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德雲社「最受寵」的徒弟,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二爺張雲雷,雖說郭德綱對自己的弟子都是「寵愛有加」,但是唯獨最專情的就是陶陽,陶雲聖。
如果說郭德綱把陶陽當成「親兒子」養一點都不為過,有一些專屬的待遇連郭麒麟都不一定不得過陶陽,作為「京劇神童」出道的陶陽,一亮相就是「紅遍」全國,小小的身體,高高的嗓門,清脆嘹亮又字正腔圓的唱腔,連專業人士都對其讚不絕口。
如今陶陽在舞台之上表現的穩重與成熟,一部分人會覺得他懂事,另一部分會有一些「心酸」,回望陶陽的「曲藝」之路,看是「繁華」卻也是遭受過本不是他這個年齡的打擊,
原以為是夢想的開始,其實只是一場驚夢,他變成當時師父的「搖錢樹」,改名換姓讓人家幾經周折才找到他,此間心酸,不用細說大家也能明白,這對於天真的孩子將是怎麼樣的「傷害」,
從此之後的他「渴望舞台又害怕登上舞台」,直到遇見郭德綱,來的德雲社,面對師兄的溫暖,才漸漸放下心中的防備。
當時郭德綱收下陶陽,也是因為自己對於「京劇」的熱愛,還有對於就是對於陶陽才華的賞識,那時候「漫天喊話」郭德綱,求他放過這個京劇神童,郭德綱卻一直很篤定,就是要收下陶陽,而且還認陶陽為「乾兒子」,與大林同吃住。
那時候陶陽還小,上台時大褂的扣子開了,岳雲鵬蹲下幫他整理好衣服,也是他家熟知的「溫暖」場面。
從小與「少班主」長大,一起調皮搗蛋,一起唱《擋諒》,一起自導自演「張生與崔鶯鶯」,郭麒麟飾崔鶯鶯,陶陽飾張生,兩個人在台上邊唱戲邊膩歪,最後我們的大林還「撒潑打滾」的喊著要「嫁張生,嫁張生」,
這也成為了現在大家時長「調侃」的「名場面」了。
還記得他們第一次登台唱的是「雜學唱」,細心的陶陽還幫助「少班主」整理衣服。
郭德綱也是「為師為父」都做得相當「到位」,開解孩子的心結,幫孩子創作,有機會也叫陶陽上台,試試嗓子,父子一同扛過去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現在的陶陽嗓子雖然沒有以前那般「清亮」,但是也是一樣的「高人一等」,在麒麟社團也擁有自己的戲迷,偶爾也回來唱一段《擋諒》,與大林再續一段「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