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金洞國有林場內,500餘年的楠木王見證著湖南在探索森林可持續經營中的不斷實踐。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肖帥 通訊員 譚敬平 張瑜 永州 郴州報道
如果不是林業人,大概很少會聽說過這個概念:森林之綠,也講質量。同樣是一片山頭,一眼望過去都是無窮青翠,但就是對這份綠意的考量,原來還有評判標準?近日,記者在跟隨湖南省林業局的一趟巡山之旅中認識到,原來守護綠意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維護森林的可持續性經營。
綠得有質量,生態更豐富
「考量一個林子的質量怎麼樣?首先一點可以看它的蓄積量。」走在郴州臨武縣西山國有林場茂密的杉樹林間,場長李黨仁告訴記者,實際上「滿目杉樹」曾也是湖南林場的一個痛點:其一,當年造林密度大,後續經營不到位,致使林木間間距過密,樹木光長個子不長腰圍,樹木出材率低,森林蓄積量也不高;其二,既然滿山杉木,顯而易見生物的多樣性不可能像天然林一般豐富。
通過間伐補植等改造,湖南杉木蓄積逐步增加。
只見綠色不見質,正是湖南森林可持續性經營面臨的窘況。可喜的是,這一狀況如今已在逐步改善。「通過間伐、補植等手段,90年代占比達90%的杉木為主針葉林,現在逐步轉變為針闊混交林。」李黨仁介紹,作為國家林草局確定的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單位,西山林場近年來通過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改造、中幼林撫育、間伐以及補植補造等森林經營措施,已實現從單一樹種向多樹種、異齡復層林過渡,高品質、多功能、可持續的森林生態綜合體系已初步形成。「控制林分內的競爭,確保林分生長空間,森林蓄積逐步增加。同時經濟價值高的紅豆杉、楠木珍稀樹種要種,櫸木、麻櫟、毛紅椿這類能夠給動物提供食物的樹種也要種,生態更穩健了,森林質量才有保障。」
綠得有效益,更有歸屬感
何謂森林可持續經營?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在1997年就予以釋義:森林可持續經營是一種包括行政、經濟、法律、社會、技術以及科技等手段的行為,涉及天然林和人工林,它是有計劃的各種人為干預措施,目的是保護和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各種功能,同時通過發展具有社會、環境和經濟價值的物種,來長期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環境的需要。簡單理解,森林可持續經營並不局限於林木本身,而是促進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如何在守護綠意同時,讓坐擁這片山林的百姓受益?此次採訪中,西山林場一本經濟帳尤其讓記者折服。站在西山林場自建的苗木培育基地,李黨仁告訴記者,如今這片近60餘畝的苗木基地通過兩年多的自主培育,不僅實現苗木基本「免費」外,就是基地本身也是林場「精打細算」摳出來的。「我們摒棄了一般項目招標的作法,像鋼材等原材料都是我親自跑原產地,想辦法拿到比批發價還低的期貨價,再找本地村民來施工。」
實際上不只是基地建設,為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如今森林撫育間伐、補植補種等森林培育工作,西山林場都是優先安排給村民實施。「通過林場免費技術培訓,現在轄區有400多名村民自發組建施工隊,按項目制進行承包,我們驗收,每年人均務工收入在4萬元以上。」
坐在近年新建的敞亮堂屋裡,黃長興講述著自己的護林故事。
住在西山林場山腳下的橫頭村村民黃長興正是其中一員。早在2012年,他便搭夥組隊承包林地撫育工作。「頭一年還有點犯嘀咕,十個人承包500畝,人均年收入3萬元;第二年我們就翻了倍,承包1000畝,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差。又是在家裡,老小都能照顧,幾兄弟都蓋起了房。」黃長興說,「雖然從小就在這裡長大,只覺得林子就是林子;現在乾了撫育這活兒,雖然累但也學到知識,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讓樹木長得越來越好,山和我感覺更親近了,這種榮譽感在外面掙不來的。」
綠得可持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目標。在永州市金洞國有林場,記者還看到這份美好生活範本。如果僅提「金洞」還稍顯陌生,再加上「村K」這一關鍵詞,想必不少人仍對今年暑假裡開在這湖南森林裡的村K擂台賽留有鮮活記憶。
這場持續3個多月的村K,吸引了全國各地2000餘名選手報名,現場觀看人數總計3.55萬人次,累計全網觀看直播量超過1720萬,不僅被網友盛讚「治好平凡焦慮症」,更成為鋪就鄉村振興路的新範本。
天然氧吧之稱的金洞漂流,得益於金洞林場的好山好水好空氣。
這份美好生活的基底,離不開金洞林場在森林可持續經營中的探索。金洞管理區(林場)黨委書記陳莉介紹,近年來,圍繞林木增值、林地增效、職工和林農增收、森林質量和景觀效果提升以及林業產業化的目標,金洞林場不斷探索新的經營模式,總結出杉木人工林大徑材、閩楠大徑材、杉木-閩楠混交林、風景林近自然改造等四種森林經營類型,森林覆蓋率達87.74%,森林蓄積量達到397萬立方米。
金洞林場如今還保育了不少珍惜植物,提升森林植物多樣性環境。
「正因為我們這裡的山好水好,金洞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旅遊景區和網紅打卡勝地,開發出漂流主題、紅色旅遊、楠木文化、生態文化、高端民宿、康養休閒六大旅遊產業集群,2022年接待遊客84.7萬人次,創旅遊收入4.7億元。」
「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我省9個國有林場納入全國試點,2023年試點面積10.67萬畝,試點資金5533.06萬元。計劃三年內9個試點單位試點面積35.48萬畝。」湖南省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處處長何平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的理念,通過強化林業數字賦能、試點示範引領、科技創新支撐,大力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以『百年樹木』的韌勁,逐步增加森林蓄積,增強森林碳匯能力和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提高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來源:紅網
作者:肖帥 譚敬平 張瑜
編輯: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