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乾隆的書法,後世對於其評價好像一致的出齊:不怎麼樣。都說乾隆的書法不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嘉慶是乾隆的兒子,在治國敗家方面比不上老爸,書法好像也不怎麼樣,但比乾隆強點。
乾隆書法
乾隆是一個非常熱愛書法的皇帝,據清朝某大臣記載,乾隆當初為了臨摹《快雪時晴帖》,不僅每日練習,還參考之前的文獻,精研八法·,一天下來臨摹的數量不下百十本。由此可見,乾隆對於書法不僅僅是熱愛,還有投入。
乾隆書法
然而,乾隆對於書法的天賦好像並不怎麼樣,甚至有人調侃,如果乾隆活到今天,是否有資格進入書法協會?乾隆書法不好,其本人好像並沒有正確的認知,經常喜歡在名人字畫上題字,據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乾隆題的字比王羲之本人寫的還要多。當然了,在這裡一味說乾隆的書法不好,如果乾隆還活著,估計會很生氣,所以還要解釋一下乾隆書法不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乾隆御筆
乾隆御筆
缺少變化
通過乾隆流傳後世的作品來看,乾隆書法主要涉及的板塊為楷書、行書還有草書,這三種乾隆以行書最為擅長。乾隆的書法字體瘦長,極具挺拔秀麗之姿,筆畫也較為圓潤流暢,由此可見具備非常深厚的功底。然而如果乾隆不同的作品看得多了,發現好像全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千篇一律。當然,這裡的千篇一律不是指辨識度,而是書寫上的變化,應對不同的情景表達不同的內涵。
乾隆題跋
乾隆御筆
沒有靈魂
有人說乾隆的字過於大眾化和俗氣,秀美有餘後勁不足,好似一篇字寫下來累得氣喘吁吁卻沒有氣勢。畢竟乾隆不是專業的書法家,其一生的書法多以仿寫為主,所以一定程度上乾隆也不能被稱之為「書法家」,因為他的書法缺少一個書法家應有的靈魂。以康熙的字為例,會給人一種蓬勃向上之感,這是康熙書法所帶有自身獨特的氣。後人模仿康熙的書法,或許能學到其形,但很難掌握其神。
事實上古代皇帝在書法方面有成就的並不多,因為教皇帝書法的先生不敢把皇帝的書法教的太好,因為有宋徽宗這位書法大家的前車之鑑在那裡放著。如果皇帝一味沉迷書法而忽略了國事,對於國家來講將會是沉重的災難。當然了,乾隆不一樣。他的書法不好可能並不是因為教書先生的問題,可能是乾隆本身缺乏一定的書法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