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曾經的第二大財閥,規模超過三星,卻一夜之間消失

2019-05-15     運去哪

提到韓國的財團,大家首先會想到三星,LG,現代以及SK,這四家企業被稱為韓國「四大財團」。不過還有一家企業,大家或許還有一點印象,就是大宇集團。上世紀90年代,三星還沒有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是現代集團,排名第二的就是大宇集團,加上三星,這三家企業在當時被稱為韓國三大財閥。

大宇LOGO

大宇旗下最有名的產業就是汽車,高峰時年產200多萬輛汽車,是僅次於現代汽車的韓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大宇當時在中國也有一家合資企業,就是桂林大宇,專門生產大客車。此外,大宇的重工業也非常強大,大宇造船是全球三大船舶製造商之一,僅次於現代重工和三菱重工。大宇的創始人是金宇中,早年從興辦紡織廠起家,後來逐漸將業務擴展到商業貿易,建築,汽車生產,造船工業,電訊事業等領域,形成一個龐大的跨國企業集團,其工業生產能力當時位居全球第43位,如果大宇集團能夠存活的話,三星能否成為韓國第一大財團恐怕還是未知數。


大宇汽車

金宇中出生在書香門第,曾經是韓國最優秀的企業家。他提倡犧牲精神,並以身作則,事必躬親,每天只休息5個小時。大宇最為人知的「黎明會議」,每天凌晨6點就準時召開,成為大宇工作精神的象徵。大宇是韓國發展最快的企業集團,短短20年間,大宇就發展成為一家跨國企業,最多時旗下擁有600多家企業,26萬名員工。不過即便如此,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大宇集團也難逃倒閉的命運。1999年,因為無法償還800億美元的外債,大宇這艘巨型航母宣告破產,金宇中因此逃往海外避難。


大宇造船

大宇的倒閉,除了企業擴張過快,負債過多導致的必然結果外,金融危機的爆發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當時情況來看,大宇旗下有6家骨幹企業,分別是大宇(株),大宇汽車,大宇重工業,大宇電子,雙龍汽車,大宇通信,199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這些企業的平均負債超過473%,相比之下,三星集團的負債也達到370%,現代集團更是超過578%。此時其它財團都在抓緊出售企業或者資產,而大宇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依然不斷進行融資和發債,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企業走上破產清算的道路。大宇集團破產後,旗下的骨幹企業也都陷入困境,大宇汽車在2000年正式破產,2002年被通用汽車兼并;大宇造船雖然延續的時間最長,不過最終在今年被現代重工收購;雙龍汽車則被中國上海汽車收購。


韓國財閥大都是家族式企業,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集於一身,對外大規模借債,利用貸款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實現多元化經營。有一個比喻,叫「章魚足」,韓國財閥就像章魚足一樣,向各個產業伸出觸角,少則6-7個產業,多則幾十個產業,像三星集團旗下80多家企業,上市公司達到13家;現代集團旗下也擁有57家公司,其中上市公司達到19家。所以我們看到今天韓國四大財閥壟斷了韓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韓國也因此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財閥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_NxHmwBmyVoG_1ZGM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