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不要和爛人講道理 莫與傻瓜來論長短

2019-06-14     凱風

你是否也曾為了一些爛人、破事,與人爭得心火上頭,口乾舌燥,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除了一肚子氣,一無所獲?

《論語》上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做人,別和爛人講道理,莫與傻瓜論長短;講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不與破事瞎糾纏,別和爛人講道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條視頻:女子長期被丈夫家暴,為了取證,悄悄在家裡安裝攝像設備,誰知攝像設備剛剛調整好,丈夫就進門對其拳打腳踢。

看到攝像裡面的畫面,任何人都會感到不適。

妻子在男人的拳腳暴力之下,大聲哭喊求饒,幾歲大的孩子在旁邊想要拉住正在毆打媽媽的父親,但是他太小了,只能圍著團團轉沒有辦法,絕望地不住尖叫。

從女人事先準備拍攝取證可以看出,這樣當著孩子爆發的家暴事件,顯然發生過不止一次。

視頻中的女人一直哭著問「為什麼要這麼對我」,嗚咽聲中滿是絕望。

但是,面對這樣的爛人,已經沒有道理可講,所以她偷偷安置了攝像機取證,以便自己儘快從這灘爛泥中脫身。

再看到警方取證,做出相關處罰時,我不由為這個聰明的女人點贊。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遭遇這樣的不幸,但敢於「斷尾逃生」的人並不多。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沉沒成本」,特指那些已經不可挽回的損失,而很多人總是難以捨棄這種「沉沒成本」,並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讓自己在這譚爛泥里,越陷越深,最後要麼「同歸於盡」,要麼延續不幸。

都說「餘生很貴」,遇到爛人破事,別再繼續糾纏,浪費口舌和精力,快刀斬亂麻,讓自己從中脫身,才是最佳的止損方式。

常與同好爭高下,莫與傻瓜論長短

《論語》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開學授課,除了門下眾多學生,也有許多外來人士,常常上門拜訪,求學求問。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迎來了一個求教的人士。

子貢彬彬有禮地接待對方,謙遜問道:「您有什麼問題,需要向老師請教?」

來人答道:「我想請教夫子,關於時間的問題。」

子貢道:「這個問題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來人問:「那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輕鬆笑答。

卻不知這樣的常理,竟然被來人反駁,「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子貢自然堅持自己的答案,但來人卻毫不示弱,也十分堅持自己的回答。

兩人就這樣從早上一直爭論到中午,誰都沒能說服對方。直到孔子聽見聲音,從院內出來,兩人這才請孔子評定。

孔子先是不答,了解詳情後,又觀察一陣才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來人聽此,洋洋得意,大笑而去。

待那人走後,子貢疑惑道:「這與您所教有別啊,一年的確有四季啊,您為何只說三季?」

孔子搖搖頭笑道:「方才那人一身綠衣,分明就是田間的蚱蜢。蚱蜢是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

「所以在他的世界裡,根本就沒有『冬季』。你跟這樣的人,就是再爭上個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若不順著他說,一直與他爭執,於你於他而言,有什麼好處呢?」

說完,子貢立刻明白了。

莊子也曾說過,「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曲士不可語道。」

對著井裡的蛙,別和它爭論關於海的事情,因為井底之蛙眼界狹小,它眼中的天地只有那麼大。

和夏天生且夏天死的蟲子,沒有必要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因為它的生命有限,見不到冬雪的景色。

同樣的,和見識淺陋的人,別浪費口舌和他們談論高於他們認知的道理,因為他們的學識和受到的教育有限,與他們爭執,就等於浪費時間和生命,毫無價值可言。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老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告訴我們,在不失原則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對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溝通,才能更容易說服別人。

《論語》裡面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次,仲由和冉求分別問孔子:「我聽到了人家說的事,就要做出來嗎?」

孔子對仲由說「不能」,卻對冉求說「可以」。

旁人聽到了這些,十分不解道:「兩個人的問題一樣,而你的答案卻完全相反,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解釋說:「冉求平時做事好退縮,所以我鼓勵他大膽實踐。但仲由膽大心粗,喜歡爭強好勝,所以我得勸阻他。」

可見,同樣一句話,說出來的方式,也要看對方的性格來進行調整。

專注詭辯之術的鬼谷子也曾說:「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

和聰明人,就要展現廣博的知識;和知識廣博的人談論,就要善於雄辯;與善辯的人說話,就要依靠簡明扼要;和上位者,就要靠氣勢;與富有的人談話,就要高屋建瓴;和窮人談話,要從利益的角度來探討。

也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總之,做事別在破事上和爛人多糾纏,說話別和傻瓜浪費口舌,而是做事說話,都要有自己的原則,要根據對象採取相應的措施。

荀子說:「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

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人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回應而隨便談話的叫盲目。

說話,不浪費任何一個圈粉的機會,也不要將口舌白白浪費。

別和爛人講道理,莫與傻瓜論長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RFYYWwBUcHTFCnfdE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