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人一樣,有記憶、有故事!
如果把時間的錶盤撥回到更早之前
你會發現,
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1965年,攀枝花從「三塊石頭架口鍋,帳篷建在山窩窩」,變成如今的「英雄攀枝花 陽光康養地」。54年的時光,無數的三線建設者們在攀枝花這片熱土上奉獻青春,揮灑汗水。
如今的攀枝花,
一座座地標建築拔地而起,
勾勒出一座英雄之城的成就與輝煌。
今天,
讓我們一起追憶過去
跟隨泛黃的老照片
見證攀枝花的光輝歲月
這些彌足珍貴的老照片
每一張都在講述攀枝花的故事
攀枝花城市變化
回首54年的風雨,從「百里鋼城」到「釩鈦之都」,從「象牙微雕」到「陽光花城」攀枝花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西部一顆璀璨明珠。
打開歷史的畫卷
一條艱辛而獨特的發展道路豁然在目
攀枝花建市前原貌
現在的攀枝花主城區
「弄弄坪」地名的由來,有傳說是因周恩來總理在聽取「三線建設」情況彙報後,針對那裡的地貌狀況,詼諧而幽默地說:山高坡陡,溝多梁多,弄一弄不就平了嘛!所以稱之為「弄弄坪」。
弄弄坪是素有巧奪天工的「象牙微雕鋼城」的攀鋼主廠區所在地和中冶實久職工主要聚居地。
炳草崗全貌
炳草崗位於金沙江南岸,歷史上屬雲南楚雄州永仁縣大河區管轄,原地名叫炳草干,1975年由當時的渡口市革委會正式命名為炳草崗。
東起渡(口)金(江)公路馬家橋,西到公山灣、元亨公司,接元亨公司,接大渡口片區,再至市技工學校,此至金沙江邊與棗子坪、馬蘭山隔江相對。
建設初期,
攀枝花的交通基本靠走!
後來,我們有了路
但是條件依然艱苦
再後來,
成昆線鐵路通車了
一座座橋樑橫跨金沙江、雅礱江
攀枝花人民出行方便了
現在,
我們有了鐵路、高速公路、飛機……
攀枝花不再是不毛之地,
出攀道路四通八達
一張張照片
從黑白變成了彩色
我們的生活也
從溫飽奔向了小康
炳草崗 東方巴黎
炳草崗 二街坊
炳草崗 桃園街
中心廣場
竹湖園
元亨建材城
棚戶區
攀枝花學院
王東 攝
54年風雨,一路高歌。
攀枝花城市建設者們
勵精圖治、銳意進取,
書寫著攀枝花燦爛輝煌的明天。
這些年
攀枝花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案在這裡
……
西區
這些年,西區已是抬頭白雲藍天,低頭繁花錦簇,相信在西區居住多年的居民最有發言權!
清香坪轉盤
開放之門
格里坪鎮莊上村
河門口公園
西區
仁和區
有人說:遇上仁和,就會愛上仁和
因為在這裡
山水秀美
陽光清新
仁和城區河道整治前後
仁和轉盤
80年代的仁和城區
2019年仁和城區
1964年前,仁和鎮街道由一條主街和老橫街、新橫街、油榨街、穿心街等組成,主街道一般寬6-7米,最窄處3.2米。現如今,仁和清澈的河水繞城而過,大河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已成為人們休閒玩耍的好去處!
米易
一座山水環繞的城市
時光流逝
這座老縣城依舊散發著
獨特的魅力
華燈初上一江霓虹如詩
夜色璀璨兩岸繁華似歌
1986年的縣城北街
90年代的米易城區
2002年初改造後的縣城橋東街
80年代縣城一角
米易城北夜景
米易縣城區
經過幾十年發展,米易河岸兩旁高樓拔地而起,迷陽大橋橫跨東西貫穿兩岸,不僅緩解了交通壓力,還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越來越多的人到米易過冬、旅遊。讓人不禁感嘆,米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鹽邊
你們知道嗎?
鹽邊縣城從老縣城搬遷至新縣城
「新舊」之間回憶太多
一起來看看
搬遷時照片
鹽邊新縣城
近幾年,鹽邊圍繞做好「釩鈦、陽光」兩篇文章,在抓好工業園區建設的同時,形成了紅格、二灘、格薩拉三大康養旅遊產業發展區。
這些照片,
每一張都震撼!
攀枝花的未來,
可期、可待!
讓我們一起向新中國70年壯闊征程致敬!
新聞多看點
驚了!攀枝花這家醫院的藥會自己跑出來,是啥「黑科技」?
【模範力量】致敬好人——第五屆攀枝花市道德模範宣傳漫畫展示
3:0完勝美國!剛剛,中國女排七連勝!
記者:姚雪梅
圖片來源:雲上攀枝花、攀枝花西區、
仁和區檔案館、鹽邊廣播電視台、
愛米易、部分文字圖片綜合早安攀枝花
編輯:姚雪梅
審核:梁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B2ucm0BJleJMoPMU-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