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貧窮時,越要培養足夠的耐心

2022-03-09     十八點心理

原標題:越是在貧窮時,越要培養足夠的耐心

不知道大家是否經歷過貧窮,人在貧窮的時候,思考的問題和維度是不一樣的,甚至會讓自己覺得現在的關鍵時刻要搞很多錢,因為只有搞了很多錢後,自己就會不貧窮了,自己就不會考慮生存問題了。

人往往在貧窮的時候會失去耐心,就會想著當下,就會想著當下的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可以賺更多的錢,比如兼職,比如開順風車,比如送外賣,比如打零時工等等。從短期來看,這是可以的,畢竟人要先生存下來;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的兼職長期干會影響自己的格局。

為什麼有些人的格局就這麼大?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他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想自己的事業應該如何發展?自己的未來之路應該如何去走?自己接下來的方向應該如何去確定?哪怕現在很貧窮,但是無法影響此時此刻自己的心態和耐心。

當一個人越來越有耐心的時候,就會靜待時機,就會一直在準備自己,就會知道大的舞台就在那裡,就等著自己去探索和摸索。

商業是一根支柱,當一個人具備了商業思維後,就會開始思考自己的布局,就會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人生方向,就會想著自己應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而且在思考很多問題的基礎上產生更多的智慧,而且也會突破現有的圈層。

比如說,我喜歡心理學這門學科。其實很多人都喜歡心理學,但是能夠把心理學如何進行傳播?如何進行商業化?如何能夠把這門學科給運用得活靈活現,這是非常考驗自己的能力了。而且能夠變現,那就更有想像力了。

比如說從事心理學方面的工作,首先得要考一個心理諮詢師證,而且還要持續性地學習,持續性的努力和奮鬥。在這個基礎上,然後接觸來訪者,然後和一些企業進行合作,進行心理培訓方面的工作,這樣就能夠從中化一點緣,養活自己。

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就比如我們貧窮的時候,我們依靠自己的勞動力去做一些事情,其實是可以養家餬口的,但是反過來想一想:這種養家餬口的工作其實是挺累的,而且會讓自己失去一些格局,失去一些機會。

生活的磨難有很多,但是每一種磨難對於自己來說都是需要經歷的。我們在經歷這些磨難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知識,需要更多的體會,需要更多的耐心。當我們處於貧窮狀態時,我們心中的夢想是什麼?我們心中的使命是什麼?我們應該要做一些什麼?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自己去積極思考的。

很多人都說貧窮會限制人的思考,但是貧窮也會激發人的思考。窮則思變,當一個人很窮的時候,就會想著:自己難道真的就這樣一直窮下去嗎?自己不甘心,自己不想要這樣,自己要一直富下去。

那麼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去不斷發展自己,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基礎。一個人能夠在這一生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不用去管現在有多貧窮,要想著現在有多大的激情。

我很喜歡以前有一個老人跟我說的一句話:人生在20歲到30歲,把自己變成一個可塑之才;在30歲到40歲,把自己變成一個可造之才;在40歲到50歲,把自己變成一個可捧之才;在50歲後,把自己變成一個可敬之才。

所以說,人生的每一步路走得都算數,每一步路都是需要自己踏踏實實去走起來。我們需要勤奮,需要可怕的勤奮,但是更需要高效而可怕的勤奮,那麼貧窮基本上就遠離自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89787f7bf6a6d8f42faf29325e0c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