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投資者溢價把日經ETF買到漲停的光榮事跡迅速刷屏各大網絡頭條!溢價13%,換手率高達120%,只能驚嘆A股投資者又長進了。
散戶去年發檄文絕不碰機構重倉股,爆炒玄學股、北交所概念股……今年洋氣了,直接買爆跨境ETF,什麼日經ETF、印度基金LOF都不在話下,情願溢價接飛刀,都不願回頭看一眼在糞坑的兄弟,或許是被深度套牢的股民再不願上交所有。
但T+0的世界更殘酷,換手率高達600%的後果是日經ETF從早盤暴漲9%到尾盤大變臉跌4%,誰接了飛刀?
1
股民爆買跨境ETF
昨日在降息預期撲空後,上證指數留下一條帶上影線的小陽線,煎熬太久了,把日經ETF買漲停後,今日早上又是目瞪口呆看股民爆炒跨境ETF的時刻。
印度基金LOF盤中溢價12%暴漲近6%。
日經ETF早盤溢價22%暴漲8%,續創新高,換手率達到嚇人的270%。
華泰柏瑞基金東南亞科技ETF盤中放量大漲近8%,續創上市以來新高。
資金為何明知ETF存在如此高溢價,還如飛蛾撲火般瘋狂買入跨境ETF,尤其是日經ETF,溢價率高達20%。
這當然是因為日股是2024年開年兩周表現最亮眼的股市,以7.28%漲幅領跑全球,日經225指數昨日盤中突破3.6萬點,六連漲,創下34年來的新高。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日股為什麼表現這麼猛?
一方面日本終於通脹回升,企業利潤好轉。
另一方面,東京證券交易所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及在「股神」巴菲特的帶貨下,外資大量湧入。日本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2023年日股累計凈流入外資約6.3萬億日元(約433.9億美元),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可這些都是去年的交易邏輯了,今年開年這麼猛,難道沒有新邏輯嗎?
其實是日本央行的轉向可能沒有市場想得那麼快。在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降及日元匯率穩定下,提振了日股投資情緒,賺錢效應吸引了一批踏空者繼續推高日股。
日股後續還能這麼強勢嗎?
野村證券策略師從技術角度認為日股上漲速度或許會放緩,日經平均的相對力指數(RSI)超過70,技術指標暗示了短期的超買。
但三月「春斗」或將成為日股能否突破歷史高點的關鍵,甚至有分析師有預期日經指數最早可能在年內再上漲10%,超過1989年12月創下的歷史最高值。
就算強烈看好,以上理由也難以解釋A股投資者為何願意溢價20%買入日經ETF,尤其是有的日經ETF今日換手率高達驚人的607.18%,華泰柏瑞基金東南亞科技ETF、工銀瑞信基金日經ETF分別為421.2%,196.75%。
很顯然是有資金利用跨境ETF可以T+0的規則,利用市場目前的日股交易火熱,在日內瘋狂投機,將高拋低吸那一套玩法使得爐火純青。
其實A股的跨境ETF產品高達68隻,涵蓋美股、歐股、港股、日股等主流市場,市場這次為何不選擇家喻戶曉的納指ETF玩?
說到底,就算資金像個賭徒在瘋狂投機,也還是有一定交易邏輯的。高溢價率的背後仍然是來對掛鉤指數的強烈看好。
美股是2023年全球最矚目的存在,納指100年度漲幅超過50%。雖然日經225的年漲幅也高達28%。
但從匯率角度來看,2023年日元匯率相比美元下跌了18%,CNY相比美元僅貶值了3%,在美股歷史新高,日股回到34年前新高的背景下,用人民幣買入日股確實遠比納指「便宜」。
然而溢價20%,換手率600%,就註定了這是妥妥的賭徒零和博弈的遊戲。
果不其然,日經ETF尾盤突然大跳水,日經ETF從早盤大漲8%到尾盤跌4%,仍溢價9.45%,工銀瑞信基金日經ETF、日經ETF易方達均跌逾3%,溢價率分別為4.1%、5.81%。
2
一場財富大變遷?
A股投資者瘋狂炒作日經ETF甚至跨境ETF的鬧劇似乎就此落下帷幕,但筆者認為這或許是新一輪財富大變遷的序幕。
我們都知道房地產占據中國居民財富最大比例。2020年,中國居民資產有69%為房產,股票和基金僅為5%。
隨著地產金融屬性的弱化,地產在居民資產的占比一定會逐步降低。事實上某銀行高凈值報告數據顯示,過去十多年以來,我國中高凈值家庭持有的投資性房產比例正在下降。
「房住不炒」以來,居民資產變化最大特點是存錢越來越多了。2023年人民幣存款增加 25.74 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6.6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4.22萬億元。
但在存款利率不斷下調的背景下,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和居民擴大投資和消費,參考日本的經驗,新一輪財富變遷後續少不了全球化配置這一環。
每一個具體的人,都是歷史進程的產物。
日本居民開始大規模配置海外資產與日本經濟的歷史發展密切相關,特別是在1990年代以後,日本經歷了所謂的「失去的三十年」,截至2021年,日本已經連續3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對外凈資產國」,海外總資產接近其國內GDP的2倍。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踩著相似的韻腳。
3
護盤資金或又出動
今日A股在大金融板塊的拉升下,尾盤上演V型反彈,北向資金回流10億元,凈賣出40億元,截至收盤,滬指漲0.27%,深成指漲0.31%,創業板指漲0.38%,北證50指數漲5.30%,此前北證50指數一度跌逾2%,深指、創業板指跌超1%。
這背後或許跟護盤資金重新出動有關。14:00以後,跟蹤滬深300指數4隻ETF成交量顯著放大,截至收盤,相比昨日的成交額,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嘉實滬深300ETF的成交額分別放大95%、7.3倍、5.8倍和3.5倍。
這背後的神秘資金不排除是中央匯金在買入。去年10月23日,中央匯金時隔八年再度出手增持滬深300ETF,當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分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等產品合計獲得凈申購額超50億元。
中央匯金髮布公告稱,當日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在未來繼續增持。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投公司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時強調,立足新起點推進匯金公司「三大平台」建設,豐富完善升級股權管理工具,深入謀劃國有金融資本投資運營,統籌發揮風險處置和市場穩定平台作用,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金融資本。
中央匯金作為2015年股市的救市主力,此時發聲推進匯金公司「三大平台」建設或許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