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四川一小伙賣豬湊路費,把父親送到部隊,市委:鄧小平要找你

2023-04-18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1984年四川一小伙賣豬湊路費,把父親送到部隊,市委:鄧小平要找你

四川有一個名叫柴兵榮的青年,從小到大,他經常看到父親從箱子裡翻出一些泛黃的老物件,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柴兵榮深感好奇,曾多次問過父親,在看什麼呢?父親始終搖搖頭,不肯多說一句,擺擺手說:「都過去了!我只是懷念!」

柴兵榮的父親名叫柴雲振,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可父親又和普通農民不太一樣,他愛看戰爭片,每次看到抗日的鏡頭,柴兵榮總是能看到,父親眼眶裡泛著淚水。父親與普通農民不同的地方,他身上有點殘疾,他的右手食指斷了一截。提到斷指問題,父親淡淡地回答:「打仗的時候,被敵人咬斷的。」被敵人咬斷?父親以前上過戰場,還和敵人拼刺刀,肉搏過?每每想到這裡,柴兵榮對父親的過往更感興趣了。

他多次追問過父親,還試圖喝酒把父親灌醉,讓他講講過去的故事。但無論柴兵榮怎麼做,對於過往歲月,父親始終不肯透露半點消息。時間長了,柴兵榮也放棄追問父親,不再尋找真相了。

然而,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次給拖拉機加油的過程中,那是十月一天,柴兵榮駕駛著拖拉機去加油站給拖拉機加油,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他就拿起休息室的報紙閱讀起來。他喜歡看報紙,也是父親讓他養成的好習慣。

柴兵榮看著報紙,感慨時代變化真大,這時,他忽然看到報紙中間一側有一則尋人啟事。寫著這樣的一段話:「柴雲正原系我部八連七班長,與部隊失去聯繫,本人見到啟事,請迅速和湖北孝感39155部隊政治部聯繫!」

「柴雲正」「柴雲振」?這個名字跟父親的名字只差一個字,如此之像。他又聯想起父親曾經一些怪異的舉動,想著想著,忽然腦子裡有一個念頭:「這個柴雲正是不是父親以前的名字?」為了尋求答案,他把報紙拿了回去,加完油後,就開著拖拉機回家了。

到家之後,柴兵榮把報紙上的尋人啟事攤開給父親看,問他:「爸,你看這上面尋人啟事說的是不是你?名字太像了!」父親掃了一眼,連忙搖頭否認:「不是我。」聽到父親的回答,柴兵榮一顆激動的心迅速冷卻下來,他自嘲道:「可能只是名字讀法一樣,我爸是當過兵,不過應該不是上面這個!」

當晚,柴兵榮和父親喝酒時再次詢問起當年的經歷,而這一次,父親看了看他,略微思考後回道:「那都是陳年往事,我一直不想去說,既然你想聽,我就告訴你。」

隨後,父親就把自己當年的故事娓娓道來,柴雲振青年時期就進入部隊了,起初是在國軍裡面干,早些年,農民很貧困,家裡孩子又多,為了餬口吃飯,一些孩子進入軍隊謀生。

然而,進入軍隊後,柴雲振卻發現國軍部隊並沒有開始說的那麼好,每天吃的並不是白米飯和肉,甚至連小米粥都吃不到,所謂的米和肉,早就被上面當官的瓜分了。軍隊士兵的伙食基本上都是青菜和一點稀粥。

營養跟不上,精神上更受折磨,國軍內部打罵士兵的現象非常嚴重,當官的只要看不上你,你壓根就別想過上好日子。這種風氣下,柴雲振極度厭惡這樣的軍隊,他總想離開這裡。

遼瀋戰役時,柴雲振的機會來了,他所在的部隊給解放軍收編了,自己搖身一變,從國軍變成了解放軍,不再是頭頂鍋盔的國軍了。

剛開始時,柴雲振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解放軍也不見得有多好,但他很快就被現實的一幕幕驚掉了下巴。這裡的戰士不僅能吃飽穿暖,更沒有老兵欺負新兵的現象。不僅如此,這裡還講究官兵平等,軍官體貼士兵,經常和士兵談心談話,就連吃住都是在一起,對比國軍這樣的落差感,柴雲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或許一些人經歷低谷後,忽然眼前出現一片光明,這個人也一定會緊緊握住光明,柴雲振愛上了這裡,也下定決心要好好在這裡干。

渡江戰役期間,柴雲振所在的部隊負責開路,他是機槍手,負責給戰友們火力掩護。敵方為守,我方為攻。在戰鬥中,柴雲振根本無法固定架設機槍對敵人進行掃射,而敵人的機槍火力非常猛,源源不斷噴射火舌。

