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綠」,更要護「綠」

2024-06-20     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0日電(記者賀書琛)時近盛夏,廣袤的內蒙古草原綠毯由淺入深,迎來的遊客逐漸增多。看著一望無際的草原,人們情不自禁想要撲進綠海,縱情享受大自然的醉人風光。然而,縱情切莫肆意,享「綠」更要護「綠」。

我國天然草原資源十分豐富,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不少草原土地已經承包到戶。草原之於牧民,就像耕地之於農民,是當地牧民養畜放牧,賴以生存的家園。

近年來,隨著自駕游升溫,來草原的遊客越來越多,破壞草原植被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少牧民表示,看到遠方來的客人,都會感到高興並且熱情接待,但是有部分遊客不打招呼就剪掉網圍欄,開車碾軋草原,甚至紮營點火燒烤。

隨意剪掉網圍欄,可能導致牧民的牛羊走失;開車碾軋草原,一旦破壞黑土層,草原就有沙化的風險;防火期生火燒烤,如果引起草原大火,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2024年6月9日,當日是端午節假期第二天,許多遊客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休閒遊玩,歡度假期。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草原保護,有法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規定,集體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確定給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家庭或者聯戶承包經營。法律明確,在草原上開展經營性旅遊活動,不得侵犯草原所有者、使用者和承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得破壞草原植被。非特殊情況機動車輛離開道路在草原上行駛,破壞草原植被,也屬於違法行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草原廣袤無垠,遊客在享受綠意盎然的同時,不能忘記綠色旅行、文明出遊,更不能因為行為放縱給草原生態造成破壞。

從近年碾軋草原發生的糾紛來看,有些遊客是逞一時之快,也有些遊客是由於不清楚景區與草原的界限,跟隨前車壓出的車轍誤入草原深處。對此,加大宣傳、引導,增加草場指示標牌,在重要路段和醒目位置做好指引和提醒,以及面向自駕遊客,規劃和推薦多樣化的路線,尤為必要。

在沒有對草原造成嚴重破壞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及時介入,以勸誡和溝通教育為主,柔性執法,避免糾紛升級。

自駕遊客、越野愛好者,也宜提前做好功課,熟悉目的地相關情況,在「享綠」時做好「護綠」,千里連綿的遍野碧綠,才能托起大家共同的「詩和遠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2f2b557c9df8144836934bf403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