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太原南北雙引擎兩翼齊飛,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擁有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近百家省級以上各類科技創新平台;彙集全省70%的中央駐晉研發機構、60%以上的省級重點實驗室、44%的高新技術企業;甚至擁有超千家科技型忠孝企業……
大規模的建設成就豐碩的進展,已然成為推動太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勢能。
而在眾多產業園區當中,有一處被稱為「山西矽谷」!定位國家低碳技術創新基地、山西科技研發創新中心、太晉一體化產城融合發展先行區……它就是「科技創新城」!
最近,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科技創新城(太原)控制性詳細規劃公示牌公示,規劃中信息很多,我們選取一些大家關注的重點詳細來看……
01
區位定位及空間結構
範圍示意圖
整個科技創新城橫跨太原晉中兩市,太原範圍北起武洛街、南至迎賓西街、西起馬練營路、東至太原晉中市域邊界,規劃總面積約7.8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約5.5 萬人。
除了「國家地攤技術創新基地」、「山西科技研發創新中心」定位之外,還是「太晉一體化產城融合發展現行區」。這也說明除了產業之外,還將更多去融入居住生活屬性。
規劃職能包括賦能全省能源革命的數字經濟基地、煤基科技創新組織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航空全價值鏈綜合服務和空港物流服務中心、科研中試及先進位造基地、綠色低碳生態智慧新城示範區。
科技創新城規劃構建「一心一軸、一鏈多組團」的空間結構,在太原部分主要圍繞中心區形成數字低碳、智慧空港、科創生活等功能組團。
在功能布局方面,科技創新城太原部分功能布局主要沿化章街、馬練營路展開,在化章街沿線規劃形成居住生活區、公共服務與商業服務區、科技研發區、工業生產區等功能板塊;在馬練營路沿線規劃形成科技研發區、居住生活區等功能板塊。
02
用地布局規劃
目前,科技創新城太原範圍內,已經落地太重研發中心、晉能控股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等多家企業,不過還有大片農林用地有待開發。
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要求,合理布局生活居住用地;按照市級一組團級一鄰里級規劃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服務社區生活圈與產業功能組團;按照市級——區級——居住區級,三級布局公園綠地,形成「一園、一廊、一環、多節點』」的綠地布局體系,打造宜居宜業生態園區。
1、 居住用地:沿化章街、馬練營路布局居住用地,形成1個十五分鐘生活圈、4個十分鐘生活圈、8個五分鐘生活圈,總用地面積約176. 03公頃。
2、科研用地:結合現狀建設,在規劃範圍內布局3處科研組團,總用地面積約85. 33公頃。
3、中小學用地:在化章街沿線布局小、初、高一體的綜合教育中心一處,並結合各級生活圈配建中小學用地,總用地面積約 35.54公頃。
其中化章街沿線布局小、初、高一體的綜合教育中心即為我們之前常說的山西綜改示範區實驗學校(清華附中)
局部早前規劃
該區域規劃早在2021年就曾公示,在山西綜改示範區實驗學校(清華附中)北側規劃有一座小學,東側規劃還有一座高中,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聚集的教育園區。
位置示意圖
並且在現田莊附近,小店區第九中學校西側,還規劃有一座小學。
剩餘還有三座小學,分別位於武洛街與西溫莊西路交匯處東南角、西溫莊東路與正陽街交匯處西南角、以及國仕山小區東側。
4、體育用地:結合綜合教育中心布局體育設施一處,用地面積約2.57公頃。
5、醫療衛生用地:在化章街沿線布局綜合醫院一處,用地面積約14. 45公頃。
位置示意圖
規劃醫療用地正位於化章街東側,山西綜改示範區實驗學校(清華附中)正南側。
6、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結合各級生活圈公共服務中心布局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總用地面積約15.78公頃。
7、工業用地:在規劃範圍東側,沿太原晉中市界布局工業用地,總用地面積約 73. 01公頃。
8、物流倉儲用地:在規劃範圍東北側,太原武宿機場南側布局物流倉儲用地,總用地面積約15.49公頃。
9、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規劃公園綠地用地面積約83公頃,防護綠地用地面積約4.37公頃。
10、為適應園區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用地彈性、增強用地活力,規劃布局部分混合用地和留白用地。
混合用地:沿化章街規劃居住與商業混合用地(RB) 約26. 96公頃;結合各級生活圈公共服中心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或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AB)約7公頃。
留白用地:在規劃範圍東北側,太原武宿機場南側布局留白用地一處,用地面積約 32. 19公頃。
03
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規劃道路系統分為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
快速路為「一橫兩縱」,具體為東西向化章街,南北向馬練營路、龍盛街南延,紅線寬度60米。
主幹路包括東西向武洛街、迎賓西街-汾東大街、南北向西溫莊東路、武宿中路,紅線寬度40- 60米。
在橫縱骨幹道路的基礎上,布局方格網狀次幹路、支路系統,紅線寬度按24-36米控制。
化章街東延門頭
值得一提的是,化章街東延打通將連接龍湖西大街,未來將東西貫穿整個科技創新城,之前工程門頭已經立起,由於涉及到土地劃撥工作,未見更多實質進展,不過在上月,相關施工已經正式展開!
04
市政公共設施規劃及城市設計
在市政公用設施規劃方面,整體規劃採用分質供水,供水水源由城市公共供水系統供給;採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污水經管網收集後,近期排入汾東污水處理廠,遠期排入陽光污水處理廠;雨水由北向南經科創城泵站提升排入太榆退水渠;供熱熱源採用集中供熱、分布式供熱、地熱等多種形式;氣源由科創城北部西溫莊門站接入,採用0. 4兆帕的中壓燃氣管道向用戶供氣。
在城市設計方面,整體採用清新簡潔、具有智慧科技感的現代風格建築,並將綠色建築功能元素融入建築設計之中,以體現科技創新、智慧低碳的城市形象。園區整體以灰白色調為主,科研、居住、公共建築以米白、米色等暖色為主,體現溫暖舒適特徵;工業、物流建築以鉛白、縞色色調為主,展現現代高效的產業建築氛圍。根據街道功能類型,對街道空間尺度、建築介面類型進行城市設計控制,營造宜人的城市交通和交往空間。
來源: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