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的步子太大,終於被奇異博士扯到了蛋蛋

2022-07-03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漫威的步子太大,終於被奇異博士扯到了蛋蛋

本文作者:李嘯天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此言不虛。

《奇異博士2:瘋狂的多元宇宙》就成功扯到了漫威的蛋蛋。嘶,好痛!

其實,漫威的步子大,也不源於此片,而是此前就很大,但總算有驚無險,被成功避過。這一次,終於沒能繞過去。 ,蛋好痛!

究其根源,還得聊下漫威電影宇宙的崛起與DC電影宇宙的落寞。

早在《復仇者聯盟》出爐之前,或者說在更早一點的《鋼鐵俠》出爐之前,漫改一直是DC的天下。也不多,只超人與蝙蝠俠兩位頂級英雄,被一再改編,而且每每總能掀起風潮,催火了飾演「超人」的克里斯多福·里夫、飾演「蝙蝠俠」的麥可·基頓、飾演「小丑」的傑克·尼克爾森,以及飾演「貓女」的米歇爾·菲佛等諸星。而漫威則只能靠售賣版權續命,幾乎到了維持不下去的地步。

造成這種狀況的緣由,不賴漫威不努力,而是環境使然。

漫威與DC,都崛起於二戰期間。那時候,普通民眾面對戰火與亂世,無不希望能有一個超級英雄,能夠憑藉一人之力,拯救大家於水火之中。所以,早期的漫威與DC英雄都是超級英雄,每一個都能夠做出凡人所不能做的壯舉,或胖揍希特勒,或吊打法西斯。

二戰後,世界進入了復興階段,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分處於鐵幕內外,劍拔弩張,世界依舊不太平,普通人依舊有強烈的英雄崇拜情節,超級英雄依舊能夠大行其道,甚至得到進一步發展。

英雄崇拜情節自古就有,只是會變種。

直到2000年前後,超級英雄依舊是被需要的。所以,超人及蝙蝠俠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鋼鐵直男,依舊享有市場,諾蘭版蝙蝠俠的大火就是明證。漫威在這個時期也是靠《X戰警》《神奇四俠》這種遠離普通人的特異功能人士贏得不少存在感,只是版權都不在自己手中。其他,像史泰龍在《第一滴血》系列中主演的蘭博,哈里森·福特在《空軍一號》飾演的總統,基本上都是超級英雄的變種。

但變化,已經在發生。不食人間煙火的超級英雄可以大行其道,食盡人間煙火的超級英雄也在崛起,像布魯斯·威利斯在《虎膽龍威》系列飾演的麥卡倫,它只是一名小警察,而是總是被打得很慘,但又總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成為不是超級英雄的超級英雄。而且,這種凡人化的英雄越來越大行其道,逐漸有取代傳統DC超級英雄的趨勢。

等到冷戰終結,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超人及蝙蝠俠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傳統超級英雄慢慢變得不再吃香。史泰龍、施瓦辛格、布魯斯·威利斯、哈里森·福特等老一批鐵漢演員逐漸失去市場。小白臉類型的演員則成功上位,像不再賣肌肉只賣帥的「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科魯茲、布拉德·皮特則開始大火。至於當下,已經成了瑞恩·高斯林、羅伯特·帕丁森、埃迪·雷德梅恩這種純文藝小生的天下了。

所以,時勢造英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電影。一個時代有一個被喜歡的影星類型。

《鋼鐵俠》出爐之前,漫威英雄最火的是《蜘蛛俠》系列。小蜘蛛之所以大火,就在於他不是單純的超級英雄,而更像是一位鄰家小兄弟。作為變身前的彼得·帕克,他只是一名很屌絲的學生,怎麼看都不像是一位超級英雄,只有在變身之後才能力非凡,這種設定很讓普通觀眾喜歡。可感可觸,就生活在普通人中間。就像是一個人走在街上,遇到了危險,此時隨身暴起的就是一名英雄,可以及時幫助你,這與那種遙不可及的傳統英雄相去甚遠。與之相對應的,是布蘭登·羅斯主演的《超人歸來》撲街,傳統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超級英雄難以維持下去。

《鋼鐵俠》就恰逢其時,小羅伯特·唐尼身上所擁有的那種雅痞的勁兒,與「鋼鐵俠」相得益彰,既有超級英雄的超強能力,又具有普通人所應有的疲軟與無助感,讓觀眾在產生英雄崇拜的同時,又多了些認同感。

