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王忠心農村出身,帶出200多個飛彈號手,將軍見到他都敬禮

2020-07-04     左岸楓

原標題:"兵王"王忠心農村出身,帶出200多個飛彈號手,將軍見到他都敬禮

軍人,他們的脊背撐起民族的和平,他們用青春和血汗守護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和人民的安居樂業。他們在烽煙烈火中衝鋒陷陣,為的是護佑一方安康,他們在危難時挺身而出,永遠沖在最前線。

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為了一個歲月靜好的世界行走於危難與艱苦之中。在災難面前迎難而上,在無人的海域上日夜巡視,在處處危險中與敵人周旋,在每一個日夜守護萬家百姓。

在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人中,有一位連將軍見到他都敬禮的軍人,帶出200多個飛彈手,他就是"兵王"王忠心。

初入軍營,勤學苦練

王忠心出生於安徽休寧的普通農村家庭,家境貧寒並不富裕。他的父母為他取名忠心,這樣一個質樸的名字是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期望,也是對於國家的歸屬感和熱愛。王忠心上完初中,因為家中經濟條件貧困,負擔不起他的學費,於是王忠心只能離開學校,無法繼續求學的道路。於是王忠心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應徵入伍。

僅有初中學歷的王忠心進入到了第二炮兵某部服役,做的是飛彈測控專業。飛彈測繪專業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高等物理、高等數學、機械識圖等教材20多本,操作規章制度上千條,需熟練操作數十台儀器。這是公認的高難度專業,對於僅有初中學歷的王忠心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剛開始的時候,王忠心畫圖時連繼電器都會畫反。

但他沒有服輸,用刻苦學習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重複嚴謹的訓練來啃這塊兒硬骨頭。每一本書他都深入學習,基礎薄弱他就勤能補拙,對於自己不理解的虛心求教戰友;每一個電路圖他都要研究透徹,做到瞭然於胸;每一個操作他都練習上千遍,做到零失誤的極端準確。

面臨困難,永不服輸

1990年,從士官學校畢業的王忠心當上了班長。但此時剛好趕上部隊的第一次換裝,王忠心在士兵學校學習的知識跟部隊裝備的型號有了差異,這對於幹勁滿滿的王忠心來說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王忠心雖然有些沮喪,但是面對著困難他沒有認輸。他重新學習著新的專業知識,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力求做到極致。他說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做好這個崗位的事情,要做精做專,當一輩子的精兵,不能落在別人的後面。王忠心認為身為班長,他的實力一定要讓別人信服。

1999年,服役期滿,王忠心轉業回了地方找到了一份工作。本以為軍旅生涯就到此結束了,但那一年剛好士兵制度改革,部隊決定重新召回了王忠心。王忠心沒有絲毫猶豫地選擇回到部隊。部隊是他的理想,是他放不下的追求。

飛彈號手的傳奇

曾經有一枚超期服役的飛彈在進行最後一道綜合測試時不能正常運行,飛彈一通電,保護系統就立即跳閘。如果武器報廢最後的損失是巨大的,此項任務也就意味著失敗。武器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3天也沒解決問題。參與該型武器設計的專家聞訊趕來,還是無法找到故障點。當時王忠心正作為一名學習人員跟著研究,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專家們都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他,但王忠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態度找到了故障,解決了問題。

這34年的軍旅生涯,王忠心經歷過軍隊建設3次跨越式發展和部隊武器裝備2次換型,每次都是率先通過專業考核。他熟練掌握操作3種型號飛彈武器,精通19個飛彈測控崗位,先後執行重大軍事任務28次、參加實裝操作訓練1300多次,沒有下錯一個口令、做錯一個動作、連錯一根電纜、報錯一個信號、記錯一個數據、按錯一個按鈕,這就是一個飛彈號手的傳奇。

無私奉獻的"兵王"

無疑王忠心是一名優秀的操作號手,他可以把每一個操作、數據、口令都做到精準無誤,被人稱為"兵王"。但是他對飛彈測試專業不僅僅是刻苦努力地學習,在做到專業上優秀以後他開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他創造出了"王式學習法",將電路圖與儀器設備連接對應起來,使複雜的電路圖化繁為簡,變得形象直觀起來。能夠更高效地記住整個飛彈控制系統電路,只要看到故障現象。"王氏學習法"大縮短了訓練學習周期,後來成為了全旅學習的範本。王忠心編寫的《測控專業故障分析》,成為旅里專業培訓的教材。王忠心是當仁不讓的"兵教頭"。

王忠心當兵34年,自身專業技術過硬,是公認的技術大拿同時他對部隊人才建設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部隊輸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班長是一個不高的領導官位,但是帶出了200多名優秀的飛彈號手,其中12人當上了幹部,6人走上旅團領導崗位。

做好一個兵

王忠心的肩上是一級軍士長軍銜,這是軍士官的最高軍銜,在部隊中數量極其稀少。他各種榮譽加身,"旅技術骨幹""基地技術尖子""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八一勳章",就連將軍見了他,也會朝他敬禮,但對於王忠心來說他始終是只是一個兵。部隊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為他安排單間,但他堅持與普通士兵一起住,堅決拒絕這種優待。

他是人人尊重敬佩的"兵王",卻從不高看自己,只做好自己的軍人本色。起床號響起,他就開始了新的一天,穿衣、疊被、戴帽、整理著裝……

王忠心,他忠於祖國,忠於軍隊,忠於自己,他做到了一輩子當精兵。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不懈怠,堅持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知識薄弱那就學,操作生疏那就練,直到專精。在他的身上展現的是軍人高標準嚴要求的準則和永不服輸的信念。

干一行,精一行,這是我從這位既傳奇又平凡的"兵王"身上所體悟到的思想,我想這也是如今青年所要具備的特質,人生的道路上不能缺少奮鬥的汗水和不斷前行的動力,無論在哪一個崗位,都要永不懈怠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青春不止,奮鬥不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Q3CIHMBnkjnB-0zoP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