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元寺中數羅漢 湖北武漢旅遊散文隨筆

2019-11-23   蘇白傳媒

歸元寺中數羅漢 湖北武漢旅遊散文隨筆

湖北這個寺院 到了那裡要數數羅漢

標籤:中國湖北旅遊、湖北武漢漢陽歸元寺、可以數羅漢的寺院、中國宗教寺院游、旅遊散文隨筆遊記見聞

武漢歸元寺在外名聲很大,除了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桂冠,它還跟寶通禪寺、古德寺、蓮溪寺並稱為武漢市國家級4A旅遊風景區,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在歸元寺,最著名的要算寺院南部的500多尊羅漢。

歸元寺羅漢堂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一百多年來,前有毀於兵燹後的重建,後又經過多次修繕擴建,才形成目前的規模格局。這個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格局,「田」字的四個口成為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因此,殿堂里安放著500多尊羅漢塑像得到很好的保護。

歸元寺如此著名,到武漢市旅遊,怎麼能不游歸元寺?到歸元寺遊覽,怎麼能不去數羅漢?我也未能免俗。

1980年夏天,我第一次到武漢旅遊。進歸元寺之前,早有先前去過的人告訴我,到歸元寺必須數羅漢,他們特意叮囑:不要刻意從哪一尊數起,也不要重數,你得不經意地從某一尊羅漢數起,自己多少歲,就數到多少尊,數到的那一尊,大致可以代表你這一輩子的前途和命運,即便喜怒哀樂,都能基本預測。

進到五百羅漢堂,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羅漢一下子吸引住我,我興奮地一尊一尊欣賞下去,等到有人數羅漢從我身邊經過時才想起,我也該占卜一下自己的人生走向,便立即站定,從身邊的一尊羅漢數起,往下數到第27尊,定睛一看,我正站在第416尊羅漢面前。這尊羅漢對應的卡片上寫著這樣一段話:「第四百十六,蠲楞意尊者。」這個「蠲」,一下子把我難住,我記得以前見過這個字,好像讀「zhuó」,要麼讀「juān」,似乎是「免除、廢除」的意思,而「楞」,同「棱」,稜角的意思,於是我望文生義,認為自從遇到這尊羅漢,從此,我就沒有了坎坷,要過上好日子了,應該是大吉之象。我不由得向羅漢三鞠躬,嘴裡念念有詞,心裡念叨的是:菩薩大慈大悲,保佑我人生道路從此順暢!

禱告之後,我再次認真地看了看這尊羅漢,見他老人家正面朝我安然而坐,雙手籠在衣袖中,向右作抱拳拱禮的樣子,老人家頭部略略向前傾斜,蓄著鬍鬚,頭頂隆起,一副威嚴的樣子。我心裡又不禁嘀咕起來:如此威嚴,怎叫我從此走上人生坦途?再仔細看,偈語下附有一首詩,應該是對偈語作註解的,詩曰:「鳥在林中自由飛,鳥在籠中唯悲啼,聽其自然由其性,生而為囚最可悲。」這叫我難以理解了。按詩的意思好像是說,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自由自在的路,一條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的路,自由之路肯定幸福美滿,而被人牽著鼻子走,會落得可悲的下場。

到武漢旅遊之前,我大學畢業分配到單位不滿一年,這一年裡,我的工作並不是很順暢,同學當中有留校教大學的,可我,卻被校長安排教小學。有什麼辦法呢?當初分配到學校時,學校正好缺一個小學畢業班語文老師,我幾乎沒有選擇,怎麼辦?我還能怎麼辦?只好當小學語文老師唄。好在我這一個多學期的畢業班語文教得卓有成效,在參加地方組織的統考中,我班學生的成績,比地方上最好的班級,平均高出十多分……

後來聽高人解說,羅漢堂附的詩可以有多種解釋,就跟算命先生解釋卦辭一樣,這麼解釋可以,那麼解釋,也可以,究竟如何理解,要因各人年齡、性格、脾氣、工作、家庭、事業、經歷的不同,從而作出不同的闡釋。若干年後,你回過頭去咀嚼,自可幡然領悟。現在我退了休,回過頭來看我走過的人生之路,覺得我這大半生,仿佛真的被歸元寺羅漢堂第416尊羅漢所說中。在歸元寺數羅漢的時候,我正式參加工作才一年,我的人生之路確實可以有多種選擇,也確實會有不同的結局,恍惚中,覺得人的一生真像是冥冥之中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牽拽著,你當然有自己的選擇,一旦選定,就由不得你了,你就得按照自己選定的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連回頭的機會都沒有!

