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當前港股流動性水位低、估值低,從價值投資角度,是個好機會,可以從長期股息率出發分批布局,永恆的恐懼、貪婪的話題,將在港股有所體現。至於為什麼港股流動性會這麼差?原因有幾個:
其一、港幣緊縮期。港幣利率同步美元,美元加息,港幣利率高,如今香港金管局利率5.75%,這麼高的利率存銀行和買股票選一個,銀行誘惑力更大。
其二、港股存在一些制度性問題。比如印花稅,在2021年美聯儲開始加息的時候港股竟然調高印花稅。比如交易限制多,颱風天不交易,滬港通經常因為一方市場關閉而關閉,滬港通在單邊市場運行期間想賣想買都無法實施,對投資人來說就產生不確定性(最近,颱風天停市的制度即將改變)。比如和A股一樣,退市制度不完善,存在只上不下問題,美股保持繁榮很大因素在於退市和上市數量相對平衡。
其三、的確也存在華爾街資本短期流出因素。這點不深入,「真香定律」,總會回來的。
其四、成熟市場本就如此。
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有什麼區別?我們說成熟市場有效性比新興市場更高。那什麼是資本市場有效性呢?簡單說,市場上的聰明人越多,聰明人基於理性的博弈就越容易達成「納什均衡」,也就是由於「我預判了你的預判」,而「你也預判我預判了你的預判」,我和你都陷入囚徒困境,於是多空雙方就達成了平衡,誰也不敢貿然行動。
舉個例子,A股票價值10塊,成熟市場多空雙方博弈實現「均衡」,股票價格就停留在10塊。而此時A公司發生了一場意外火災,股票的價值燒掉2塊變為8塊,多空雙方博弈,可能短暫讓股價跌到8塊以下,但最終重新在8塊達成新的均衡,因為多空都是聰明人,誰也別想忽悠誰。
但同樣的事發生在無效市場呢?也許會出現,火災後有投資人提出「這隻股票技術上依然有向上動能」,A股票反而因為火災引起了投資人關注,來了一群炒家,再創新高。你會覺得無效市場的投資人很「無厘頭」,很「不理性」,但這的確是很多新興市場的常態。
A股當年也有過這麼一段,直到某位徐姓大佬鋃鐺入獄才結束。為什麼會出現無效市場呢?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上理性人少,感性、情緒化的投資人多。所以美股、港股作為成熟市場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機構投資者主導。
總體上,當前港股還是有很顯著投資機會的,投資人能夠在港股很好實踐價值投資。很多價值投資理論在港股有效性很高,比如基於股息率的投資,基於清算價值高於市值的投資。當然,港股作為成熟市場,是成熟投資人的天堂,卻又是感性投資人的地獄。
在港股投資人要儘量防止心理偏差,比如有人會過度在意沉沒成本,知道是垃圾股還要抱著不拋,典型案例比如恆大。比如有人會產生錨定心理,覺得一隻股票跌了9成是不是夠便宜了,港股中有些股票真的會跌沒,所以港股對個股判斷錯誤要主動認錯,而不是猶豫不決。港股投資其實和A股一樣,都需要戰勝人性弱點,資本市場最終需要戰勝的,不是空頭,而是自己。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