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金帝股份漲停,走出了3連板的架勢,成交額超10億元。
金帝股份的事情鬧好一陣子,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融資融券數據顯示,當天融券餘量為458.32萬股,也就是說共發生了458.32萬股融券賣出,成交量約占流通股十分之一,賣出金額達到2.21億元。
有趣的是,金帝股份首發發行結果公告顯示,其高管與核心員工參與本次戰略配售設立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總計兩份,合計獲配470.09萬股,獲配金額為1.02億元,限售期為12個月。
對比金帝股份上市當日融券餘額與其資管計劃規模,兩者相差僅11.77萬股。
沒多久金帝股份股價迅速走弱,股價的大漲大跌,以及高管員工等參與配售等問題,引來不少爭議,尤其是員工持股計劃是否參與融券賣出?雖然金地股份回應了,但昨天上層也發布了調查情況,發現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融券出借符合當前監管規定。還說到會進一步論證評估股東參與戰略配售後階段性出借股票的規則。算是側面回應股民對此規則認為不公平的呼聲。
政策上可行,道德上不可行?
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覺得生氣?覺得問題不出在融券規則,戰投限售股融券出借,符合規定!很多人在意的是,限售股為什麼可以融券借出?融券借出給了機構,機構賣出增加了市場的流通盤,那麼這算限售股嗎?問題在於限售股為什麼可以融券借出?
股東融券出借的規則最早差不多五年前就有了,之前就有科創板轉融通證券出借和轉融券業務實施細則,提到戰略投資者在承諾的持有期限內,可以將其獲配股票通過中證金公司轉融通機制出借給券商,從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這樣的好處就是給市場融券來源、融資與融券帶來更多的力量。
也有人說,現在來看,制度還是有補充或者論證的地方,一個是由於戰略投資者之所以能夠享受較高的配售比例,主要是其承擔了長時間的鎖定期和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是參與融券交易的都是不差錢的機構,要是戰略投資者在上市那天就將限售股出借,那麼就可以賺到沒什麼風險的錢了。金地股份上述轉融券交易年利率在20%以上,出借下來能賺不少錢。不過有人賺錢的同時,就有人去承擔風險,就可能是市場裡的投資者。
尤其是無限制的限售股股東轉入券或許會帶來更多不穩定,把風險給暴露出來了。金地股份這個月月初上市的時候,其融券賣出數量占流通股比例在10%左右,要是大量限售股被用於融券賣空,會引來股價大跌,確實會給大家會帶來不少壓力。
大家也看不見限售股融券去哪了。這對大家可能不太透明。所以大家覺得戰略投資者參與融券有些不合理的,還有人覺得同意戰投出借限售股,存在公平性以及制度一致性等問題,戰略投資者可能通過該機制變相減持。
制度上來看,這幾類證券可參與出借,之前《上海證券交易所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實施辦法(試行)(2023年修訂)》第二十條內容談到,可參與證券出借的證券類型包括,一是無限售流通股;二是參與註冊制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戰略配售的投資者(以下簡稱戰略投資者)配售獲得的在承諾的持有期限內的股票;三是符合規定的其他證券。不過,戰略投資者在承諾的持有期限內,不得通過與轉融券借入人、與其他主體合謀等方式,鎖定配售股票收益、實施利益輸送或者謀取其他不當利益。
雖然金帝這個從現有規則上是不違觀的,更多是大家譴責的是道德層面。其實限售股出借符合規定,所有權並沒有轉移,「繞道」減持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金帝股份,其他股票也出現過
這種事情,也不僅僅出在金地股份上,比如盛邦安全在7月26日上市首日融券餘額即達到9259萬元,占流通市值約12%。不過不同於金帝股份的否認,盛邦安全則回應稱:「根據轉融通業務的相關規定,戰略投資者在承諾的持有期限內,可以按規定借出獲得配售的股票。據了解,當為戰略投資者出借」。
德福科技在8月17日上市當日便融券賣出355萬股,占其流通市值超過6%。而從當日最高56元/股下滑至9月18日最低的29.6元/股,股價同樣幾乎打五折。
在科創板上市的中巨芯-U也出現過差不多的情況,中巨芯-U在9月8日登陸科創板,股價從上市當日的15.55元/股,在短短7個交易日內跌至10.26元/股。其首日融券餘額8575萬元,而截至9月15日,該公司融券餘量為703.8萬股。
上面我們也說了,規定上是可以允許限售股東將其股票借出,讓他人賣掉,要是大部分股票都由原始機構投資者持有,比如員工持有的戰略配售股,要是都進行限售,上市的那天流通股數量可能就少了。大家看看其實很多新股都特別容易被炒作,就是這個因素。股票上市的時候賣方成為了限售股東,買方里可能有很多股民,會有散戶投資者。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不讓買方壟斷市場,為賣方提供了一種出口,防止股票上市的那天股價控制不住的上漲。
融出去後再買回來,要是股價上漲了,那麼接下來買回來的機構在後續買入時沒準兒就虧了。從券商的角度來看,他們承擔了相當大的風險。
從融券角度,這裡面的戰略配售股東和內部員工也掙得了融券的利息,那麼之後還得按規定的時間歸還。其實沒什麼錯誤的流程,融券出借掙到了利息,券商出售,也承擔一些風險。要是券商把股票賣了,股價跌了,等著價格低的時候再買回來,能掙到錢。要是股價漲了,券商也會承擔虧損。也就是說券商可能賺到錢也可能會虧損。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