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網融合」所包含的,將不僅僅是投資天花板的突破,也不僅僅是發行渠道的拓寬,網絡電影對現實題材的關注成為了內容上「融合」的新可能。用戶需求考驗著內容供應,以奇樹有魚為代表的頭部網絡電影公司對現實題材的加碼,既是邊界拓展的嘗試,也是此類題材跑通商業鏈、提取方法論的必經之路。
作者 | 周亞波
融合、祛魅、打破票房天花板,2020年無疑是網絡電影產生突破性變化的一年。在投資和發行方面的突破,反過來為內容的突破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觀眾對內容需求越來越明朗的前提下,網絡電影內容題材的創新越來越擺在需求面上。
以往,網絡電影並非不願關注現實題材,但其生長過程和與受眾連接的方式決定了,相對較低成本的「三幻」(奇幻、魔幻、科幻)的大類以及對已有IP再創作,仍是網絡電影行業的重要品類。現實題材的作品少見水花,一方面是創作慣性使然,另一方面也因為網絡電影本身在故事、人物方面存在既有短板,心有餘而力不足。
近兩年,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不論是在需求側,還是在網絡電影行業的自身突破層面,題材的選擇也或被動、或主動地轉向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早在2019年,奇樹有魚就出品了《毛驢上樹》這一扶貧題材的網絡電影,不僅在分帳票房上收穫了成功、成為了一系列創作獎項的收割者,並在2020年推出了續集。而近日,一部《中國飛俠》再度闖入觀眾的視野,首次將視角聚焦在外賣員群體上,並以首周突破千萬的票房成績,給行業以振奮。
如今,「院網融合」所包含的,將不僅僅是投資天花板的突破,也不僅僅是發行渠道的拓寬,網絡電影對現實題材的關注成為了內容上「融合」的新可能。用戶需求考驗著內容供應,以奇樹有魚為代表的頭部網絡電影公司對現實題材的加碼,既是邊界拓展的嘗試,也是此類題材跑通商業鏈、提取方法論的必經之路。
《中國飛俠》則成為了這片藍海的最新的樣本。
01 | 現實題材
《中國飛俠》從進入大眾視野便以超高的討論度和好口碑,打破了很多記錄,在評價當中,「真實」、「共情」、「感動」都成為了關鍵詞。
《中國飛俠》的故事圍繞著許君聰扮演的外賣員「李安全」的工作、生活故事展開。故事不僅包含著不同人物在不同環境下的生活狀態,也還原式呈現了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北京,彰顯了北京「包容」這一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精神,著名笑星李琦所扮演的「北京大爺」形象,則成為了這種精神的代表,細緻而有溫度。
在《中國飛俠》的獨播平台愛奇藝站內,作品上線3小時後,第一批約1.2萬觀眾為其打出了8.1分的評分,經過了口碑的發酵,5天後,當評分人數達到了75萬時,作品的評分不降反升,達到了8.9的高分,這不僅僅創造了愛奇藝電影欄目評分增長的速度紀錄,也讓《中國飛俠》成為了2020年愛奇藝站內第一高分的電影作品,與《八佰》並列。
影片上映後,「中國飛俠」的關鍵詞開始與外賣員職業更緊密地聯繫。現實題材作品的社會效能開始由一部網絡電影而展開。
在快手平台,由電影情節引發的話題#許君聰演的外賣員太真實了#、#外賣小哥就是中國飛俠#霸榜熱搜榜第六和第八,引發了大面積的討論;在抖音平台,影片不僅觸達了抖音達人的「曬單助推」,還讓陳翔、蔡明、謝苗夫婦等知名公眾人物紛紛參與到給外賣員群體帶去更多理解和關懷的行動當中。
2019年,奇樹有魚出品的扶貧題材網絡電影《毛驢上樹》收穫成功,在取得行業意義的同時,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全面小康建設的關鍵節點完成了社會意義升華。當時,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全程指導了《毛驢上樹》的項目,並為劇本的申請了扶持獎金。
