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利好推動國慶旅遊,出境游火爆機票升溫,小眾國際航線價格暴漲超300%

2024-10-02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北京報道

作為年內最後一次「旅遊大遷徙」,本來按照年內此前多個公眾假期的旅遊出行市場走向來看,似乎又將是一個波瀾不興的走向。但在節前A股上漲等利好因素作用之下,從長假首日便迎來了國人旅遊消費熱情的爆發。

十一假期首日,全國各地以及出入境口岸迎來了出行高峰。據在線旅遊服務平台去哪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當天乘機出發的旅客量同比增長近10%。和春節長假集中在節前出行不一樣,十一長假期間的去程高峰集中在10月1日、2日。1日有望成為去程的最高峰。

全民出遊

如同在國慶長假之前忽然暴漲的A股一樣,旅遊出行業的長假也以一個高峰值模式迎來了開局。

在去哪兒平台上,十一假期首日熱門出發地為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重慶、昆明、西安、杭州和南京。全國範圍內,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更繁忙。

根據首都機場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旗下的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預計在10月1日至7日進出港航班14681架次,比去年同期增長4.5%。而上海機場集團發布的數據則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上海兩大機場預計航班量達到1.6萬架次,日均2287架次,同比增長7.1%;預計保障進出港旅客258.1萬人次。

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平台攜程發布的國慶首日數據顯示,假期第一天多地景區門票售罄,國內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37%,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5%。與此同時,出境游也迎來了一波高峰,數據顯示,「十一」首日出境游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近四成。

在長假出遊、回家探親、周邊度假、跨城看演出等多重因素推動下,今年「十一」有望創下熱度新高。交通運輸部預測,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19.4億人次,平均每天2.77億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長0.7%,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長19.4%。強烈的出行意願傳遞出流動的中國活力。

國內各大博物館也在節假日期間吸引眾多年輕遊客。同程旅行發現,截至10月1日上午,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院等熱門博物館「十一」假期期間的門票已全部約滿。三星堆博物館、洛陽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等提前3天預約的博物館,已放出的門票也已經全部約滿。

在去哪兒平台上,十一假期首日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四成,從酒店價格來看,成都、西安、重慶、長沙和武漢價格較平日漲幅不大,適宜大學生前往。

假期首日,出境熱門目的地為泰國曼谷、韓國首爾、日本東京、日本大阪、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泰國普吉島和泰國清邁。從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杭州出發的旅客更多。

人民幣大漲匯率「破7」進一步利好國慶出境游。攜程數據顯示,國慶首日出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近四成。日本、泰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越南、英國熱度最高。從首日訂單增速來看,國慶選擇長線出境游的訂單增幅比出境平均水平高出許多,其中,赴美旅遊訂單同比增長65%,前往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的出境訂單分別增長97%、118%和65%。

攜程方面則表示,從目的地來看,國慶假期首日,近五成遊客選擇長途旅行,今年國慶選擇長線出遊的人群更多,長途游占比同比去年提升6個百分點。從增速上看,低線、小眾旅遊目的地增長潛力巨大,「奔縣」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九寨溝、安吉、香格里拉、平潭、都江堰、景洪等縣級市和縣城在國慶首日都分別實現訂單109%、86%、74%、67%、51%、50%的增長。

錯峰凸顯「性價比」

節前機票跳水刺激了一波撿漏人群、臨時決策出行人群加入旅遊大軍。

在上海工作的公司白領姚小姐在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與《華夏時報》交流時表示,「八月底就已經開始籌劃國慶出遊,當時看機票價格還算正常,甚至低於預想的水平,當時也有預測說可能還會進一步跳水,所以一直在觀望,看是不是可以等到更好的價格,實際上也確實蹲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價,就立刻下單了。」

實際上,儘管今年旅遊市場依舊延續了增長勢頭,但相比去年「報復性出遊」引發的市場波動而言,已經明顯有些「降速」,再加上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實際上已經顯出諸多量漲價跌的跡象,因此對於年內最後一個旅遊出行高峰,商家和平台此前的預測基本都持謹慎態度,這一點從相關產品的價格走勢也能看出諸多端倪。

攜程集團在9月上旬發布《2024國慶旅遊預測報告》中提到,當前「十一」國內和出境機票價格較去年同期回落均超20%,酒店價格也有一定的回落,高質價比產品帶動長假旅遊預訂火爆。

「我計劃是去歐洲,在9月中旬正好看好航司促銷,往返含稅價格還不到四千塊,後來有朋友想要一起出遊,隔了一周再去買相同線路的機票價格一下就翻倍了,在平台搜索替代線路也發現比我當時買的價格普遍都有至少30%漲幅,」姚小姐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後來就想著等等看最後幾天能不能蹲到撿漏價,沒想到不但價格漲了更多,很多之前關注過的航線也沒有票了,所以她就放棄跟我同游的計劃。」

對於像姚小姐這樣在合適時機下單的遊客而言,顯然能夠真正實現一個「性價比」出遊,但更多在最後階段才開始出手的遊客則面臨完全不同的感受。

根據同程旅行發布的國慶長假首日消費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出入境旅遊市場火熱,國際機票「量價齊升」,國內二三線及以下城市機場客流量增長迅速,前往信陽、畢節、大理、漢中、上饒等城市的機票預訂熱度同比上漲超1倍。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節前一周,旅遊預訂進入「衝刺模式」,「十一」假期出行的酒店、機票預訂熱度顯著上漲。

從整體數據上看,不少機票線路的票價從9月24日開始持續快速上漲,10月1日當天出發的國際機票均價近5000元,達到今年以來的國際機票均價峰值。

同程研究院分析,機票價格的波動本質上是供需關係的變化造成的,在運力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需求的大幅增長必然帶來價格的快速上漲。部分線路的票價從9月24日開始持續快速上漲,並在10月1日達到假期峰值。漲幅較大的航線運力增幅相對滯後於客流量增幅。一些相對小眾的國際航線價格漲幅更明顯,海口至法國、寧波至孟加拉國、揭陽至俄羅斯、呼和浩特至中國澳門、烏魯木齊至中國澳門、寧波至美國、合肥至日本、廣州至羅馬尼亞、上海至喀麥隆、廣州至挪威等航線,國慶期間的機票均價同比漲幅均超過了300%。

去哪兒方面表示,長假期間長線游旅客占比達到六成以上,不少長線游旅客選擇放假第一天出行。從十一長假機票價格的角度看,假期前一日和假期首日價格相對較高。在去哪兒平台上,9月30日晚7-9點,10月1日上午8-11點是出發價格最高的時段;10月1日下午後的機票價格逐日下降,10月3、4日價格最低。5日開始返程,價格一路走高,10月7日是價格最高點。尚未出行的旅客,可選擇2—5日出遊,避開價格高峰和旅客量高峰。

對於追求高性價比的遊客來說,節中錯峰出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攜程數據顯示,10月3日、4日,國內機票均價較9月30日、10月1日均價下降超3成。例如,北京到昆明的航班價格,10月1日最低價為1250元(不含稅),而10月3日價格(不含稅)只有520元,下降了6成;上海到武漢的航班價格,9月30日最低價為1730元,而該航班在10月3日的價格為500元,下降了7成多。「旅客分散出遊趨勢正在形成,周邊游和撿漏游將為行業帶來增長機遇,也挑戰著旅遊行業的經營能力。」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