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在赴任途中猝亡,他究竟是病逝,還是遭人毒害?

2019-10-24     鄉土

林則徐這個名字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是清末愛國政治家。史學界說他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則徐的祖籍是福建福州人,年輕的時候,曾經與龔自珍、魏源等人提出經學致用,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道光年間,林則徐歷任鹽運使、江寧布政使、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官職,官途順暢。

他在任上最為人矚目的政績,便是歷史上聞名的一次事件:虎門銷煙。1837年,林則徐時任湖廣總督。當時英國殖民者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藉助向中國輸送鴉片、吸引國人吸食成癮的方式來實現貿易順差,同時還對中國人民的整體實力造成了巨大的消極影響。

林則徐耳濡目染了治下的人民因為遭受鴉片的荼毒的慘狀,同時也意識到鴉片不禁,於國不安的事實。於是他上書當時的皇帝道光,認為並強烈要求禁煙。

這一提議得到了道光皇帝的支持,他委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然而這一舉動雖然對大清帝國十分有利,但是奈何當時的清朝已經是病入膏肓,雖然皇帝有強國之志、大臣亦有強國之心,可是受限於國力衰微,難成大事。虎門銷煙一事,徹底觸動了英國殖民者的利益。

為了奪回自己在中國的不法利益,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議和。在提出割地、賠款之外,英國還強加了一個更加無理的要求,就是必須罷兔林則徐的官職。

道光皇帝受制於國情考慮,為了大局觀著想,無奈將林則徐發配至新疆伊犁,以滿足英國殖民者的無恥要求。

不過在成豐皇帝即位後,又重新啟用林則徐。1850年,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為了清繳叛逆,清政府再次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統監廣西軍務。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則徐在赴任途中,於1850年11月22日猝死於潮州普寧縣行館。

事後,人們提出了疑問:他是病故,還是被人暗中毒害而亡呢?

林則徐在被發配至新疆之後,由於水土不服,在新疆長期居住,身體一直時好時壞。當林則徐從新疆出發日夜兼程行路至廣州普寧時,忽然患病,已經無法繼續趕路了。隨從趕緊請來當地的醫生進行診治。

三天後,林則徐病情好轉,大病初癒以後自然腹中飢餓,兒子林聰奕見父親飢餓,急忙令人到廚房傳飯。片刻工夫,新來的廚子送來了雞絲小米粥,這是林則徐平素最喜歡吃的一道美食。

可是當林則徐吃完小米粥之後,覺得味道跟以前不一樣,頓時心裡起了疑心。他千思萬想之下,忽然想起一件事:這個廚子是他在廣州銷煙之時,由官府從民間招聘的廚子,名為鄭發。在自己被發配邊疆以後,這個鄭發就去替洋房下廚。為什麼今天忽然來到自己這裡?並且在他來之後,做的食物也有異常?

想到這裡,林則徐不禁打了一個寒戰,他意識到事情不妙,於是趕緊命人調查此事,並且抓住鄭發審問清楚。然而此時眾人才發現,鄭發已不知去向!

是夜,林則徐開始上吐下瀉,不管醫生如何施為,均無法治療他的症狀。待到第二天的時候,林則徐已經失去了意識。臨死之際,林則徐迴光返照,他握著兒子的手說:「為父禁煙,壯志未酬,番鬼仍在我神州大地橫行,為父死不瞑目……」說完指著前方大喊了三聲「星斗南」,便猝然倒地而亡!

「星斗南」是閩南地區的方言,與廣州的街名「新豆欄」發音相同。而新豆欄是洋人聚居的地方。林則徐在臨死前已經從鄭發身上猜到自己是被洋人所害,於是出言提醒。但是當時人們也沒有猜出「星斗南」是何含義,錯過了破案機會。

林則徐死後,就開始流傳是鄭發在粥中放入了巴豆,並且舉證說有人親眼看見在廣州一家酒店,十三洋行總頭目伍紹榮手下的一名親信與鄭發竊竊私語,桌上有一堆元寶,懷疑是有人勾結鄭發將林則徐害死。

也有人認為,林則徐在新疆水土不服,路程遙遠,飽受路途之苦;再加上年事已高,近66歲的高齡體力不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加之罹患痔瘡等舊病,雖經醫生診治,結果無法挽救而死。

有關林則徐暴死的原因,還有其他說法,成為100多年來的一個未解之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QsqEG4BMH2_cNUgsy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