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戰俘營——奧斯維辛集中營。
這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上,建造關押戰俘的地方,也是整個二戰最大的戰俘營。
這裡面充斥著各種慘無人道的罪惡,有著最殘酷的刑罰、最苦的勞役、瘟疫疾病、私人處決、人體醫學實驗....
是死亡人數最多的集中營,曾創下單日殺害6000人的記錄,總共有約110萬人死於該集中營,其中大部分是猶太人。
這裡面的戰俘,幾乎沒有正常死亡的,全是被被餓死、慘遭嚴刑拷打和殺戳。
被蘇軍解放時,僅沒來及運走的頭髮就多達7.7噸。
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歷史上被稱為「死亡工廠」,同時也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見證。
提起戰俘營,很多人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就是可怕、殘酷,就像奧斯維辛集中營。
畢竟是關押敵人的地方,即便他已放下武器,也多少帶著恨意的,儘管國際上有優待戰俘的公約,但往往戰俘都是備受欺辱的。
但你知道嗎?有個地方的戰俘營,直接打破了所有人對戰俘營的認知,裡面沒有刑罰、沒有歧視,人人平等。
在裡面開辦了一場奧運會,能看電影,能聽脫口秀...
出現了一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人間奇景。
甚至到了戰爭結束,裡面一些戰俘都不願意走了。
堪稱歷史上最舒服的戰俘營。
這就是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
韓戰爆發後,1950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無視中國警告,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越過三八線,並於10月19日攻占了平壤。
在警告無效後,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一場浩浩蕩蕩的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了。
經過兩年多的浴血戰鬥,中國志願軍俘獲了大量的「聯合國軍」。
為了安置這些戰俘,中國志願軍在朝鮮的碧潼郡設立了一個戰俘營,也叫做中國人民志願軍俘虜管理處,裡面一共收容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戰俘3900餘人,編有5個戰俘營和1個戰俘軍官大隊。
不得不說,這些人是慶幸的,成為了中國軍隊的戰俘,要是落在朝鮮軍手裡結局可能完全不一樣。
因為戰爭中,很多過參戰國家對俘虜的態度,都不太友好,屠殺戰俘的情況十分常見。
比如亢奮的朝鮮人民軍,就在韓戰中,多次屠殺戰俘,還先後締造了兩次屠殺慘案。
一個是血腥峽谷屠殺,朝鮮人民軍對已經失去戰鬥能力的75名美軍炮兵進行了處決。
另一個是303高地屠殺,朝鮮人民軍對42名已經投降的美軍士兵進行機槍掃射。
這兩件屠殺慘案,讓朝鮮在國際上備受批評。
而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俘,就舒服多了。
因為中國軍隊一直對戰俘管理很注重,絕不允許虐待、屠殺戰俘。
在志願軍內部,彭德懷就親自下達過「四項保證」,對於戰俘:
1、保證生命安全;
2、保證不沒收私人財物;
3、保證不虐待,不侮辱人格;
4、保證受傷者給予治療。
為了提倡和平和改造上面這些戰俘,中國志願軍想了很多點子。
比如會給戰俘們放電影,放的是中國當時最出名的文藝佳作《白毛女》,起初戰俘們根本看不懂,甚至不理解為啥白毛女和他爹不起訴黃世仁。
後來放著放著,不少外國戰俘還看上癮了,到點就來。
還會給他們上課,和學校一樣,把俘虜按照學習意願和學習成績,分進不同的班級。
一共有三種班級:重點班、普通班和落後班。
除了放電影和上課,還會給戰俘們開展很多文藝活動,比如唱歌、跳舞等等,這裡面最受歡迎的就是黑人的脫口秀節目。
黑人戰俘在台上運用自己的語言天賦,經常能逗得戰俘營里,笑聲不斷。
更重要的是,裡面沒有任何歧視,白人黑人,一視同仁。
這哪是戰俘營呀,簡直就是個大學校園。
這還沒完,後來中國志願軍琢磨來琢磨去,又琢磨出一個改變歷史的運動比賽。
其中一個美軍黑人戰俘,還專門給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叫: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成功被採納使用。
於是,經過兩個月的籌備,在1952年11月15日,這場歷史上最特別的「奧運會」在碧潼戰俘營正式舉行。
由戰俘營管理主任王央公擔任奧運會主席,並發表了開幕式致辭:
「為了體育的發展,為了有一個幸福和安全的環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來終將屬於和平。」
這場「戰俘奧運會」一共為期12天,有英、美、法等11個國家500多名戰俘參加,比賽內容有拔河、田徑、籃球、體操、拳擊、摔跤、足球、橄欖球、棒球和排球等27個項目。
基本上和現在的奧運會沒什麼區別。
志願軍為所有參賽的戰俘們,臨時搭建了一扇「凱旋門」,門的上方用中文和朝鮮文寫著「和平之路」。
然後傳遞聖火,最終由王央公親手點燃了主火炬塔。儀式感直接拉滿!
別小看這場戰俘里的奧運會,以為只是個「花架子」,裡面比賽質量和水平相當高,甚至差點打破了世界紀錄。
在田徑比賽中,有一位20歲的美國黑人戰俘,跑出了10.6秒的成績,只比當時的世界紀錄慢了0.4秒。
後來這名小伙子回國後,真去當了一名運動員。
運動會免不了黑幕,這場「戰俘奧運會」也出現了個有趣的「黑幕」,因為美國戰俘的成績好,老拿第一。
其他國家戰俘就舉報美國戰俘有使用興奮劑的嫌疑,後來經過調查,原來美國戰俘都在比賽前,偷喝了廚房裡的料酒。
但這個小插曲並沒影響戰俘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比賽結束後,還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每位勝利者都會獲得一個精美工藝品。
這些獎品都是從北京、上海、瀋陽等地購買運過去的,有景泰蘭花瓶、絲質雨傘、檀香木扇、玉石項鍊...
而這場史無前例的「戰俘奧運會」,也深深地震驚了全世界。
戰俘營戰俘、英國皇家陸軍第29旅格羅斯特營營長卡恩斯中校後來評價說:「中國人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甚至還改變了一些戰俘的人生。
1953年7月27日,韓戰結束,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布一項新政策:戰俘冷卻期。
允許戰俘在90天的時間裡,自己做決定,可以選擇回國,也可以選擇留在戰爭所在國。
在碧潼戰俘營里,有21名美軍戰俘以及1名英軍戰俘宣布拒絕遣返回國,而是選擇到中國生活。
2001年,一位曾經當過戰俘的人,接受採訪時說:
「我在朝鮮兩年零10個月,有兩年零8個月的時間是同志願軍生活在一起的。在志願軍的戰俘營里,我生活得很好,受到人道的待遇。我和同伴們能與志願軍從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變為朋友,首先是因為我們從內心裡佩服志願軍,是志願軍用實際行動感化了我們。」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里上演的種種事跡,已經在世界戰俘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