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年之前的楊過,原來和我們一樣……

2019-06-24     私家視角

中年之前,楊過和我們一樣。

楊過在金庸小說當中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人物之一,金庸也說過自己喜歡楊過。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楊過都不算是一個「好人」。

當然,要是做好人,楊過也在江湖上活不下去,至少在母親去世後撐不到遇見郭靖夫婦。

一出場,楊過就是一個偷雞摸狗的小無賴,嘴裡花花,打著賺便宜的心思。後來上了桃花島,對郭靖的俏閨女郭芙未必就沒有青春的懵懂,實際上,很多人都認為郭芙才是楊過的初戀。

在玲瓏剔透的黃蓉面前,楊過再怎麼聰明也只是個渣渣,於是被送上了終南山,遇到了小龍女。從活死人墓出來後,楊過先後撩撥了洪凌波、陸無雙、程英、完顏萍、耶律燕、公孫綠萼等,一副輕浮浪子的做派(所以楊過還被女人稱作渣男)。

行走江湖,楊過有三個武器:一是長得帥,氣質瀟洒;二是聰明多智;三是武功三流;

楊過一出場就是眉清目秀、面貌俊美,甚是可愛。他要不是一張漂亮臉蛋,洪凌波不大會上當,陸無雙也不會對他留情,程英那麼嫻靜的女孩子,也不會寫什麼「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楊過算哪門子君子啊,只能說女人都是看臉的動物(嗯,男人除了看臉,還看其他部位),特別是楊過嘴巴甜會哄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看起來又酷又壞又叛逆的男人,對小女生有致命的吸引力。

不久東方漸白,她抬起頭來,見楊過臉上雖然骯髒,卻是容貌清秀,雙目更是靈動有神,不由得心中一動(耐人尋味啊,男人的魅力就在這四個字上了,哈哈),漸漸忘了胸前疼痛,過了一陣,竟爾沉沉睡去。

聰明不必多說了,楊過的鬼點子是挺多的,行走江湖多年的女魔頭李莫愁都拿他這個滑頭沒轍,就可知楊過確實是聰明機變過人。

不過再怎麼聰明也必須要有起碼的自保能力,江湖兇險,三流的武功就足以橫著走了。畢竟南帝北丐、東邪西毒這些絕頂高手也就那麼五六個,郭靖、金輪法王也就是一流的高手,而李莫愁、全真七子這樣的算是二流高手。

江湖上只看實力,《天龍八部》里的段譽在無量山被打臉,再怎麼氣質風度翩翩也被眾人瞧不起,就是這個道理了。

三十歲之前,楊過的人生只有兩件大事,一個是報父母之仇,一個是找姑姑。

前者是楊過懷恨多少年的怨毒,這從他小時候無家可歸、無依無靠就已經開始了,畢竟,哪個孩子不渴望父母的溫暖呢?

在一個,楊過從跟著西毒學蛤蟆功、上桃花島開始,他就註定了江湖人的身份,讀書、經商已經跟他無緣。要知道,江湖再大,也不過是天下一個小角落而已。

而江湖的邏輯是恩怨分明,講究的是父仇不共戴天,這點對楊過來說特別重要,因為他從沒見過父親,父親是他生命中一個永遠的缺陷。在多少無助的時候,他心裡有過多少父親的幻想,所以在別人告訴他楊康是一個卑鄙小人的時候,他才那麼痛苦——否定他的父親,就等於否定他。

幾次要殺郭靖,就是因為這點,郭靖對他再好,也是仇大於恩。

至於小龍女,那是楊過唯一的家人,有了她,楊過的精神世界才不至於一片荒涼。可以說,小龍女跳崖失蹤之前的楊過,心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或者說,楊過的人生沒有方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小我」是第一位的,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是隨著小我而變化的。

就在某個時間,我們突然就長大了。然後才發現長大那麼快、青春是那麼短暫,根本來不及去珍惜。

而人的成熟通常是從「小我」的破裂開始的。

楊過的瀟洒,一個是天生的性格癖性,一個是未嘗不是因為他心裡沒有負擔,無論是調戲洪凌波,撩撥陸無雙,其瀟洒的姿態背後都是一個無情。你看他對小龍女,笨笨的,傻傻的,男人從來如此,只會在動心動情的女人面前有壓力。

如果沒有小龍女,楊過極可能是遊戲人生,對任何人都不在乎,心裡沒有負擔和壓力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沒有責任心。

楊過的「小我」破裂,是從兩個衝突開始的,小龍女和郭靖是對他最重要的兩個人,而衝突都來源於此,一個是世俗的師徒倫理,一個是恩仇的糾葛。如果說前者還可以特立獨行,那麼後者讓他糾結的要死——楊過對郭靖的敬重、崇敬之心甚至過於小龍女,郭靖在終南山拳打腳踢、蓋世無敵的時候,他就成了少年楊過心中的英雄。

在楊過神魂震盪的時候,郭靖恰好適逢其會,幫他種下了一個俠義的種子。

郭靖在蒙古大營面對忽必烈和千軍萬馬的時候表現出的凜然正氣和英雄氣概,讓楊過體會到了什麼才是「俠之大者」。

後來他救郭靖,救武氏兄弟,又被郭芙砍斷了一個胳膊,在荒谷之中尋到了劍魔獨孤求敗的劍冢,得到了孤獨求敗的玄鐵重劍,劍下留有石刻:「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前輩風範,不由令楊過心馳神往。

楊過喃喃念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間劍術,不論那一門那一派的變化如何不同,總以輕靈迅疾為尚,這柄重劍不知怎生使法,想懷昔賢,不禁神馳久之。

以劍論人,楊過中年之前都是輕靈迅疾,而經歷情傷、情義衝突和斷臂之後,跟隨神鵰練習獨孤九劍,才發現以前的玉女劍法雖然變幻奇妙,但實際威力不足,「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

實際上,做人做事都是這個道理,我們在中年之前,都和楊過一樣以聰明機巧過活,但機巧總不如厚重,繁複總不如簡單。論資質天賦,郭靖拍馬也追不上楊過,但論成就和武功,楊過就算練成了獨孤九劍、九陰真經和黯然銷魂掌,也不是郭靖的對手。其奧秘就在於一個純之又純,心繫一處,而楊過所學太雜,東邪西毒北丐中神通都有所涉獵,終究不如一個降龍十八掌練到爐火純青。也就靈巧如黃蓉,才發現了郭靖這個渾金璞玉。

人到中年,重劍無鋒。當初那個英俊瀟洒的小帥哥,已經成了江湖聞名的神鵰俠。

一張清癯俊秀的臉孔,劍眉入鬢,鳳眼生威,只是臉色蒼白,頗顯憔悴。

這樣的成熟大叔風,瞬間迷倒了小郭襄(還記得那年的煙花嗎)。

江湖風波,內心苦悶,楊過仗劍行走江湖16年,一路行俠仗義,雖然走出了「小我」,但至情至性的心性是改變不了的。

而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的我們卻在中年仍然赤手空拳,對著社會和命運疲於還手,又是我們不如楊過的地方了。

到了中年,就會知道,聰明只是小智,小聰明成不了大器,以輕浮機巧應世的人多有磨難和禍患。

總而言之一句話:「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這也是人生的三種境界,而楊過直到華山論劍之後歸隱,才算是真正達到重劍無鋒、深沉厚重之境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TCMWwB8g2yegNDh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