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最人物(ID:iiirenwu)
漸入佳境這年,王傳君37歲。
在電影《孤注一擲》中,他出演了一個詐騙團伙的中高層頭目,鏡頭中,他手上戴著金表、木頭手串,梳著規整的大背頭,做事狠辣。
片中他「前一秒殺人,後一秒拜佛」的場景,更是成為整部電影的高光。因為演技好,他收穫了來自影迷對於負面人物的極高評價:「不像演的,建議查查。」
上映不到一周,這部電影的票房便突破17億,同時,也觸發了一些爭議。
電影上映前,劇組將王傳君作為主演宣傳,實際上,片中他出演內容占比並不算高。這引起觀眾不滿,畢竟許多人都是衝著「演技派」王傳君去的。
往前看,從《愛情公寓》中那個說著一嘴日式中文的關穀神奇,到《我不是藥神》中的呂受益,再到如今《孤注一擲》中的陸經理。
從被定義為只能演喜劇的年輕明星,到如今被稱為「演技保證」的中年演員。
這條路,王傳君走得漫長且艱難,過程中,他的人生經歷了生離死別,事業也面對過長達11個月無戲可拍。
直到37歲這年,走過窪地的王傳君,故事徹底反轉。
王傳君曾為自己創造出「兩種人設」。
第一種是剛滿20歲時的王傳君。那時的他熱衷打扮,是同齡人公認的「時尚達人」,擅長人際關係,處理事情總是周到妥帖。
王傳君舊照
另一種則是30歲之後,將一切敲碎的王傳君。
這時的他賣掉車子、手錶,留起長發,蓄起鬍子,身材也因為喝酒逐漸發胖,他不再在意打扮,大多數時間都穿著寬大的衣服與褲子。
他開始對抗一切,拒絕娛樂圈的大多數,包括曾經的自己。
如同一次遲來的叛逆,回望王傳君的成長,這樣的時刻幾乎從未出現,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那個「走在正軌里的人」。
而將他推離開軌道的,是現實與無常。
王傳君
1985年,王傳君出生在上海,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弄堂里度過的。
上小學時,父親趕上下崗潮,沒了工作,家中收入銳減,為了生活,父母在家不遠處開了一間小餐館。
每天放了學,王傳君便會到餐館找媽媽,因為長得清秀且能說會道,常有客人逗王傳君,讓他「才藝展示」。王傳君也毫不怯場,總會站在餐廳中間,唱剛從學校學會的兒歌。
王傳君小時候
在學校,老師們對王傳君的評價也多數都是乖巧懂事與遵守紀律。
上小學時,班裡組織過一次春遊,路上王傳君突然想上廁所,卻不敢告訴老師,最終,他憋了一路,尿了一褲。
這幾乎成為王傳君人生最初階段的縮影:害怕打擾別人,也害怕與眾不同。
王傳君小時候
初中畢業後,王傳君進入上海番禺中學讀高中,高二那年,他獲得機會,出演了管虎導演的電影《西施眼》,與他搭檔的是馬伊琍。
那年王傳君17歲,在此之前,他從未想過成為演員,而拍完戲後,因為覺得這件事「有趣又能賺到錢」,第二年,在高考選學校時,他工整地填下了「上海戲劇學院」這六個字。
《西施眼》中的王傳君
2004年,19歲的王傳君如願考入上戲表演系,和他同級的有陳赫、杜江、江疏影、海陸。
王傳君與陳赫舊照
在學校里,王傳君也沒閒著。
他先是在大二那年參演了周一圍與秦海璐主演的電視劇《謝謝你曾經愛過我》,大三那年,又報名參加了東方衛視舉辦的選秀節目《加油!好男兒》。
雖然最終止步全國20強,留下了一堆黑歷史,但在比賽中,王傳君卻收穫了幾個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好友。
一個是與他同為上海賽區五強的喬任梁。
那時喬任梁性格直率,不擅長人情世故,王傳君便會在一旁教他,不同的場合要如何說話,逢年過節記得給別人發祝福簡訊。
王傳君與好友喬任梁
另一個也是與他同賽區的日本選手小松拓也。
後來出演《愛情公寓》的關穀神奇時,王傳君還曾說過,自己那一口正宗的「日式中文」,正是跟小松拓也學的。
王傳君與小松拓也
除此之外,還有選手張曉晨,至今他仍舊是王傳君最好的朋友。
