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眼》:失明後的顫慄世界
「我的目標是向觀眾提供有益的震顫。文明變得如此堅不可摧,以至於我們已經喪失了在自己身上出雞皮挖搭的本能權利。消除麻木不仁和復甦我們道德均衡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用人工的手段帶來震撼,而對於我們來說,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就是一部電影。」希區柯克作為好萊塢黃金時代首屈一指的敘事大師,他對於觀眾的心理研究可謂爐火純青。電影史此後的驚悚類型,無不受到這位天才的影響。
3D驚悚懸疑電影《借眼》在當今國產驚悚標配「十八線演員、軟色情、裝神弄鬼」的套路之外,終於踏踏實實講了一個因愛生恨的心理驚悚電影。而這個故事在恐怖片的包裝下卻蘊含著一個希區柯克影片中「麥高芬」的戲劇鋪陳。本片由陳浩明、薛佳凝領銜主演,香港老戲骨羅蘭傾情出演,在關於薛佳凝眼睛治療的故事中,海歸醫生陳浩明為他特意定製了康復療法。而這位曾經遭受家暴的失明媽媽即將在僻靜的寧園別墅進行療養。於是所有關於薛佳凝身上發生的驚悚情節都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裡發生了。本片的「麥高芬」就是關於這雙能夠看到「異物」的眼睛展開。
《借眼》也並非僅僅著墨於恐怖驚悚本身,實際上不同人物的交織,人類永遠無法改變的私慾成了影片最終探討的主題。對於愛情的占有,對於親情的占有,最終都轉化成了對於一個人心靈的控制。所謂驚悚體驗就是在這種意念被竊取被控制的情況下得意發生。影片設計精巧的劇情反轉讓《借眼》在國產驚悚懸疑電影中獨樹一幟,編導者對於故事的痴迷與執著正是希區柯克電影氣質的某種繼承,儘管有些生澀,但這個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
《借眼》是關於「看見和看不見」這一主題的講述,觀看主體的主觀性思考看似是自己獨立思考作出的判斷,實則不然。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並非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它經過了各種包裝和矯飾,有人因此心生怨恨,有人也可能將其轉換為一種藝術的創造力。這是關於「真實」的不同見解,也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全部體現。復仇者會牢牢抓住已經成為過去式的時間記憶,企圖在一個看似能夠控制的空間裡,對曾經讓他受到傷害的人身上施加報復,但最終縝密的邏輯演算都會因為一個情感的缺口而功虧一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7558e26f111f161eac2bc1845ef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