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已到,氣溫一天天在變熱,很多人慢慢懶散了起來。
有一句俗語,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表面上看,似乎在說身體疲勞睏乏,和季節更替有關,但是每個季節犯困的原因都不太一樣。
春季,是因為從寒冬到春暖花開,身體還不是很適應,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
夏季,日照時間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長夜短,導致的睡眠時間不太充足,尤其是對一些對光比較敏感的人來說,更是容易疲勞。天氣炎熱,體溫高,代謝緩慢,能量供應不上,人就容易乏力。
秋季,天氣尚好,氣溫合適,人的一些身體機能也恢復了正常,身體會進行周期性的自我修整調理,有時候會出現疲乏的現象。
冬季,氧氣稀薄,毛孔收縮,排毒不宜,人就容易犯困。再有一點,人也會像動物一樣,有冬眠的生理反應出現。
以上,主要是因為自然更替產生的一些列現象,屬於正常的。但是還有一種情況,也能讓你在春夏睡不醒,那就是濕氣重。毛孔擴張,濕邪之氣自然入侵。
濕氣是中醫的一個概念,體內濕氣重,不僅能造成脾胃失調,也容易出現身體沉重、慵懶無力、身心疲憊的現象,所以有的人夏天特別疲勞。而且這類人還容易患上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想要祛除濕氣,除了看醫生,最主要的是要優化飲食結構。給大家推薦幾個祛濕食譜。
1. 紅豆薏米粥
紅豆、薏米可以提前泡一晚上,然後第二天煮的時候,就很容易爛了。多放一些水,有效成分都在湯里。記住,不要加大米,大米本身含有濕氣。
2. 山藥百合粥
山藥也有祛濕作用,而百合潤肺、養顏、清心火,又能健脾補腎。干百合提前泡,山藥切塊,與小米同煮,無需加其它東西。
3. 陳皮蓮子薏米鴨湯
鴨子處理乾淨,切成塊;薏米用無油鍋炒至微微發黃;蓮子洗凈去芯,陳皮洗凈,生薑洗凈切塊,山藥切塊。以上食材放入砂鍋,大火煮開,文火煮兩個小時,起鍋前調味即可。
4. 荷葉茯苓粥
將荷葉洗凈煎湯,去掉殘渣;把小米、茯苓洗凈,放在過濾好的荷葉湯中同煮。出鍋前加白糖調味。
除了以上幾種食材,大家還可以用赤小豆、冬瓜、白扁豆、南瓜等食材來做食物,長期堅持,才能慢慢祛除濕氣。脾胃調理好了,人才會精神。
我是GiHOME,你身邊的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