2016年,王傳君母親去世時,張曉晨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在母親火化完後,他還和王傳君一起將骨灰撿了出來。
王傳君與張曉晨
當然,這些都是日後的故事了。
在當時,《加油!好男兒》並沒有給王傳君鋪設出一條新的道路與選擇,節目結束後,回到學校的王傳君依舊要面對嚴苛的就業問題。
面對「畢業即失業」的現實,王傳君腦海里沒有太長遠的追求與計劃,只希望能多一些拍戲的機會。
而那部日後讓他又愛又恨的《愛情公寓》,正是在此時出現。
王傳君畢業照
2008年,導演韋正計劃開拍電視劇《愛情公寓》,因為預算緊張,他決定啟用演出費更為便宜的新人。
韋正先是在上海戲劇學院的畢業大戲上,選中了風格獨特的陳赫,之後,陳赫又搭橋叫來同班同學王傳君、金世佳、李金銘等人。
就這樣,一群年輕人打打鬧鬧的拍了幾個月,誰也沒想到,這部作品竟會對自己日後的演藝生涯,帶來如此長遠的影響。
孫藝洲、陳赫、王傳君
那時王傳君簽約了一家經紀公司,公司認為相對演戲,王傳君的性格更適合做主持,所以剛畢業那段時間,王傳君做過主持,偶爾也會去演演話劇。
2009年,《愛情公寓》第一部播出並一炮而紅,王傳君的工作機會與拍攝邀約也開始隨之增多。
《愛情公寓》中的王傳君
回頭看,那幾年成為了王傳君和《愛情公寓》的蜜月期。
和日後試圖將這部劇從自己人生中抹去不同,那時王傳君稱《愛情公寓》為自己演藝生涯中「創世紀的一個點」,表示要陪《愛情公寓》到第100季。
在採訪中,他還多次讚賞這部作品:「我敢說,同類型的喜劇,它一定不會超過《愛情公寓》。」
人氣最旺的那幾年,他名利雙收,片酬水漲船高,多年後回憶起來,王傳君說:「我那時候也很浪,覺得自己很厲害,還買過80萬的手錶。」
在陳赫眼中,讀書時,王傳君就是同學中「最講究、最會打扮的人之一」。
那時陳赫每天都窩在宿舍打遊戲,一次王傳君對他說:「陳赫你這樣亂穿衣服,我真受不了」。之後,王傳君常拉著陳赫去逛商場、買衣服。
成名後,王傳君對於物質的追求也開始不斷增長,那時他家中最多時有300多雙鞋,衣櫃里也全是名牌衣服。
王傳君舊照
物質滿了,但王傳君的精神,開始變得有些空。
以2009年出演第一部《愛情公寓》為起點,之後的4年時間裡,王傳君被困在了「關穀神奇」與「喜劇」中。
那幾年,邀請他出演的影視作品多數為小製作的喜劇片,交給王傳君扮演的角色也十分固化。
無論是與鄧家佳合作的《夏日示愛》,還是與陳赫合作的《醫館笑傳》《明星兄弟》,都與《愛情公寓》中的「關穀神奇」設定相似。
《醫館笑傳》中的王傳君
王傳君也有過自我懷疑,試圖打破這種限定。
他曾向懸疑劇《他來了,請閉眼》毛遂自薦,希望能夠出演裡面的犯罪心理專家,卻被對方以「你是一個演喜劇的人」拒絕。
王傳君開始覺得沒意思:「掙了錢之後總感覺在打自己的臉,想演那些性格上有強大缺陷的人。」
這種不被認可消磨著王傳君的自信,後來,在面試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時,他還特意對導演程耳說:「你不要看我之前的戲。」
陷入迷茫時,王傳君正站在30歲邊緣。
走入了一個四面高牆的死迷宮,不確定是否還有機會找到出口,或者是,擁有砸碎某面牆的力量。
找到砸碎牆的錘子那年,王傳君31歲。
那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先後經歷了夢想破裂、失去親友,人生被徹底打碎,散落一地。
在這年年初,王傳君出演了電視劇《大仙衙門》中的男一號,對於這部戲,他十分重視,拍攝過程中不僅提了許多意見和看法,還幫著編劇改過劇本。
《大仙衙門》中的王傳君與吳倩
電視劇拍完後,他去往日本旅遊休息,本計劃回來後親自配音,沒想到被告知,劇組找了一個配音師傅,只花了2天就配完了30多集的劇情。
這件事對王傳君造成極大打擊,後來在採訪中,他曾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演員就是產業鏈的最末端,砧板上的肉。」
