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K24發動機,800Kg車身,這車要起飛了嗎?

2020-06-22     無敵改裝車

傳統的混合動力汽車總是會以一個十分科幻而又前衛的形象出現,回想一下比較經典的就是豐田普銳斯(參數|圖片)和本田CR-Z,實話說,以我們當年的審美能力,未必每一位車友都懂得欣賞它們,但是筆者依然堅持說那些其實都是好車。

實際上,本田CR-Z(參數|圖片)就是由Insight演變出來的,它們的尾巴十分相似,而Insight也是本田比較早期的混合動力汽車。

圖:這款就是筆者所說的Insight初代ZE1,其外觀十分科幻,還有幾分像宇宙飛船,尤其是後半部分,半個後輪都藏在了翼子板裡頭,此車誕生於1999年,回首當年,相信願意買這種車的人寥寥無幾。

不過在泰仔的眼內,Insight卻是一個改裝的好材料,因為往往傳統混合動力車的設計是最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而且車架也不會太重,因為車廠在設計的過程中,總會把節約能源放在首要考慮位置。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這台職業直線加速賽賽車,它正是由本田Insight(參數|圖片)改出來的,但是由於這車已經改頭換面,很多車友都不知道這是啥東西,因此在文章的開頭,筆者已經為大家簡單介紹過。

圖:車頭越是光滑,風阻則越小,所以此車已經拆卸了大燈和雨刷等附件。

圖:為了輕量化和方便檢修改裝,此車的引擎艙蓋、翼子板和前槓都做出一體了,而且是由碳纖維材質打造的,圖中只是貼了白色的貼膜。

圖:後輪胎來自美國的Hoosier,這輪胎的好處就是裡頭沒有鋼絲,重量十分輕,不過耐用性極差。

圖:M/T專業直線加速賽光頭胎,尺寸為26-8.5-15。

順便一提,Insight初代ZE1所採用的是1.0升引擎和144伏電機,電機擁有10千瓦13匹馬力,論燃油經濟性它是頂呱呱的,不過就是動力十分弱雞。而擺在咱們眼前的這台是移植了K24A的賽車。

圖:此引擎的設定是高轉,所以跑起來的時候並不會出現低於6000轉的瞬間,因此這樣的排氣設計是正常的,不考慮低扭嘛,但是引擎轉動的時候,聲浪必然是震耳欲聾的。

圖:這個屬於四喉直吸的進氣歧管,來自Kinsler。

此引擎的馬力不算大,只有370匹而已,不過腹內都基本強化了,包括ACL的軸瓦、Wiseco鍛造活塞、K1連杆和Prayoonto高角度凸輪軸等。

圖:雖然點火系統採用的是MSD分火線,但是依然都屬於獨立點火,而且MSD高壓包電流更大。

圖:不少本田車迷應該都有了解過K-Tuned,這個品牌不單單做快排,而且還有波子塔頂。

雖然說此車只有370匹,但是經過淋漓盡致的輕量化改裝後,此車的總重量只有800Kg,可想而知它的加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圖:基本職業賽車都會選擇直接採用AIM表玉,什麼數據都能顯示,一目了然,而且不貴。

圖:油泵、風扇什麼的都是全靠手動控制。

圖:來自Simpson辛普森一家的安全帶,想問一下如果筆者搞一個後面的碳纖維桶椅團購,有車友要參與嗎?

圖:同樣是來自K-Tuned的快排。

每次欣賞這樣高超的作品,筆者都十分遺憾國內是看不見這樣的猛貨的,雖說國內的直線加速賽都逐漸發展起來,但大部分參與者玩的都是BBA或電動車,一台渦輪車搞個渦輪升級套件和預設ECU程序,這些都已經是模板式了,那麼創新點在哪裡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7u3XIBiuFnsJQVk4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