漫威同期推出的《無敵浩克》,就因為脫離普通人更遠,而沒能夠走得更遠,成為漫威第一階段難得的失敗之作。

漫威的敏銳,在於他們及時抓住了時代風潮。在推出《雷神》時,就特意改變了漫畫中的設定。原本,「雷神」是北歐的神祇,具有天然脫離普通人生活環境的特質。但漫威為了讓它更貼近觀眾,讓雷神成為了一種類外星人的設定,而且「雷神」所在的阿斯加德以及神力甚至也被改成了外星科技,整部影片的類型都被打造成科幻氣質濃郁的影片,而不是荒腔走板的傳統神話故事套路。這種改編的努力與決心,不可謂不大。至於效果,在漫威的強行硬凹之下,觀眾也算接受了。

隔壁DC,則依靠諾蘭神奇的魔力,讓克里斯蒂安·貝爾版的「蝙蝠俠」擁有了更多黑暗的氣質,讓他背負了更濃重的思辨能力,客觀上也讓這位從來不殺人的超級英雄走向了民間,成為了凡人的一分子。乃至「渣導」扎克·施耐德導筒下的「超人」,也變得更黑暗,擁有了更多人類所擁有的情感,凡人化氣息濃郁。但是,這是牛導的個人作用,在離開諾蘭與渣導之後,DC立馬就不靈了。《海王》的成功只是特例。

漫威的後手還在於它推出了《復仇者聯盟》,在漫威電影的第一階段,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先拍單個英雄的的單人影片,然後再來一次大集結。單打獨鬥,已經不再過癮,集群起來,一起打架才是更爽的。在單人影片里,漫威英雄依舊努力走凡人化路線,而結集起來後則走傳統超級英雄的路線。用錢砸出非同一般的視覺效果來。所以,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雷神》《美國隊長》的表現差強人意,但為了接下來的大集結,觀眾還是接受了。

但現在,漫威電影宇宙到了第四階段,《尚氣》《永恆族》《奇異博士2》先後被推出,他們的目標是什麼?不知道,似乎就沒有。這樣的話,為了推出而推出,為了擴展而擴展,步子太大了。沒有明確的目標,就缺少足夠說服人的理由,《雷神》《美國隊長》大家勉強接受了,但觀眾為了接下來的《復仇者聯盟》,選擇了接受。現在呢?很難接受。《尚氣》《永恆族》《奇異博士2》,無一例外,口碑都不怎麼好,起碼不能說服所有人。

漫威第四階段前的成功,按說是可以複製的。無非就是讓超級英雄更加親民化,走進人間中去,電影更加類型化。但結果卻是誰都沒能學好。DC與孩之寶都想學,可惜都學不會,DC電影宇宙早早塌房,「變形金剛宇宙」與「特種部隊宇宙」都無疾而終。乃至環球的黑暗電影宇宙,也是只拍了湯姆·科魯茲的《新木乃伊》就直接宣告了結局。只有華納的「怪物電影宇宙」,靠金剛與哥斯拉兩頭巨獸,小打小鬧,算是勉強湊合。

這些失敗的宇宙,主要缺陷就是讓超級英雄依舊不食人間煙火,飄在半空不接地氣。只能眼睜睜看著漫威電影宇宙越做越大,枝繁葉茂。

但是。

漫威漸漸也走到了頭。

《復仇者聯盟4》,終結了一個時代。

前三個階段所在「無限傳奇」時代終結了。進入第四階段的漫威,失去目標了,突然不會玩了。

之前的三個階段,單人角色拍一拍,緊跟著就來一補英雄集結的「復仇者聯盟」,現在聯盟已經倒了,接下來該怎麼玩,漫威沒有方向了。

相伴隨的是,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積累,所有的運氣,似乎都伴隨《復仇者聯盟4》消散而去。

