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小雷想搞個突擊檢查。
就現在,小夥伴們手機里都有哪些短視頻APP?抖音快手怕是至少有一個吧?
小雷作為一名堅定的短視頻黨,如今花在短視頻上的時間,可是越來越多嘍。
除了一部分工作需要外,刷短視頻還不用動啥腦子,休閒娛樂也是一大原因。
圖源:小雷手機截圖
So,這些年裡短視頻平台一有什麼大爆的熱點新聞,都難逃小雷的一雙火眼金睛。
要說短視頻平台近期最火的,莫過於各路企業家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熱門網紅。
比如小米雷軍和360周鴻禕,相信不少人都曾在抖音上刷到過關於他倆的視頻吧?
借著這波流量,在這段時間裡,雷軍和周鴻禕也順勢躋身短視頻平台的霸榜網紅。
圖源:抖音@雷軍、@紅衣大叔周鴻禕
但是,小雷又要說但是了嚯。
最近短視頻平台掀起一股模仿潮,而被模仿的對象,正是大火的雷軍和周鴻禕。
網際網路里有人模仿明星不少見,但模仿企業家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來聊聊這事。
雷軍、周鴻禕和董宇輝模仿者來了
在抖音平台上,雷軍的模仿者ID為「雷民」,這個博主主打一個全方位的模仿。
首先,從雷民抖音帳號的第一觀感上看的話,都能看得出在硬往雷軍方面去靠。
名字都是「雷X」格式,主頁背景和頭像放了很像雷軍的照片,簽名也挺雷軍風。
要是不仔細看,小雷還以為是雷軍開小號了呢(bushi)。
圖源:抖音@雷民
而雷民在視頻內容里的穿搭,則和小米SU7發布後,雷軍那套經典穿搭撞車了。
類似髮型、藍色西裝外套、白色體恤內搭以及白色板鞋,要說巧合我還真不信。
除了模仿帳號和穿搭風格,雷民視頻BGM還用上雷軍名曲「Are you ok?」以及汽車元素。
Buff疊滿了屬於是。
圖源:左 抖音@雷軍 右 抖音@雷民
其實雷民帳號一開始並不模仿雷軍,而是街頭隨意巡遊+心靈雞湯的視頻風格。
So,這種視頻類型基本上沒啥人看也沒啥點贊,流量自然不行,粉絲數上不去。
圖源:抖音@雷民
可能在經過評論區高人指點後,雷民才換成現在的風格,還別說流量真有不少。
截至目前,雷民5月2日發布的首條模仿雷軍的視頻,已經擁有了8.3萬的點贊量,其他兩條視頻也分別有1.2萬和9000點贊量,粉絲也漲到了7577人。
圖源:抖音@雷民
周鴻禕的模仿者抖音ID為「周鴻二的大螺絲」,現在抖音粉絲已經累計1.1萬粉絲。
喏,周鴻二的包裝就沒雷民那麼徹底了,主要集中在人物在視頻的形式和內容上。
周鴻二明顯干自媒體的嗅覺更敏感,從4月25日開始,他就已經開始模仿周鴻禕。
圖源:抖音@周鴻二的大螺絲
周鴻二穿了和周鴻禕類似的紅色Polo衫,並且從運鏡、手勢和語氣都模仿周鴻禕。
而且比起雷民的純擺拍,周鴻二走的是「輸出觀點」的路線,結合熱點了屬於是。
比如,之前周鴻禕因為賣車熱度一直不減,於是周鴻二瞅準時機就蹭了一波熱度。
只見他視頻裏手持「保十潔」,表示將出掉這車換成國產的SUV,節目效果拉滿。
圖源:抖音@周鴻二的大螺絲
除了雷軍和周鴻禕以外,小雷發現董宇輝又雙叒叕多了一個模仿者——磊落。
磊落的髮型和董宇輝大差不差,直播時手捧了一本書,對準後者知識分子的人設。
還別說,磊落的直播觀看人數挺多的,都有1800+人了。
圖源:左 抖音@與輝同行 右 抖音@磊落
靠模仿名人註定火不了太久
問題來了,這些模仿名人的博主現在看著流量挺多的,他們能一直火下去嗎?小雷覺得不太行。
一方面,這類博主模仿得了名人的外在,哪怕擁有90%的相似度,卻模仿不了名人的內在思想。
比如雷民目前的視頻,就只停留在模仿雷軍外表的層面上,現在已發布的3個視頻里他連話都沒說兩句。
而周鴻二雖然有說話,但還在蹭熱度和講段子的水平,想要和周鴻禕那樣一個視頻一個觀點趕不上。
另一方面,靠模仿名人走紅,一旦開啟直播帶貨或者出了什麼岔子,很容易被名人採取法律措施解決。
畢竟模仿博主包裝形象的肖像權屬於名人,發發視頻小打小鬧沒事兒,要是以此牟利可能就會收到律師函了。
另外,一些名人的負面新聞尺度也很難把握,說輕了沒啥節目效果,說重了那可就影響人家形象了。
就像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網紅「王寶弱」,靠著模仿王寶強那些經典影視走紅,然而流量一少他就動起了壞心思。
他居然和馬蓉連線直播,還說著從前那些情感糾紛的事,甚至還在主頁和馬蓉合拍,並附上「記憶是痛苦的根源」這種文案。
圖源:抖音@王寶弱
有傳言稱當事方起訴了王寶弱索賠,後續就是王寶弱手持身份證,發布了實名道歉聲明。
他表示自己不該和馬蓉連麥,也不該和馬蓉合拍,哎,小雷只想說一句:早幹嘛去了?
圖源:抖音@王寶弱
最後
有一說一,其實短視頻平台還是很鼓勵熱點素材二次創造的,比如喵喵叫、演唱會轉場、旅遊打卡等等視頻形式。
模仿名人也是其中一個點,如果能結合熱點進行模仿,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收穫很多流量和粉絲數。
重點就在於對「度」的把握,一旦跨越道德和法律的準線,模仿者就會遭到流量的反噬。
So,靠模仿名人出圈成為網紅,火得了一時卻火不了長久,網紅想要細水長流維持熱度,關鍵還是多挖掘自身的本事吧。
封面圖源:抖音@雷民、@周鴻二的大螺絲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視頻、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內容,全網收穫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注。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視頻、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內容,全網收穫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