近40年過去了,我重新回味當年歸元寺第416尊羅漢所附的偈語,它似乎模稜兩可,又好像在暗示我:你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嗎?啊,自由自在,真好,真幸福!請記住,千萬別被人關在籠子裡啊,一旦被關在籠子裡,你就可悲了。我仔細回顧:我被關在籠子裡沒有?似乎沒有,又似乎一直在為名和利拼搏,這不也是一種樊籠?我就在爭自由和爭名利之間徘徊、抗爭,最後,成了現在的我。現在讓我領悟「蠲楞意」,那不是「磨去稜角」之意嗎?唉,我怎麼到現在才弄明白呀?我這幾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磨礪,原來一直在磨自己的稜角啊,歸元寺第416號尊者早就告訴過我,我卻偏偏要用幾十年時間去實踐,磨去稜角,豈不可悲!

回顧過39年前的數羅漢,現在,我該說說歸元寺其他建築了。對呀,歸元寺主體建築為三大院落:北院、中院和南院。南院是羅漢堂,北院是藏經樓,中院,大雄寶殿唄。幾乎所有寺院都離不開大雄寶殿和藏經樓,而羅漢堂,歸元寺是個特例。

藏經樓除了藏經卷,還藏佛像和其他佛寶,就像家戶人家的倉庫,貴重物品總得收藏起來。歸元寺藏經樓除了放經卷,還收藏著一尊用玉石雕刻的釋迦牟尼佛像,這尊佛像重一噸多,雕工細膩,技藝精湛,那是1935年太虛法師訪問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贈送給中國的。想想看,這尊佛像,算得上歸元寺的鎮院之寶吧。另一件值得稱道的佛寶是李舜年先生書寫的「佛」字經,寫「佛」字經時,正值清朝光緒元年,這位湖南衡山老人已經69歲高齡。這樣的寶貝,普通遊覽者當然見不到,聽說寫在長寬不超過六寸的紙上,抄寫的是《金剛經》、《心經》原文,一共5424個字,每個字只有芝麻粒大,肉眼根本分辨不清;如果在三十倍放大鏡下觀看,每個字都一絲不苟,且筆力挺秀,實乃書法中之珍品。

歸元寺中院的大雄寶殿,跟其他寺院差不多,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佛像前還有韋馱、彌勒、地藏塑像,佛像後是一組海島觀音像,也跟其他寺院的佛像布局近似。

距1980年拜謁歸元寺8年,1988年,我們又去拜謁過歸元寺,這一次,我是作為學校副校長領隊,帶領師生夏令營游武漢,還帶著我不滿周歲的女兒,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師生團隊的安全上,沒有精力去數羅漢。我覺得,一個人的命運如果有定數,那麼,無論你怎麼數,在哪裡數,都會大致差不多,即使你偶爾數到一尊凶神惡煞的羅漢,因為偈語解釋模稜兩可,會解的人,依舊把你解說得笑呵呵。

人的一生本來就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即使你數的羅漢像再兇惡,也會因你的奮鬥而化險為夷,而你如果得過且過,從不努力,數到再和藹的羅漢像,你也會陷入萬劫不復之中,歸根結底,人這一輩子,還是得靠自己奮鬥。

我之所以這麼虔誠地寫歸元寺,還因為歸元寺第48世方丈昌明法師是我工作和生活了35年之久的枝江人。昌明大師在1979年就任第48世方丈,跟我大學畢業分配到404廠子弟學校教書是同一年,昌明法師就任歸元寺第48世方丈的第二年,我就去武漢遊覽歸元寺,說明我跟老法師有一定的緣分。當然,昌明法師不知道我從枝江專門跑到武漢去拜謁歸元寺羅漢,想讓老方丈接見,我也沒這麼大的面子,只能在我這篇短文里顯擺一下,至少,我跟那天進歸元寺拜謁的其他人有所不同,畢竟,我來自昌明法師的故鄉,我還曾經到過昌明法師的出生地枝江市瑤華鄉。

昌明大師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於救苦救難,我把自己大半輩子心血和汗水用在教書育人上,昌明法師給許多人指點迷津,我則努力把愚昧的靈魂變得聰明起來,如此,我跟昌明法師的工作便產生了異曲同工之效。按照歸元寺第416號羅漢的偈語,我這大半輩子,確實一直在追求自由,那麼,剩下的歲月,我還得自由地過下去。

按照佛教詞典的釋義,羅漢,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即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在小乘佛教中,這是偉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成的最高果位。

已經過去的大半生,我沒有完全做到身心六根皆清凈,無名煩惱尚未通通斬斷,在剩下的歲月,我得努力校正自己,於壽命未盡之前,暫住人世間,儘可能梵行少欲,戒德清凈,先度自己,再隨緣教化度眾,也不枉我兩次拜謁歸元寺五百羅漢罷!(3283字)

文|胡祖義(湖北荊州公安人,現居宜昌,中年男作家,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直屬現代印象文化工作室第一事業部高級策劃編輯。)

審讀:蘇白傳媒 總編審 鄒劍川

運營:昆德拉傳媒 楚楚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