硬被劃到第三階段的《蜘蛛俠2》就已經在消費情懷了。《蜘蛛俠3》依舊在消費情懷,畢竟三蟲集結讓好幾個年齡段的觀眾心慟不已。好在,粉絲者眾,搜刮票房的能力尚在。

但《黑寡婦》就不行了,消費情懷沒消費到正點上,白白消費了一下斯嘉麗·詹森,還沒有效果,直接撲了,口碑也一塌糊塗。

再之後的《尚氣》《永恆族》就整個莫名其妙,不知道漫威在幹嘛。似乎以為之前三期的「無限傳奇」時代積累的人品已經足夠,只要埋頭擴展宇宙就夠了。

大熒幕之外的《旺達·幻視》《獵鷹與冬兵》《洛基》《假如...》《鷹眼》《月光騎士》《驚奇女士》等等,也是要麼在消費情懷,要麼在做一些不知所謂的事情,對於整體宇宙的補充作用並不大,甚至銜接都成問題。

似乎,漫威一邊在努力擺脫之前留下的桎梏,一邊又想有所成就,想得太多,做的卻遠遠不到位。這些劇集,成功者少,大部分都流於形式,沒能形成有益的拼圖,反倒對漫威的口碑形成拖累。

毫無疑問,漫威迷失了,找不到了北。

作為製作人,千萬別想著坐享其成。

觀眾永遠在追求新奇。當你打算躺平,用之前的模式去複製自己的時候,一定會一敗塗地。

《尚氣》《永恆族》的失敗,就在於它們放棄了漫威讓超級英雄人性化的優點,打造出了新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超級英雄,高高居於觀眾之上,需要遙望才行。

可是,早已被慣壞了觀眾,怎麼會接受這種姿態呢?

至於《奇異博士2:瘋狂的多元宇宙》,同樣如此。在這部影片里,你看不到神經外科手術專家史蒂芬·斯特蘭奇的性格是怎樣的?也看不到人物的成長變化到底是什麼樣的?作為神經外科醫生的設定,這個最能與觀眾引發共鳴的身份,為什麼就消失了呢?

整個就是空中飄來飄去,沒有一點兒地氣,為了開拓而開拓,搞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有網友調侃的很對, 哪裡有什麼《奇異博士2》,有的不過是《緋紅女巫1》罷了。

就是在這一部單人英雄的影片里,過度渲染的反倒不是男主,而是反一號。

當然,反派越強,正面人物也就越強。這種襯托作用總沒有錯。可是,緋紅女巫不是單純的反派啊,她也是復仇者聯盟成員之一啊。歸根到底還是搞錯了。

我們都知道,《奇異博士2》要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承擔了推動漫威電影宇宙以後的發展方向的任務。

但你搞的如此之亂,就不是想法有問題了,《美國隊長2》也承擔了推動電影宇宙往前走的任務,但完成度就很好,甚至大大提升了漫威電影的品質與深度。

這個鍋,並不能由導演來背。執導《美國隊長2》的導演羅素兄弟當然不錯,但執導《奇異博士2》的導演山姆·雷米其實水平一點都不差。單論視覺,《奇異博士2》還是相當不錯的,一驚一乍的小片段也蠻有看點。但整部影片的不給力,明顯不是山姆·雷米的錯,而是更上層的漫威高層,沒有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要問《奇異博士2》怎麼樣?其實看的時候還是挺抓人的,能夠督促人一口氣看完,細節上做的蠻不錯的。但是,看完之後一品味,就整個人都不好了。

哪哪都不對,壓根就不是心頭菜。

一句話: 漫威的步子實在是太大了,終究扯到了蛋。

對於沒有規劃與方向感,漫威的老大凱文·費奇也間接承認了這一點。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我們接近第四階段的結束,人們將開始看到下一個階段的走向…我認為已經有很多線索,關於第五階段會如何發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們會更直接一點,制定計劃,讓想要了解更多的觀眾可以看到詳細的路線圖。」

凱文·費奇的言下之意,就是第四階段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一部《復仇者聯盟》那樣的匯總劇。只說已經有了線索,到了第五階段後,才會有規劃。這都是在承認目前不過是在亂打,在胡來,第四階段沒有規劃。

沒有了方向與細節的漫威,自己亂了自己的步伐,不再穩紮穩打,一味求奇求快,還丟掉了自己寶貴的傳統經驗。於是,只剩下了亂來,留下一地雞毛,多年積累的人氣,眼看著就要被透支幹凈。

就憑這,還希望觀眾能夠照單全收,沒有負面評價?

扯幾把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0a4dc5115b6b174e99b404970fc0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