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希望:治療愛滋患者認知障礙的方法或將出現!

2023-10-16     紅楓灣

原標題:釋放希望:治療愛滋患者認知障礙的方法或將出現!

一項10月10日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上的論文,研究了愛滋感染者中神經認知障礙風險增加的機制,並探索了或許可行的治療方法。

神經認知障礙

儘管有抗病毒治療,但潛伏性HIV感染仍然存在,特別是在大腦中,隨著病毒蛋白釋放,可能會導致神經元變性,從而造成神經認知障礙,受神經認知障礙影響的愛滋感染者可能高達30-50%

HIV相關神經認知障礙會降低抗病毒治療依從性損害注意力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導致獨立性喪失,縮短壽命。儘早開始抗病毒治療與認知功能顯著改善相關,但頑固性神經認知障礙不會因此被根除。

風險因素

在愛滋感染者中,神經認知障礙風險最高的是50歲以上人群CD4+水平極低的人患神經認知障礙的風險更高,神經認知功能也會迅速老化。

早期對神經認知障礙病理生理學的研究表明,神經認知障礙與免疫失調、代謝功能障礙引起的線粒體擾動、金屬離子調節受損、溶酶體功能破壞和生態失調有關。

神經元損傷

HIV可能在抗病毒治療開始前引起神經元損傷,這種現象被稱為「遺留效應」,而腦和腦脊液(CSF)中潛伏的HIV感染會造成直接和間接損傷。神經元損傷可能是由於大腦中持續的病毒蛋白表達(儘管被抑制),這會導致氧化應激、鈣離子信號改變、線粒體功能受損和細胞凋亡。

HIV和抗病毒治療都會引起線粒體結構和功能的巨大變化,隨後改變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能量途徑,可能損害大腦健康。即使病毒抑制愛滋感染者中也能看到NLRP3炎症小體激活。在面對危險信號,如氧化分子和溶酶體破裂等情況下,這種炎症小體釋放出白細胞介素1β (IL-1β)和IL-18等炎症化學物質,從而減少突觸神經遞質,損害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生長,引發焦亡。慢性神經炎症也會使大腦受到退行性損傷。

合併症

先前的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代謝綜合徵、抑鬱症等合併症會直接導致HIV相關的神經認知障礙。合併結核、C肝和巨細胞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加愛滋感染者患神經認知障礙的風險。此外,隨著腸道生態失調,腸-腦軸會引起神經元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藥物干預

目前還沒有神經認知障礙藥物療法被批准。一些或許可行的藥物干預包括人類生長激素釋放激素(hGHRH)類似物,如替沙莫林GPLD1。替沙莫瑞林恢復生長激素分泌,刺激腦血流,阻斷氧化損傷,並通過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IGF1)促進神經發生和突觸生長。

GPLD1是一種運動誘導酶,可以調節炎症途徑,改善線粒體功能,恢復正常凝血途徑。GPLD1的施用模仿運動的效果,可能有利於神經認知障礙。根據愛滋感染者大腦中干擾素(IFN)活性的現有信息,人類IFNβ和IFNα亞型可能會被用作愛滋治療和神經認知障礙的二級預防。

非藥物干預

預防或治療HIV相關神經認知障礙的藥理學方法目前處於試驗階段,但非藥物干預可以更容易地納入愛滋感染者的日常生活,改善他們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

非藥物干預可以影響代謝和炎症過程包括體育活動更好的睡眠營養改善和認知鍛鍊。健康飲食與體育活動、睡眠相互配合,可恢復代謝正常,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突觸生成,適當鍛鍊還能改善情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a5f0004ecda13b8fa30dc9843235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