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到底對中國幫助有多大?砸錢近百億,核心技術無償贈送

2023-06-24   史密記

原標題:當年蘇聯到底對中國幫助有多大?砸錢近百億,核心技術無償贈送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祖國大地經歷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洗禮,各行各業一片蕭條,百廢待興。沒有任何重工業,更沒有生產能力,我們的祖國正處於一個舉步維艱的時刻。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領頭羊,蘇聯老大哥這時候向新中國伸出了援手,這才使得我國的經濟和重工業得到了很大改善。

建立友好關係

在解放戰爭結束後,為了讓國家能跟上國際社會的步伐,國家建設就是全國人民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不想被列強欺負,就要強國;要想祖國強大,首先就要發展工業。但是,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缺少技術人才,經濟上就困難了,全國人民吃飽飯都還是問題。因此,向蘇聯老大哥求助就成了最好的辦法。

新中國做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成員,蘇聯方面也是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當時蘇聯不僅在經濟上給予大量援助,還和我國簽訂了多方面合作的友好建交條約。重工業技術上的轉移,還有眾多技術人才的輸送。

多方面的援助,讓我國人民給對方起了個「蘇聯老大哥」的親暱稱呼。蘇聯到底給予中國有多大的幫助呢?會讓中國人民如此愛戴對方?

全方位援助——經濟

蘇聯與我國簽訂友好互助的條約後,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立即向我國提供了超過3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不光如此,還無償贈送了大量高端儀器、工業原材料等等。

在現在看來3億美元可能沒多少,可是你知道嗎?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3億美元豈止是米,簡直就是大魚大肉。

正當我們大力發展建設的時候,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我國不得不停下發展的步伐,正如毛主席所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此時,蘇聯再次發揮出老大哥的精神,經濟上再次加大援助的同時,軍事方面也給予了大量幫助。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就是在那個時候贈與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蘇聯在背後的援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抗美援朝的戰爭終於結束了,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隨即訪問了我國,並且再次給我國提供了共計5億盧布的援助。從友好互助條約簽訂開始,蘇聯幫助我國建設了156個大型重工業項目,價值上已經超越了100億盧布。蘇聯的這些經濟支持,讓新中國初期的發展如魚得水。

全方位援助——人才

除了上面說的經濟援助,蘇聯還曾派遣5000多位各行各業的專家,來中國提供幫助。這些蘇聯來的專家,不僅在技術上提供了很大幫助,還手把手地為我國培訓出了一大批技術型人才。所有的核心技術知識,都是傾囊相授。這使得我們國家的技術人員,不管是在學術上,還是在核心技術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點對點地傳授知識還不夠,蘇聯的教育專家還幫助我國建立大學,用自己多年摸索出來的經驗,協助我國編寫第一代教材。在各大高校設立更專業,更實用的學科。

中國當時的教育體系較為落後,人才培訓又迫在眉睫。蘇聯就專門開放了多種優惠政策,大力倡導我國大學生去往蘇聯留學、考察、交流,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術。

在這種幾乎不要錢的政策鼓勵下,大量中國學子前往蘇聯留學。這些人把蘇聯先進的技術知識帶了回來,為祖國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全方位援助——技術

前面我們提到了,蘇聯為我國援助了156個大型項目建設。這些項目在各個省份幾乎都有,包括採礦、發電、機器製造、化工等等各種現代化的工業建設。一些在全世界都算頂尖的技術,都是毫無保留的援助,還特地派出專家全程參與指導和運行。

在這些項目建成以後,每個項目的建設核心圖紙資料等等重要文件,都留給了我們的技術人員,供大家學習參考。幫你建設,教你運作,還幫你培養人才,可以想像當時蘇聯對我國的幫扶是極為誠懇的。自己國家工業革命後的所有成果,幾乎都毫無保留地給了中國。

二戰後期,美國曾向日本投下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原子彈的威力,讓整個世界為之震撼。美國仗著自己有核武器,處處對那些和自己不同陣營的國家進行核威懾。我國也自然成了美國的核威懾對象。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那時候答應幫助我國製造核武器。

蘇聯的核武器專家團隊來到中國,為中國的核武器製造提供了基礎的幫助。這些專家在赫魯雪夫的授意下,把自家的圖紙和各種模型資料,都帶到了中國,為核武器製造提供專業的知識。國內的很多核武器專家,都是通過這次學習,才在核技術方面得到了更多認識。

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國際社會風雲變幻,兩國的蜜月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蘇聯停止了對中國的所有援助,本來幫助我國研發核武器的所有專家也都撤走了,這讓我國的核武器製造陷入了停滯期。

中國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難。我們的科研人員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後,終於在1964,年成功試爆了第一枚由中國人自己研製的原子彈。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徹底掃除了美國的核威懾陰霾。蘇聯雖然在後期撤走了全部核專家,但他們在前期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這也是我國為什麼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就擁有核武器的關鍵因素。

最後的話: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年的蘇聯老大哥早已不復存在,可如今的俄羅斯卻與他血脈相承。

我們的祖國日益強盛,早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俄羅斯也與我國建立長久合作關係,希望我們兩個國家能像當時和蘇聯一樣,共同發展,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