同樣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的指導、在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的背景下,《中國飛俠》創造了一個新的飛躍,在關注外賣行業——這一與人民群眾生活有著重大關聯的行業的基礎上,完成了創作層面的又一次提高,成為了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網絡影視扶持項目。
對網絡電影行業而言,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時代背景下,創作題材的拓寬不僅是對新藍海的尋找,也是對行業格局的提升,不僅從用題材的補全為創作的可行性開拓了道路,也在與多個方面的連接上打開了新的通道。
02 | 商業價值
題材和創作上與更多主體的連接,根本上還是為了連接更多的用戶,在回答完網絡電影需不需要做、有沒有能力做現實題材的前提後,現實題材網絡電影能不能獲得商業價值,換言之「能不能賺錢」,成為了下一步的問題。
在同體量電影當中經得起考驗的影片素質構成了《中國飛俠》成功的基礎,與現實題材關聯產生的破圈效應與口碑的發酵,則成為了《中國飛俠》完成商業成功的保障。
根本上,網絡電影近兩年的發展歷程,實際上完成的是從產品到內容的進化過程。前者更偏向個體需求,後者更偏向主題創作,對網絡電影而言,現實題材先天沒有特別明確的用戶畫像,一方面,內容本身的「大眾性」變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本身也是在用戶層面的一次圈層跨越。
從上而下,《中國飛俠》上線後就獲得了人民日報、新華社、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和平台的發聲,在落到具體票房實績上也毫不含糊。
成績上,作為首部聚焦外賣員的溫暖現實題材、書寫普通勞動者故事的網絡電影,《中國飛俠》更是以超高的經濟效益,成為同類型網絡電影的票房第一,首周票房便宣告破千萬,上線後連續四天票房飆升,最終打破網絡電影票房連續升高天數,在上線後霸榜各大榜單的同時,成為了迄今最有商業價值的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堪稱「第一現實題材網絡電影」。
今年年初,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在《三聲》舉辦的線上分享活動中表示,一方面,奇樹有魚會積極地探索網絡電影的邊界,另一方面,票房的高低仍然是網絡電影成功與否判斷的重要標準。
在《中國飛俠》身上,這兩者形成了一種交叉,形成了兼具行業意義、社會意義和商業意義的一種新的範本。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奇樹有魚作為同類型頭部公司所擔負起的行業責任。
如果說《毛驢上樹》最初還是奇樹有魚「目標不在賺錢」的創新嘗試,那麼,《中國飛俠》的成功,則是在一開始就瞄準著「既要主題表達、又要商業結果」兩重目標下的成功,這種在鮮有人嘗試的藍海的成功,實際上更具備著啟示意義。
2020年,有70部網絡電影分帳破千萬,而奇樹有魚便占領了11部,年初的《奇門遁甲》抬高了行業投資天花板、《中國飛俠》《少林寺十八羅漢》等拓寬了內容品類,奇樹有魚無疑是這一趨勢的主導者之一。
上半年,奇樹有魚出品的奇幻IP網絡電影《奇門遁甲》完成了幾個方面的開創,在突破網絡電影投資、製作天花板的同時,在營銷側也為提升成本後的網絡電影提供了範本,還開創了雙平台分帳的模式,完成了網絡電影分帳收入天花板的突破。2020年整年,奇樹有魚對網劇的嘗試、在短視頻業務端的長足發展,也繼續擔綱著行業中的探索者和領先者角色。
《中國飛俠》在2020年的收穫則成為了奇樹有魚這一年成果的又一個新的案例,在內容品類一側,網絡電影公司對網絡電影可能性的一種新的解答,在項目整體的決策、合作、製作和營銷一側,整個流程的再度跑通,也為相似案例提供了新樣本。
站在行業角度,奇樹有魚2020年在網絡電影行業的一線實踐,既然是對過往的延續,也是對行業處於關鍵突破期的一種引領,是對自身力量的探索與復用的疊加,也是對討論已久的「院網融合」多重可能性的一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