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所有學生:高考、複課、防疫、求職……這場發布會全講清楚了

2020-04-01     平涼發布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1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國高考延期、低風險地區教育開學複課等情況,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回答了媒體提問。

圖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現場

視頻:王輝就「高考延期的考慮因素」答記者問

01


高考延期,考慮因素有哪些?

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高考延期」備受矚目,在發布會上,記者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高考延期的考慮因素。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 王輝: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主要考慮兩個因素:

一是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人員的生命安全。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衛生防疫專家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疫情防控風險相對更小。高考是涉及千萬考生的大規模選拔性考試,必須堅持健康第一,採取最穩妥、風險最小的方案,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是堅持「公平第一」。切實把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疫情發生後,各地延期開學並安排高三學生居家學習,學生複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特別是由於城鄉網絡學習條件等差異,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複習備考受到影響更大,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確保公平公正,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可以使考生有更多一點的時間按教學計劃在校集中學習,從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02


今年高校的錄取及秋季開學工作如何安排?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 王輝:今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總體上今年高考後填報志願和錄取時間將較往年整體推遲一個月左右,本科錄取預計在8月底結束,專科錄取預計在9月中旬結束,高校秋季開學時間也相應順延,預計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陸續開學,高職院校一般在10月初開學。

視頻:王登峰就「如何確定是否開學及複課後是否戴口罩」答記者問

03


如何確定是否開學?複課後是否戴口罩?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 王登峰:從陸續開學的各個地方的學校情況來看,我們除了做好原來的三個開學原則: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開學,在學校的基本防控措施到位之前不開學,校園和師生的公共安全得到保障之前不開學。除了這三個條件之外,我們現在又特彆強調要嚴防境外輸入可能帶來的風險。因此,在對開學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延續原來的基本原則,就是「三不」原則,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境外輸入病例和由此帶來的風險的防控。因此,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各校都要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也就是一旦出現聚集性疫情的暴發,要立即採取果斷措施,並且要及時上報,這樣也可以確保我們已經開學學校的疫情防控的安全。

國家已經發布了戴口罩的指導意見,在低風險的地區、在學校教室里上課是一個聚集性非常強的場所,要求必須戴口罩。在戶外、運動場、人員沒有那麼多而且人和人之間間隔比較大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從總體上來說,為了確保整個開學工作的順利和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各地各校針對學生應該形成的良好的自我防控的措施都作出了詳細規定。因為各個地區的疫情防控的要求並不一樣,所以說,可能每個學校都會有一些細微差異,但總體上還是要確保安全,作為開學的一個前提。

視頻:劉錦就「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的確診和診治情況」答記者問

04


海外中國留學生的確診和診治情況如何?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台辦公室主任 劉錦:海外留學人員總數約160萬人,目前在國外的約142萬人。根據駐外使領館報回的情況,截至目前,我國海外留學人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例,對確診的留學人員駐外使領館第一時間提供領事保護,積極協助在當地就醫。同時,敦促外國政府和高校公正對待我國留學人員,給予尊重和人文關懷。目前,在外確診的留學人員均得到及時診治,其中11人已經痊癒。


05


來華留學生的學業和考試如何安排?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台辦公室主任 劉錦:為了應對當前疫情,目前中方採取停止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的臨時措施。對現在在境外的來華留學生,中國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各校做好網上授課等線上教學;對於畢業年級的學生提供學術支持,通過線上指導等方式協助他們完成畢業論文等。同時,對於有休學、退學或者延長學習期限意願的來華留學生,我們將協助辦理相關手續。教育部已經指導各地、各校做好相關工作。


06


應屆畢業生就業如何安排?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 王輝:為積極應對疫情的影響,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信息,近期教育系統組織了一系列網上就業服務活動:

一是搭建網絡平台。2月底,教育部推出了「24365」網絡招聘服務平台,會同五家社會招聘網站共同提供24小時365天網上就業服務。目前已經開通了一個多月,畢業生積極參與,反響熱烈。目前,平台已提供崗位信息700多萬個,累計新增註冊人數110萬,投遞簡歷超過1100萬人次。

二是推進網上簽約。3月20日,教育部推出了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平台,為大學生網上簽訂就業協議提供便利。

三是促進上下聯動。各省市和全國各高校廣泛開展了網上招聘,近期日均舉辦各級各類網絡招聘活動2000餘場,3月份已累計舉辦7萬場不同類型的招聘活動。比如南京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一大批高校開展網上就業指導,助力畢業生實現「雲就業」。

下一步將進一步豐富提升「24365」活動的內涵和功能,聯合更多機構,提供更多的崗位信息,切實提升網上簽約的成功率。高校開學後,將指導各地各高校儘快組織各類現場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就業服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V0aOHEBnkjnB-0zTe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