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釘釘子精神」啃下硬骨頭,廣佛線後通段提前一年通車

2022-03-05     廣州日報

原標題:用「釘釘子精神」啃下硬骨頭,廣佛線後通段提前一年通車

2022年「3·5」學雷鋒日到來之際,廣州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高級項目經理任青山獲評廣東省第八批崗位學雷鋒標兵。今年36歲的他,以「釘釘子精神」鑽研工程業務,令廣佛線後通段提前一年多實現全線開通,以「求實創新」提速工程建設,他負責的番禺客運站成為2018年六條新線動工以來首座封頂的車站。任青山還多次獲得廣州地鐵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崗位能手、優秀團幹部等榮譽稱號。

藍衣者為任青山

廣佛線後通段:調轉方向挖隧道,節省至少一年多

廣佛線是國內首條全地下城際地鐵,首通段(魁奇路-西塱)早在2010年底便已開通。後通段(西塱-瀝滘)的通車時間卻一再推遲,原因是瀝滘站拆遷受阻,導致車站及挖隧道的盾構機遲遲無法施工。

「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瀝滘站。」面對難題,任青山發揮「釘釘子精神」,持續優化方案。原計劃盾構機從瀝滘站始發,向南洲站掘進。他提出改至南洲站進行盾構始發,這就不再受制於瀝滘拆遷,化被動為主動,可極大節約施工時間。

但是,南洲站本身設計時並非盾構始發站,場地狹小,周邊環境複雜,海珠客運站近在咫尺。盾構始發需要先摸清地下哪裡有暗樁,然而由於相關的工程已經「歷史久遠」,為了找到這些老資料,任青山還到市政設計院、廣州城建檔案館等單位協調查閱,最終形成最優施工方案。南洲至瀝滘的盾構於2014年始發,為全線開通節省了至少一年多的時間。

2016年,瀝滘站建設取得突破,終於可以動工。任青山發現,車站附近的村道狹窄坑窪,就帶著工人連夜平整道路,村裡的排水管道常年堵塞,就和工人們逐個排查排水井及管網並幫助疏通,每逢過年過節,他和項目部人員上門為困難村民送上生活必需用品。日久見人心,長期為村民排憂解難,村民們更加支持地鐵建設,讓瀝滘站得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2018年,廣佛線實現了全線開通目標,為廣佛同城以及大灣區建設提速。

三號線東延段:優化工法減少擾民,率先實現首站封頂

啃完廣佛線的硬骨頭,任青山的下一個項目是三號線東延段。線路從番禺廣場到海傍站,9.6公里,一共4座車站。施工需要進行管線遷改、交通疏解等前期準備工作,不可避免地伴隨噪音和出行不便的「陣痛」。

為了取得周邊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任青山和參建單位到鄰近的頤養院、醫院和中小學校等單位,定期開展愛心活動。「比如我們到養老院,和長者們聊聊天、送些生活用品,他們開心的同時,也增加了對地鐵的認同感。」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三號線東延段全線站點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具備了動工條件。

同時,三號線東延段還從源頭上減少干擾。全線首個正式開工的工點番番區間(番禺廣場-番禺客運站),部分採取了「管線下沉」遷改的辦法,減少大範圍開挖遷改,番禺客運站通過分段圍蔽、分段疏解的措施,儘量降低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針對線路盾構施工重難點,任青山提出指導意見,在全線推廣使用盾構鋼套筒始發接收技術,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在工程建設風險較大及施工困難的區域,無論節假日還是晚上,任青山都堅持帶頭值班,有效地化解風險。三號線東延段的番禺客運站成為2018年廣州地鐵六條新線動工以來首座封頂的車站,為該線早日開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溫美春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86222ae2261582eb3bca2d4e616af77.html







字畫兩會|路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