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最傷人的,從來不是吵架

2023-09-10     十點讀書

原標題:婚姻里最傷人的,從來不是吵架

你有沒有遇到過一種人,他們看上去很友善、很好相處,但卻常常讓你感覺被忽視、被否定。

每當你覺得不對勁兒的時候,又會反思,他人那麼好,是不是自己太敏感、想多了?

關係中有很多「攻擊」的形式,有的乾脆直接,有的曲折婉轉。

有一種攻擊,最不容易分辨,叫「隱形攻擊」。

中國有句古話叫「蔫人出豹子」,那些看似沒有殺傷力的人,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攻擊力。

很多時候,我們在和「好人」、「老實人」相處的時候,儘管他們做事非常完美,卻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

這可能是你已經在被「隱形攻擊」了,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隱形攻擊會讓對方有一種「鈍刀子割肉」的折磨感。

關係心理學家胡慎之在《警惕你身邊的隱形攻擊者》的序言中談到,和隱形攻擊者相處,就像把自己放在了情緒蹺蹺板上,時而充滿希望,時而怒氣沖沖、懷疑自己。

斯科特·韋茨勒|中信出版社

二戰時期,軍隊有著嚴格的規定,軍人們需要嚴格服從,而精神醫師威廉·門寧格發現,很多軍人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消極抵抗」行為:

有的人會沒來由的情緒崩潰,有的人會莫名染上怪病,有的人甚至會選擇自殺…

他們用消極的、惡劣的、隱蔽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以此來攻擊令他不滿意的人和事。他們不會直接表達不滿與憤怒,而是採取隱秘的行為,比如冷戰、敷衍、不作為、不合作、不負責等等。

《警惕你身邊的隱形攻擊者》的作者斯科特·韋茨勒曾接待一位來訪者溫迪。

溫迪的男友維克是一位離了婚的股票經紀人,而她苦惱的則是維克會忽略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對她缺少關愛。

比如他會忘記約會的時間,但是會在沒有提前打招呼的情況下忽然上門,讓她猝不及防。

他會在自己遲到之後甜言蜜語一番,如果溫迪還是很生氣,他就會說:「你真的很容易受傷,我也沒有辦法。」

讓溫迪最惱火的是,維克戴著「天真無辜」的面具,逃避責任的同時還振振有詞地說自己已經盡力了。他曲解了溫迪對他的合理抱怨,反倒說自己是被冤枉的一方。

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和維克一樣,他們的攻擊不表現為公開的衝突,而是間接的敵對情緒。

就像《無問西東》中的典型案例。

許老師為了報恩和兌現承諾,被迫和劉淑芬結了婚。

他對所有人都和善客氣、滿面春風,唯獨對自己的妻子視而不見、冷若冰霜,內心十分排斥與妻子親近。

妻子忍受不了這種可怕的冷暴力,於是吵、鬧,像潑婦一樣滿院子追打他。

而許老師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副受氣包的樣子。

表面看來,妻子是攻擊者,她脾氣差、大吵大鬧,事實上,她承受著丈夫的「隱形攻擊」,這種攻擊帶來的痛苦和折磨遠遠超出大吵一架。

一般來說,使用隱形攻擊的人,最喜歡用拖延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胡慎之接待過一位來訪者,她和溫迪有類似的苦惱,丈夫對她特別好,每當她要丈夫送自己去哪裡或者接自己下班時,他都會非常愉快地答應。

然而,他次次都會莫名其妙地遲到,而且遲到的理由大都讓她沒辦法生氣,比如公司忽然有急事、路上堵車等等。

每次看到丈夫特別真誠地跟自己道歉,即使她很生氣,也不好意思去責怪他。

表面看來,妻子是有主導權的一方,丈夫在盡力滿足她的要求,實際上在丈夫遲到以後,事態就由丈夫來掌控了。

等他的時候,即使內心憤怒,也只能壓在心裡;見面之後抱怨幾句,又會被對方的真誠道歉弄得自己很內疚。

很明顯,丈夫不願意承受拒絕妻子要求的後果,於是表面愉快地答應對方,然後以遲到這種隱形攻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為什麼不能直接拒絕?

斯科特·韋茨勒認為,隱形攻擊者有一個共性,就是缺乏自尊。

他們不是暴徒、家裡或工作單位的暴君,只是內心忍受著捉摸不定的巨大恐懼,害怕陷入爭吵、不敢和對方衝突。

他們對自己的憤怒非常恐懼,卻只能隱藏在親和的面具之下。「老好人」是一種偽裝,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避免讓自己陷入緊張的氣氛當中。

這一刻你還對他信心滿滿,下一秒他就會高度克制,表現得冷漠無情。

雖然你會積極熱情地維護你們的關係,但到頭來關係還是難免陷入僵局。

隱形攻擊存在於一切關係當中。

書中講到一對姐弟,姐姐羅達聰明能幹,有自己的工作,弟弟查理則有一種「自毀」的傾向。

查理在大學畢業前兩個月從法學院輟學了,他覺得自己很討厭法律,但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沒有工作,只能和姐姐借錢,對於姐姐苦口婆心的勸導,弟弟也總有一堆理由。

姐姐抱怨的同時,又覺得弟弟需要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幫他的話,就更沒有人能幫他走出低谷了。

在這段關係中,弟弟成了外表可憐的「隱形攻擊者」,面對來自弟弟的予取予求,設置底線是姐姐唯一能保護自己的事。

其他關係也是如此,首先,你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對方和你在一起時,你想讓他遵守哪些規則。

接下來就是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設下的底線,設限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而是向他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我的底線是應該得到尊重的。

很快,隱形攻擊者就會明白,你不是好騙的,他不能總是敷衍你。

雖然他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滿足你的要求,然後很快回到原來的老樣子,但是要想改變,就必須徹底執行你設置的底線。

或許有一天你會意識到,你們的關係實在難以維持下去,你的唯一選擇就是結束關係。

有句話說:一個人要有分寸地愛別人,更要無條件地愛自己。

所謂分寸,就是關係中的底線。

你在關係中得到的感覺是快樂和放鬆,而不是焦慮不安;

你的個人價值不會淹沒在關係中,而是依然能發揮所長;

你的價值觀不會被因為關係而扭曲,而是能堅持自己……

唯有如此,你收穫的才是健康、有意義的關係。

作者|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

人生路長,只有身體無恙,

才能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模樣。

十點特創【自愈養生營】

邀請忠於自己,忠於健康的你加入~

營內每天養生知識放送,

專業養生顧問1對1解答,

每周定期養生課程分享,

與同頻養生人一起打卡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89e46646abf6c611a7969a95740c1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