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希台 陳中華 劉芳
灌區如畫,爭相競跑。
湘中大地,暖陽普照;紅色灌區,英姿勃發。
12月23日12時,隨著韶山灌區三湘分流管理處開閘放水,汩汩清泉如同歡快的孩子,沿著左乾渠順流直下。停水冬修68天後,韶山地區按計劃實現恢復供水。
今年以來,韶山灌區緊緊圍繞現代化灌區建設目標,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抓實重大項目,強化主責主業,夯實工程基礎,樹立韶灌品牌,開拓創新,攻堅克難,推動灌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扎牢韶灌工程。
抓項目 現代化灌區穩步推進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大型灌區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大型灌區建設。
近年來,韶山灌區工程管理局(以下簡稱「韶灌局」)錨定建設全國現代化示範灌區目標,積極謀劃重大項目建設,著力夯實灌區工程基礎,讓灌區工程更好造福百姓,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爭資爭項穩中求進。2021年8月,韶山灌區成功進入全國「十四五」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範圍。該項目獲批規劃改造灌溉面積96.3萬畝,規劃總投資84280萬元,為湖南省獲批的8個灌區中投資最多的灌區,也是湘潭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個水利投資項目。2023年,韶灌局積極對接、努力協調,獲批韶山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投資計劃1.5億元,投資額位居全省8個大型灌區首位。目前,已到位資金1.239億元,並按計劃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為湘潭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韶山灌區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中,利用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千方百計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前期,韶灌局邀請受益縣(市)區、鄉鎮相關人員參加支渠踏勘,廣泛聽取對支渠建設的意見建議,突出解決基層水利設施「中梗阻」問題。之後,將灌溉面積在3000畝以上的49條共238公里支渠全部納入改造規劃,獲批規劃投資15869.94萬元,為有效解決支渠「中梗阻」提供了資金保障。
韶灌局緊盯「涓上飛漣」和「楠竹長虹」兩座渡槽拆除重建重點任務,聚焦渡槽爆破、樁基礎、輿情管控等關鍵環節,挂圖作戰、倒排工期,壓緊壓實參建各方責任,強化現場管理,實行工程進度、質量日報制,穩步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兩座渡槽拆除重建任務進度完成率已超60%。
築建「銅牆鐵壁」。
強主業 糧食生產全力保障
涓涓清泉,潤澤大地。民生水利,惠及萬家。
面對去年夏秋冬三季和今年春季連旱、年降雨量偏少三成、基礎水量僅為往年三分之一的嚴峻形勢,韶灌局立足主責主業,科學配水、高效輸水,全力做好抗旱保灌工作,切實保障供水安全。
2023年,韶山灌區累計提供農業灌溉水量4.3億立方米,農業灌溉保障率達到100%,確保了灌區範圍內糧食穩產豐收。上半年在基礎水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灌區內河壩、山塘、閘堰等供水4000萬立方米,為農業生產備足灌溉基礎水源。
科學保水蓄水。加強與水府廟電站和受益縣(市)區及鄉鎮的協調聯動,建立健全水旱災害防禦、供水保障等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掌握灌區水旱災害、供水保障、工程安全等情況;全面摸底調查灌區範圍內基礎水源水量,充分發揮「長藤結瓜」聯調聯用水資源的優勢,科學蓄水保水,提升灌溉基礎水源抗旱能力。
精心組織調度。全面掌握灌溉範圍農業種植結構和種植計劃,科學制定年度灌區一級配水計劃和灌溉方案,集中水權,合理調配水量,強化用水指標控制和輪灌計劃落實。加強對灌區防汛抗旱工作的統一領導,及時組織召開了第53次灌區管委會會議,統一思想,發揮橫向聯動作用。
