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2024-07-01     北京日報

周耿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引用過隋代王通《中說》中的一句話「自知者英,自勝者雄」,只有「自知」「自勝」,才能「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從而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什麼「自知」「自勝」的人可以稱得上「英雄」?對此,我們需追本溯源,理清「自勝」與雄強之間的關係。

「自知」「自勝」這兩個概念並非王通的發明,早在春秋末期的老子便已提出。《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在老子看來,能夠認識別人的人是聰明的,能夠認識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克制自己的人是強大的。顯然,「自知」「自勝」是一件更困難、更切身的事,「自知」「自勝」是「知人」「勝人」的前提條件。《文子·符言》載:「欲勝人者,先自勝。」

為什麼「勝人」先須「自勝」?《文子·下德》載:「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一個人或組織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善於藉助、使用他人的力量。什麼人最容易獲得幫助呢?誰「得人心」,誰就能獲得幫助。所謂「得人心」,就是做人做事為人們所認可、喜歡。「得人心」並不靠迎合,而是靠「自得」,「自得」而後「得人」。

一個在工作中「自得」的人,做工作對他來說,不再僅僅是為了謀生,更重要的是為了做好一份事業,實現自我的價值。因此,他對待工作的態度是「敬」,這就是所謂「敬業」。如何「敬」?程子說:「主一之謂敬。」心有所止,從而心主一處,當一個人專注甚至陶醉於他所做的工作時,辛苦變成了充實,變成了內在的生命力的自然揮灑,此時的他最為暢快,樂在其中、自得其中,他的工作成績的獲得也最為堅實。反之,如果試圖通過迎合「得人心」,「得人之得」「適人之適」,便不再「自得」「自適」。漢代嚴遵也解釋說:「不自勝,則無以自得,不自得,則無以得人。」

但僅在事業中「自得」還是不夠的,做事還須做人,還須在為人處世中「自得」。《文子·符言》說:「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自得者,必柔弱者。」守柔不是一個軟弱、懦弱的人採取的策略,也不是一個人處於弱勢的時候採取的策略,相反,它是一個人處於強勢地位時積極採取的一種選擇與持守,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也就是說,當我們工作取得了業績時,不去驕矜自是,更不居功炫耀,而是繼續誠懇踏實地工作,這便是守柔「自得」。

在這裡,「知」意味著行為者對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地位及所處態勢的洞察,在「知」的前提下,「守」成為一種自覺的選擇與持守,不再是向外用力,而是向內用力,所以老子說:「守柔曰強。」而自覺的持守也就是一種「自勝」。由此,「自勝(守柔)」可以「自得」,「自得」可以「得人心」,「得人心」者「勝人」。「自勝」與「勝人」之間的內在邏輯以人心為中間環節展開。王安石說:「自知然後自勝,自勝可以自足,自足者不為名利誘惑,然後可以行於道。」據王安石的解釋,「自勝」便成為一個價值選擇的問題。

既然「自知然後自勝」,那麼,如何「自知」?范應元解釋說:「人能虛靜,則可以知人,可以自知。」而虛靜又可以說是人之「自勝」的結果,由此,「自知」與「自勝」展開為一個不斷互相促進、開放循環的過程。

老子「自知」「自勝」的觀念還為儒家所接受。例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朱熹註:「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慾也。」戰勝私慾也就是「自勝」(河上公註:「自勝己情慾」)。而《荀子·子道》篇說「智者自知」則是對「自知者明」的化用。今天我們要走好新的長征路,就應該通過「自知」「自勝」而「知人」「勝人」,從而實現個人價值與民族復興。

(作者為北京交通大學文化教育中心副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15d9199909c7e70aa97ec9053a29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