大廳工作人員1人審核發放),壓縮辦事時間,打造「最多跑一次」高效辦事窗口。

  用「作風指數」提升「幸福指數」。堅持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具體行動。皇城鎮建立工作情況通報制度,黨政班子成員幫辦實事10件,農牧村黨支部幫辦實事36件,黨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00餘人次。馬蹄鄉瞄準「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目標,通過抗震救災、困難群眾幫扶慰問、扶持肉牛產業發展、協調建設S236旅遊專線馬蹄寺段等一系列務實舉措,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康樂鎮爭取資金400多萬,修建防洪壩、改造自來水管道、拓寬道路、維修房屋,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飲水、住房等困難。白銀鄉積極與丹霞公司協商,為東、西牛毛村群眾落實合作醫療金10萬元。大河鄉針對部分牧民畜群到周邊農區借牧,為確保畜群安全,由縣鄉畜牧部門技術人員組成志願服務隊跟隨畜群服務,保證了借牧及時、畜群安全。明花鄉機關黨員為民辦實事49件,開展志願服務15場次,捐款2500元。祁豐鄉投資45萬元,新建1座寬2米、長60米的鋼結構人行橋,解決了來往群眾和學生「過橋難」問題。教育局黨組通過實施「靠實責任,完善機制」「提升素養,規範供餐」「科學指導,營養均衡」「嚴格監督,安全運行」四項措施,推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規範高效運行。(梁生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aO3aW4BMH2_cNUgZA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