《大仙衙門》之後,王傳君決定不再演電視劇,因為這個決定,之後的11個月里,他無戲可拍。
也是在這一時期,醫生告知王傳君,他身患癌症數年的母親,剩下的時間已不多。
王傳君和母親
不拍戲的時間,王傳君都用來陪伴母親,期間只去紐約拍攝了一部電影。
談及原因,王傳君說一是因為他沒去過紐約,想去看看;二是因為總待在家裡,母親覺得是自己的病情耽誤了王傳君,常催他去工作。
第三點則是因為現實壓力。
有一天,王傳君看了看自己的銀行卡,他突然慌了:
「我要還房貸,我媽住院醫藥費、住院費都很貴,而且我也要考慮她走了之後,要花多少錢買墓,所以那個時候覺得太難了。」
沒想到,在王傳君到達紐約不久後,便傳來好友喬任梁去世的消息,因為來不及趕回來,王傳君沒能參加葬禮。
他在微博打下一段話與好友告別:「我們終會見面,晚安,好夢。」
王傳君悼念喬任梁
失去接二連三出現。
在好友喬任梁去世三個月後,王傳君的母親也因救治無效離世。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但當一切發生時,王傳君的世界依舊被徹底推翻。
母親去世後,王傳君開始重新審視人生,覺得許多事情是非必要的:「我那時候突然意識到,母親生你時給了你一條生命,她走的時候會給你另一條生命。」
王傳君悼念母親
之後,王傳君賣掉了車子與大部分手錶,將名牌球鞋送給朋友,給自己報了一個演技班,開始重新學習。
有試鏡需求時,他就騎著自行車獨自前往,沒有戲拍的時候,他便去上戲聽課,在家附近的話劇工作坊幫別人讀劇本。
最初,工作坊的人認出王傳君,還曾不好意思地對他說:「我們沒錢,沒法給您報酬」,王傳君立刻解釋,自己不需要錢,只是想免費讀些好劇本。
王傳君
也正是從這一階段開始,他開始變得有些叛逆。
在那一年的年底,王家衛監製的電影《擺渡人》上映,口碑遭遇滑鐵盧,演藝圈許多明星紛紛在微博發布「我喜歡」三字力挺王家衛。
只有王傳君反其道而行之,在微博表態「我不喜歡」。這件事將王傳君送上風口浪尖,有多少人誇他真性情,就有多少人罵他低情商。
後來聊起這件事,王傳君說那天自己正在家給媽媽疊紙錢,間隙刷了一下朋友圈,發現大家都在討論這件事:「我當時有點被搞毛了,就發了這樣一句話。」
那段時間,他不再拍電視劇,開始主攻話劇,為了角色,他留起頭髮與鬍子,因為愛喝酒,身材也長胖不少。
一次,他發了一張生活照在微博上,評論里粉絲稱他如今的形象「毀了關谷」,王傳君回復四個字:「關我屁事。」
再談起《愛情公寓》,他說:「我覺得這部作品越來越像一部廣告片,根本沒有必要拍下去了。」
意料之中,2020年,《愛情公寓》第五部開播,主演名單沒有出現王傳君的名字。
似乎,王傳君人生中的某部分,徹底消失了。
王傳君的叛逆推開了演藝圈裡的大多數,也吸引來少部分。
2017年,陳沖計劃拍攝電影《英格力士》,劇中有一個角色遲遲沒找到合適人選。
有一天,《英格力士》的電影監製在網上看到王傳君發布的那句「我不喜歡」,覺得他性格有反骨、很真實,十分契合這一角色,監製立刻打電話給陳沖,對她說:
「你不要再找了,我幫你找到了。」
沒過多久,王傳君與陳沖在上海見了一面,便定下出演。
拍攝《英格力士》時的王傳君與袁泉
面試《英格力士》劇組時,王傳君正在拍攝電影《我不是藥神》,在這部由文牧野導演,徐崢監製電影中,王傳君扮演了一名叫做「呂受益」的白血病患者。
雖然如今看,「呂受益」已成為王傳君演藝生涯中最經典的角色之一。
但在最初選角階段,徐崢並沒有打算讓王傳君出演。原因是他「太高太帥」,和劇中那個瘦削虛弱,總是佝著身子的呂受益相差甚遠。
《我不是藥神》中的王傳君
為了更接近角色,王傳君每天跳繩4000個,進組之後,他又將這個數量增加到每天8000個,在長達幾個月的拍攝中,王傳君瘦了整整20斤。
在這部電影中,作為配角的王傳君戲份並不算多,但電影中幾個堪稱經典的片段,都是由他創造的。
當然,經典背後,是他付出的巨大努力。
比如片中有一場吃飯的戲,為了表現出重症病人對於食物的渴望,王傳君連吃5碗麵條,44個包子,因為進食超量,他吐了3次。
