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熱點,看東道主車企如何「證明自己」

2023-04-14   車訊網

每逢單年舉辦的上海車展,與雙年舉辦的北京車展在國內外都堪稱「頂流」。由於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2年北京車展未能舉辦……因此,人們對如期而至的本屆上海車展更加期待。

眼下,一款又一款新車、名車、豪車即將「燃爆」上海車展。其實,比這些「燃點」「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每一款車背後的企業或企業集團。那麼,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這些企業或企業集團到底為何而來?他們將怎樣展示自己,為什麼要證明自己?

從今天起,車訊網就為您一一道來。

業績下滑、人事更迭、降薪、裁員……近期,上汽集團幾乎被所有的負面消息所籠罩。而本屆上海車展,也許恰恰是這個國內汽車「一哥」證明自己的絕佳時機;作為東道主的上汽集團,也應該在此期間給外界展示一個更好的自己。

那麼,在紛紛擾擾的不利因素之下,上汽集團何以在本屆車展上值得關注?又為什麼該特別證明一下自己?

首先,整體實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優勢,上汽集團依然碾壓其他競爭對手。

在過去的近20年間,上汽集團一直領跑中國汽車企業,巔峰時產銷量分別達到700萬輛,總營收超9000億元,凈利潤超360億元,令其他車企難以望其項背。近年來,儘管受到疫情、晶片、供應鏈及其他多重負面因素影響,銷量連續下滑,上汽集團也保持對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約200萬輛的領先優勢。

俗話說,爛船還有三千釘,更何況上汽集團這樣一個業界領先的「航母」。歷經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上汽集團已經成為一家巨型企業集團,無論單個的整車生產企業,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還是整車企業的上下游產業,如遍布全國的供應商、經銷商及物流體系﹍﹍其覆蓋面之廣、影響力之大,在國內汽車集團中尚無出其右者,其抗風雨、抗擊打的能力不容小覷。

其次,基於開創性、持續的合資合作,上汽集團兩大合作夥伴表現不俗。

過去一年,實力雄厚的大眾、通用愈挫愈勇。同為銷量下滑,但各自的財報卻並不尋常,也為合資企業提供保障,增強信心

2022年,大眾集團交付汽車830萬輛,同比減少7%;但營業收入達2792億歐元,同比增長11.6%;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為225億歐元,同比增長12.5%;利潤率為8.1%,已進入8%以上的高檔車「及格線」。

同年,通用汽車銷售汽車593.9萬輛,已連續6年下降,營業收入也達1567億美元,凈利潤為99億美元,調整後息稅前利潤145億美元,利潤率高達9.2%,高於高檔車的「及格線」。

由此可見,上汽集團與大眾、通用的合資企業雖暫時受挫,但「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歷經多年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幾大合資企業勢必要絕地反擊;合資企業的眾多品牌如大眾、奧迪、斯柯達,如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也將會放手一搏。

第三,歷經近20年深耕細作,自主品牌開始收穫,新能源車取得突破。

上汽集團的跨越式發展,得益於中外合資合作。但是,相較於合資企業的「一股獨大」,上汽集團的自主品牌發展曾飽受詬病。經過近20年的努力,這一曾經被「忽略」的板塊也逐漸追趕上來。

按上汽集團的統計口徑,2022年,自主品牌銷量達到278.5萬輛,在530.3萬輛的總銷量中占比高達52.3%。其中,上汽乘用車銷量達83.9萬輛,再創新高;新能源汽車銷售107.3萬輛,同比增長46.5%。

在剛剛過去的3月,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等自主板塊均實現增長,尤其是在新能源車方面,智己和飛凡這兩個被上汽集團著力打造的品牌已來勢洶洶。

3月27日,「新豪華大智座」飛凡F7正式上市並開始交付;同月,智己汽車單月終端交付量首次突破2000輛……上汽集團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隨著一批重磅新車的加快交付,4月銷量將繼續加速向上,力爭實現同比、環比的全面增長。

最後,如虎添翼,海外市場助力增長,上汽集團成功開闢「第二戰場」。

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更沒有鋪天蓋地的炒作,就在2022年,上汽集團海外市場銷量首次超過百萬輛,達101.7萬輛,同比增長45.9%,約占我國全部出口汽車的三分之一。至此,上汽集團已連續七年蟬聯海外出口第一。

公開資料顯示,為「有系統、有規劃、成建制」地走出去,上汽集團已在海外市場構建了研發、生產、營銷、供應鏈中心及金融公司的汽車產業全價值鏈。其產品和服務已深入9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十萬輛級」的歐洲市場和「五萬輛級」的澳新、美洲、中東、東協、南亞5個區域市場。

今年,上汽集團的海外市場開局良好。在頭兩個月已經取得較好業績的基礎上,3月,上汽集團海外市場銷售汽車9.7萬輛,同比增長超過92%。其中,自主品牌銷量占比超過八成,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近三成。這就為全年實現120萬輛的海外市場目標(自主品牌約占七成)打下堅實基礎。

當然,更為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本屆上海車展,也是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等「60後」高管證明自己和團隊能力的已經不多的機會之一﹍﹍那麼,上汽集團究竟會怎樣展示自己的實力,給外界,特別是給消費者以什麼樣的信心?4月18日開幕的上海車展就會揭曉。(車訊網 張宇星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