為了儘快完成任務,先遣隊不得不架著木船往前沖,柴雲振一手拿機槍,一手扶木船,找准機會就是一通掃射。憑著那股狠勁,柴雲振和戰友端平了對方一個又一個的地堡,而他身上也受到了不少傷,最終在大家的緊密配合下,先遣隊於南岸登陸,作戰任務基本完成。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先遣隊忽略了前方的一個暗堡,暗堡內的敵人忽然噴射出火舌,殘忍地收割著先遣隊的成員們,柴雲振見勢不妙,趕緊帶著機槍臥倒在地上,匍匐到草叢邊,瞄準暗堡就是一通射擊,最終,危機解除。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場戰役,他榮獲二等功,還成了渡江戰役的英雄。

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這一特殊的年份,他也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後來,韓戰爆發,柴雲振又跟著部隊前往朝鮮戰場,在那裡,他見識到什麼叫人間煉獄,什麼叫體能極限。

如果說,解放戰爭的難度屬於一般難度,那麼抗美援朝難度就屬於超級困難,畢竟志願軍要面對的是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兵,面對的敵人強大到遠遠超過國軍。

此時,柴雲振已經是班長了,也是八連七班長,在第五次戰役期間,柴雲振所在部隊打出了幾場漂亮的反擊戰。然而,柴雲振和戰友們沒意識到,這只是美軍的故意後撤,他們就想等著志願軍彈盡糧絕,然後再反攻上來。

正當柴雲振和戰友們開心聊著能回去睡個好覺時,美軍忽然殺回,而此時戰士們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並且缺少補給,這樣的狀態壓根就沒法支持作戰。可如果退卻的話,後方的兄弟部隊將直接腹部受敵,這會影響戰役大局。

最終,15軍軍長下達命令:「我們採取一切手段,至少頂住10天!」10天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此時15軍大部分士兵身上的物資只夠吃幾天,身上彈藥也沒了,但軍令已下,必須服從。

就這樣,柴雲振和戰友們扛著風雪和飢餓,一次次擊退敵人,在這場拉鋸戰中,柴雲振已做好犧牲準備,他多次帶著戰士們身先士卒,擊退了敵人多次進攻。

在一次肉搏中,柴雲振對上幾個黑人大兵,他提著刺刀和大兵們肉搏,雖然,身材不如黑人龐大,但柴雲振此時迸發的狠勁,他殺紅了眼,最終他一個人殺死幾個黑人大兵,而自己也掉了一截食指。

戰後,他被送回了國內,安置在內蒙古包頭醫院救治,後來一年時間裡,他都在部隊靜養,但他始終挂念著遠在朝鮮的戰友,可自己現在這個模樣又沒辦法繼續上戰場,於是,柴雲振就在醫院辦了復員手續,提著一包東西就回到了四川老家。

離開前,他細細端詳著八一金星,眼中滿是留念,可他也知道,這裡不再屬於他。

回到老家後的他,本本分分成了農民,也從不和別人提到自己的經歷。

然而,讓柴雲振想不到的是,他黯然離開部隊,但部隊卻一直在找他,在八十年代初,朝鮮領袖金日成訪華時,就提到了柴雲振,一直想見見他,可此時柴雲振在四川老家種地,哪裡知道北京有貴客等著自己。

鄧小平同志了解到情況後,就和相關人員詢問了柴雲振情況,隨後批示,即便大海撈針也要找到他!也正是鄧公的堅持,這才讓柴雲振兒子柴兵榮看到報紙的消息。

知道父親經歷後,1984年,柴兵榮下定決心,要帶著父親去部隊,為了湊路費,他把家裡養的豬都賣掉了,然後借了些錢,就帶著父親踏上了尋找真相的道路。

到達孝感後,柴兵榮按照地址找到了當地領導,經過重重辨認後,市委馬上向中央彙報。孝感市委領導十分激動,他們握著柴雲振的手親切說道:「您可算找到了,鄧小平同志要找到的人,終於找到了!」

後來,柴雲振先後受到秦基偉、楊成武、洪學智等領導人和軍委領導接見,幾位領導也提到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可柴雲振卻是這樣回答:「老首長,我一個班的戰士都走了,就剩下我了,我活在世上,應該代我的戰友們做點事,我對組織沒有任何要求。」

1985年,柴雲振來到朝鮮,金日成親切接見。

在朝鮮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期間,柴雲振看到一張特殊的遺像,遺像上是自己年輕的樣子,這是朝鮮方面為紀念他,給他畫的畫像,柴雲振看到後,笑著說:我還活著,這我得帶回去。

2018年12月,柴雲振離世。

向低調的英雄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2873de36eb95619235fdca5bdf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