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光燈不再後的榜眼之路:馬文·威廉士

2020-02-17     談球說愛

日前,黃蜂裁掉了馬文·威廉士 ,後者在與黃蜂達成買斷後選擇加盟雄鹿。雄鹿實現鋒線上補強的這一消息,又再重新把這一位老將的名字帶回到話題區的討論當中。

在新世紀之後,馬文·威廉士可能是存在感最低的榜眼,低得甚至讓所有球迷忘記了他原來是榜眼秀,是在05年力壓德隆·威廉士與克里斯·保羅的男人。

如果以榜眼的期待值來衡量馬文·威廉士的話,此人自然是難稱合格。回顧馬文·威廉士14年的生涯,最好的一季度在三年級之時,效力老鷹時打出,成績單為場均14.8分5.7籃板1.7助攻。

不過,用正常NBA球員的角度來衡量馬文·威廉士的話,他那生涯累計薪水高達12417萬美元的數字,足以說明籃球生涯的巨大成功。

噢,還有值得一提的事情,在上周,馬文·威廉士的NBA出戰總時間超越了卡塞爾,位列NBA歷史上第150位。大斯塔德邁爾、小斯塔德邁爾、雨人坎普、漢密爾頓、德隆等等這些明星球員,其實已經遠遠被馬文甩在了身後。

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在短短几年間經歷了各種高潮迭起與人情冷暖。當鎂光燈不再,如何不能被落差感擊潰,再從平凡之路中創造不凡。這是一個許多徹底水掉的樂透秀球員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那麼,既在他們之列,卻沒有最終完全折翼的馬文,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一切,或許需要從榜眼秀加身的賽季開始,重新說起。

年少成名的馬文,高中時代就讀布雷默頓高中,場均可以砍下28.7分15.5籃板,附帶5助攻5蓋帽,如此恐怖的成績單讓他迅速竄紅,成為各路球探的關注焦點。

2004年,馬文·威廉士從高中畢業。回顧當年的籃球世代,那是極其流行高中生跳級NBA的時間段。J.R史密斯、利文斯頓、霍華德等大批當屆高中明星球員的翹楚們,都直接選擇放棄了大學的徵招,直接進入NBA選秀會。

馬文·威廉士則是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加入北卡打一年NCAA再選秀。這個入讀大學並接受高等教育的選擇,持續地影響馬文的人生,直到這一刻。

進入北卡後,雖然因為球隊體系原因,平均僅出賽22分鐘,馬文·威廉士依舊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貢獻11.3分6.6籃板的數據,早早地掌握起了團隊籃球運轉規則。

參與選秀前,馬文被教練、同儕、媒體們齊聲讚賞,稱他謙虛、低調、好學,外加他在NCAA總決賽投進致勝一擊的大心臟表現,因而一躍成為2005的選秀狀元熱門。最終,馬文·威廉士則是在榜眼位置上給亞特蘭大老鷹摘走。


儘管進入聯盟後的馬文很快便在個人的生涯第三年達到15分6籃板的合格先發水準,但這卻也是他數據最好的一年。在效力亞特蘭大7個年頭,馬文·威廉士從未是老鷹衝鋒陷陣的首選。在那一個年代裡,不三不四類型的球員相當難得到很好的發展。老鷹陣中的雙J,不論是在帶領球隊的心氣,或是在場上的攻擊慾望,都要比馬文來得更為有侵略性。

並且老鷹雖然是季後賽常客,但多次倒在首輪及次輪的結果委實不能令球迷及管理層滿意,亟欲做出改變的老鷹,決定拆隊重建。在喬-詹森離隊後的一個月後,馬文·威廉士與爵士後衛德文-哈里斯互換東家,正式開啟雙方的新篇章。

來到鹽湖城,馬文的生涯仿佛撞上一堵牆,所有數據都跌至生涯的新低,絲毫不見榜眼秀的風采,(23.7分鐘7.2分3.6籃板)。雖然在場上依舊兢兢業業干好自己的本分,不論先發或是替補上陣都任勞任怨,但是效力爵士兩年,不只球隊皆無緣季後賽,馬文在場上的掙扎也被球評與球迷們看在眼中。更有甚者認為,別說淪為普通球員了,這一位昔日的榜眼秀已經完全水掉,完全不適合當今NBA的風格,或許在爵士的合同結束後要落得海外討生活的命運。

這兩年雖然是馬文生涯的低谷,卻也並非全無利好的事情發生。隨著邁阿密熱火奪冠,小球的風格開始改變了整個聯盟的生態,察覺到局勢變化的馬文也緊緊跟上了這股風潮,從爵士的兩年開始,他開始不斷增加自己在外線的威脅,每場能夠以35%的命中率貢獻一顆三分,在每場平均只出手8次的情況下,實屬難能可貴,加上他在鋒線上不差的防守能力,馬文知道他的NBA生涯不會就此結束。

和爵士的合同結束後,馬文來到了夏洛特。那一個夏天,夏洛特人把隊名改回黃蜂。

在蜂鳴之城,做好準備的馬文成功擺脫在爵士的低潮,找到自己的完美定位,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從中生代球員到老將的過渡,成為樂於給予年輕球員指導的更衣室前輩。此外,隨著聯盟節奏的越打越快,馬文的側翼防守與外線牽制力正越發閃光。同時,這也是他在聯盟重新立足的重要資本。僅15、16兩個賽季,他的三分命中數就已超越在老鷹七年的累積。在年過三十的年紀,馬文·威廉士完成了一次難得的重新進化。除了基礎數據再度攀上高峰,在黃蜂幾年的進階數據更顯示出他還有不滅的斗心。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夏洛特離馬文的母校北卡相當近。在2014 年,馬文·威廉士終於完成了他的學士學位,並回校參加了畢業典禮,完成了人生的一大重要目標。

在與正在重建中的黃蜂達成買斷後,在不少問價的潛在東家中,馬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加盟如今的龍頭球隊密爾沃基雄鹿。加盟達成之後,馬文在採訪中,袒露了自己的選擇心聲。

生活改變得有些快,但我很感激,也很激動我能擁有這次機會。我來這裡不是沒事找事的。我只想成為他們奪冠之路上的一部分。顯然,贏下總冠軍是雄鹿的目標,這也是我整個職業生涯一直的目標,所以這對我來說,這是我一生難求的好機會。

誠然,早從新秀合同結束的那天算起,直到未來退役那天到來,也許連馬文本人都知道,他再沒有成為全明星選手的可能。經歷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再從生涯的低谷煥發第二春,最後到擁有了黃昏爭冠的Last Chance。

​這一切,都是憑藉馬文著不斷地努力與改變自己的打球方式,完成陣中不可或缺的極品3D老將的過程,從而爭取到的。這正認證了兩句老生常談的話語:性格決定命運&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馬文,你最光輝的時刻是在何時呢?

是NCAA時代總決賽命中關鍵球麼?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選秀夜?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己的NBA一萬分嗎?

最好,會是你隨隊捧起奧布萊恩金杯的那一刻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H7XHAB3uTiws8KQC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