積極清淤掃障。為確保灌溉效率,大力開展清淤掃障三年行動,籌措清淤資金371.04萬元,組織對全線186公里乾渠高標準清淤掃障3次,清除淤泥11萬立方米,並督促各縣(市)區對支渠及以下渠系進行清淤。同時,投入抗旱資金60萬元用於涵閘維護、用電線路檢修、險工險段處理等,確保用水有保障。灌區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0.5622,位居全省大型灌區前列,2023年11月被中國灌區協會授予「全國節水型示範灌區」。
韶山灌區,這一水利渠、民生渠、幸福渠,歷經57年櫛風沐雨,正以全新面貌和姿態扛起新使命,開啟新征途。
英雄關。
樹品牌 文化灌區多姿多彩
今天的韶山灌區,已不再是一項單純的水利工程,在黨和政府政策的惠澤下,經過一代代灌區人不斷的建設發展,她已經成為新中國水利工程的一張名片、一根標杆、一面旗幟;如今的韶山灌區,是湘潭國家森林城市重要的綠色生態廊道,是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國灌區水效領跑者、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時至今日,韶山灌區猶如一本歷久彌新的歷史教科書,一座令人神往的大學堂,一個催人奮進的精神家園,吸引眾多遊客走進灌區,感受灌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之美、山水風光之美和工程雄壯之美。
洋潭進水閘風景如畫。
廣泛宣傳韶灌文化。今年6月,韶灌局承辦了湖南省體育系統徒步穿越韶山灌區活動,全省300餘名體育系統代表參加活動;11月26日,成功舉辦了2023年「韶灌杯」半程馬拉松越野賽,300餘名健兒在韶山灌區奔跑。與湘潭日報社合作舉辦了「讀懂湘潭·魅力韶灌行」大型融媒體宣傳活動,開展了為期7天的現場直播,刊發了10篇系列報道,受到大眾網友密切關注。拍攝製作每周「韶灌小故事」系列視頻40期,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韶灌精神和紅色文化。
紮實做好韶灌精神提煉新文章。韶灌局積極對接文旅、招商、培訓教育等前沿政策,整合灌區範圍內洋潭引水樞紐、三湘分流分水樞紐、韶山灌區陳列館等重要節點紅色資源,以「吃、住、游、看、學、購」為切入點,開發「通水慶功宴」灌區特色美食,研發「穿閱韶灌」「追溯銀河」「紅色傳承」3條紅色培訓線路,製作「韶灌教育培訓宣傳冊」。同時,湖南鴻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等10餘家校企前來考察調研灌區紅色文化資源,感受韶灌精神內核。
深入推進「十個一」文化工程。文化工程碩果纍纍,精心組織拍攝、製作、編寫了《韶山灌區現場紀錄片》《口述韶灌史》以及韶山灌區故事集——《書寫山河》等作品和精品黨課。《韶山灌區志》即將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韶灌形象宣傳片由央廣網北京分公司團隊正在拍攝製作。《弘揚韶灌精神 踐行初心使命》獲評全市黨員教育教學資源片二等獎。
促進文化教育陣地提質提標。今年,韶山灌區成功入選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項目,獲評水利部第四屆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案例。韶山灌區陳列館大力推進改陳布展工作,精益求精確定改陳布展設計方案,收集了灌區建設時期89件實物,為下一步進行實物展陳打下良好基礎。韶山灌區陳列館充分發揮宣傳教育陣地作用,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水情教育、黨性教育和紅色教育,陳列館獲批為湘潭市首批紅色教育現場教學點。2023年,陳列館接待全國黨員幹部600餘批7萬餘人次,另接待前來參觀學習的社會各界人士5萬餘人次。同時,與中國水利水電八局、長沙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多家企業、學校簽訂教學實踐基地、黨性教學基地協議,充分發揮陳列館社會服務功能。
人民渠道人民建,建好渠道為人民。57年來,一代代韶灌人始終牢記「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韶灌精神,胸懷初心使命,肩扛責任擔當,朝著「高效節水型、智慧管理型、特色文化型、綜合效益型」的現代化灌區昂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