《我不是藥神》中的王傳君
還有一場戲,需要他演出病人生命垂危的狀態,在拍攝前,王傳君硬是整整兩天兩夜沒有睡覺。
拍攝結束,徐崢說:「這部电影後,王傳君大概不會再做配角了。」
在那年,《我不是藥神》獲得30億票房,成為當年大爆的電影之一,王傳君也憑藉「呂受益」這一角色,先後拿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和「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母親去世前,每次看到別的演員得獎,總會和王傳君感嘆:「你看別人都拿獎,我可能也等不到你拿獎了。」
後來母親離世,每次拿到獎的第二天,王傳君都會去墓地,將獎盃安在母親的墓碑上。
在演藝圈裡,王傳君放棄了許多事情,唯獨對於「拿獎」,他十分在意:
「我挺想拿獎的,真的,我非常想拿獎,因為這是她曾經非常想要的東西。」
憑藉《我不是藥神》拿下百花獎的王傳君
《我不是藥神》之後,王傳君又參演了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程耳導演的《無名》等電影。
資源越來越好,王傳君卻很少出現在大眾視線。
他拒絕大多數採訪與圈內聚會,不拍戲的時候,他就回到上海家裡住著,騎自行車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坐在家中露台上發獃,一坐就是三個小時。
陳沖後來評價王傳君為「非常謙卑,也非常清高」:
「在當下娛樂圈,許多年輕演員很容易就能賺到數量可觀的錢,但這些東西對他居然真的沒有任何誘惑。」
2022年,王傳君公布自己已成為父親,孩子的母親是同為演員的齊溪。
和其他演員正式且高調的官宣不同,王傳君的宣布極為隱晦。
先是在這年6月,王傳君發布了一條微博,支持正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齊溪,在視頻中,他稱呼齊溪為「我家齊老師」。
王傳君與齊溪
之後,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王傳君聊起自己已有女兒,他說:「女兒已經有了,兒子暫時不考慮。」
王傳君與齊溪的戀愛關係就此公開,但對於細節,他們從未進一步聊起。旁人只知道兩人在拍攝電影《莫爾道嘎》時相遇。
之後,他們常常會一起出席朋友的聚會,也偶爾單獨約會,再後來,兩人談起戀愛,擁有了一個女兒。
齊溪、王傳君與朋友聚會
談及這段感情,齊溪說:「可能我們都長大了,學會了更愛自己的生活,自己身邊的人,也懂得不僅要收穫愛,還要給予愛。」
王傳君一家三口
成為父親後,王傳君開始變得柔軟,也漸漸懂得了自己的父親。
母親去世後,王傳君幾乎不再和父親說話,他心中總偏執地認為,是不是因為父親照顧得不夠好,母親才會離去。
直到他有了自己的女兒,才開始理解,無論是成為丈夫還是父親,都太難了。
一切想明白後,他在一檔節目中對父親道歉,他說:
「我記得李宗盛老師有一句歌詞說的是,兩個男人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幸運的成為知己,不幸的成為甲乙。
「我不知道我們是知己還是甲乙,但我想對你說,爸爸對不起,辛苦了,謝謝你。」
王傳君和父親道歉
這一年,王傳君37歲了。
和20歲相比,他早已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想成為怎樣的人。
和30歲出頭比,他變得平和了許多,可以理解生命中的大多數與少部分,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理想中的自己——
一個被稱為「實力派」的演員,一個溫柔的父親,以及一個正直且真誠的人。
穿過高山與窪地,王傳君推翻了王傳君,也終於創造了王傳君。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