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10年禁入後又被立案調查,又一家A股遊戲公司面臨退市

2022-09-26     話娛

原標題:實控人10年禁入後又被立案調查,又一家A股遊戲公司面臨退市

曾經神話頻出的A股遊戲板塊,如今已成為暴雷的重災區。

近日,曾大手筆收購點點樂、虹軟協創、拇指遊玩等遊戲公司的ST天潤公告稱,公司實控人賴淦鋒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已被證監會立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份,因涉嫌信披違規,ST天潤及公司多位高管被處罰,實控人賴淦鋒被給予警告、罰款60萬元,並被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從1989年成立到現在,這家上市超15年的老牌企業曾踏足山巔,也曾進入低谷,但結局很可能是以退市收場。

如今,擺在ST天潤面前的難題,除了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還存在著業績巨額虧損、多次信披違規、違規擔保等情形。

01

花費8億元跨界併購

公開資料顯示,ST天潤成立於19894月,20072月上市,全稱為湖南天潤數字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原主營業務為物業租賃。

2010年9月,資本大鱷賴淦鋒實際控制的恆潤華創以2.43億元受讓21.45%股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賴淦鋒成為實控人。當時賴淦鋒實際掌控有廣州潤鎧勝、廣州潤盈投資、廣東恆潤華創、廣州恆潤互興等多家公司。

由於此前ST天潤經營不佳,在資本市場長袖擅舞的賴淦鋒入主後便開始籌劃轉型。

2016年,ST天潤以8億元的交易價格、逾26倍的高溢價成功收購上海點點樂,轉型為一家以移動網際網路遊戲開發與運營為核心業務的公司。

伴隨著高溢價,汪世俊等原點點樂股東也和上市公司簽下了對賭協議。承諾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6500萬元、8125萬元、1.015億元。

2015年和2016年,點點樂基本完成業績承諾,然而2017年點點樂扣非後的凈利潤只有2697萬元,完成比例僅為26.58%。

根據當時的收購協議,汪世俊等原點點樂股東不僅需要面對幾千萬元的凈利潤補償,還需補償上市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共計約合4.5億元。除去未支付的7000萬元交易對價,點點樂最終的業績補償額為3.8億元。

面對天價業績補償款,點點樂當然不樂意。之後經過一系列的謎之操作,到了2019年,ST天潤聲稱已失去了對點點樂的控制,對其相應的股權與商譽進行全額計提,並將其踢出了2018年年報的合併範圍之內。

ST天潤收購點點樂這樁生意算是兩敗俱傷。汪世俊等原點點樂股東創業多年,本想投入上市公司懷抱實現財務自由,最終卻落得個凈身出戶的下場。ST天潤花費高價收購所帶來的利潤貢獻微乎其微,並且由此形成6.6億元的商譽也為日後的潰敗埋下禍根。

02

連番高溢價收割遊戲公司

彼時A股市場對遊戲公司相對寬鬆,且一款熱門遊戲就能帶來上千萬的利潤。

據「斑馬消費」報告,2014年-2016年正值遊戲公司的資本化熱潮,崑崙萬維、電魂網絡、吉比特先後直接IPO,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巨人網絡、游族網絡等明星選手爭相以併購重組的形式借道進入A股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收購點點樂沒能嘗到甜頭,ST天潤依然相信通過資本運作在遊戲行業能實現一番大作為。

2017年11月,ST天潤又收購了虹軟協創100%股權和拇指遊玩100%股權,且均是高溢價收購。其中拇指遊玩作價10.9億,並表時可辨認凈資產2.01億,產生商譽8.89億;虹軟協創作價6.25億,可辨認凈資產8595萬,產生商譽5.39億。

然而大規模收購併未讓ST天潤吃到遊戲行業的紅利,拇指遊玩、虹軟協創同樣未能完成業績承諾,由此形成的商譽已讓ST天潤難以承壓。到了2018年上半年,公司商譽總額高達16.33億元,占總資產的近50%。

受此影響,2016年-2019年,ST天潤的營收雖然均保持在10%以上增速,2016年和2018年增速分別達到594.61%和154.95%,但凈利潤卻節節下滑。

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ST天潤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8.7萬元、-3.78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42億元、-3.83億元;2019年因對商譽計提減值,以及因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占用資金、違規擔保計提損失,直接導致2019年歸母凈利潤巨虧21.49億元。

2020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2.78億元,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扣除5.23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後,仍然虧損2.45億元。2021年,公司再次虧損,虧損金額為3.23億元。2018年以來,ST天潤累計虧損26.12億元。

03

多家A股遊戲公司退市或瀕臨退市

可以說,ST天潤的轉型是一塌糊塗。而控股股東一系列的違規操作更是將上市公司推入萬丈深淵。

早在2018年,就有傳聞稱ST天潤的大股東資金鍊已斷裂。2019年2月,ST天潤公告稱自查發現存在未履行審議程序的對外擔保事項,違規擔保的對象多為公司實控人賴淦鋒控制的公司。且該等擔保導致公司被債權人起訴,進而導致公司存在銀行帳戶被凍結、募集資金被強制劃轉等情況。

根據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ST天潤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違規擔保的總金額超24億元;2018年公司控股股東恆潤互興及其關聯人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超4億元。ST天潤已然被掏空了。

從出具警示函、公開譴責、監管關注到立案調查等,近年來監管對ST天潤及賴淦鋒的監管不斷升級。

如今,ST天潤營業收入降至1億元左右,扣非凈利潤連虧五年半,股價僅1.32元,公司已到退市邊緣。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A股遊戲板塊頻頻暴雷。4月28日,曾推出過現象級手游《英雄戰魂》的*ST艾格被深交所正式摘牌,成為今年首個退市的遊戲股,也是整個A股市場中2022年首隻「面值退市」股。

5月25日,被戲稱為「不死鳥」的*ST游久收到上交所的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公告,其證券名稱也變更為「退市游久」。

2022年以來,A股市場有40餘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至少有5家為遊戲公司。

這些公司退市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歷程與成因卻是相似的。例如均以違背客觀情況和市場規律的超高溢價,併入上市公司並完全替代了原始主業。後續經營中卻荒廢業務發展,不斷進行高價併購,甚至在市場上進行一系列違規操作。

但靠資金運作終究無法在行業立足,退市只能是這些公司唯一的宿命。

作者/ 湖南豬血丸子

責編/ 如謙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ca97873c23e91c3eb6a76e9f48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