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家鑑賞團」《旁觀者2》:伊拉拉升職記

2019-10-11     bigfun畢方

文丨Gallone@bigfun社區

喬治·歐威爾在1948年寫下了著名的政治寓言《1984》,其與《我們》、《美麗新世界》並稱為20世紀「反烏托邦三部曲」,是文學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部作品。而21世紀的今天,也有不少「有思想」的遊戲公司製作了反烏托邦題材的遊戲。今天我要評測的正是其中一部比較優秀的作品,《旁觀者2》(Beholder2)。

遊戲中有些地方確實能看出本作在致敬《1984》,比如老大哥的形象,「五分鐘仇恨」,還有後面的內部圈子等。


正如你所想的那樣,它還有前作《旁觀者》,同樣是反烏托邦題材,並且也是Warm Lamp Games的第一部作品。看完本篇後如果可以接受它的風格,不妨連著前作一起體驗一下,因為兩作之間還是存在一定聯繫的,連在一起會更有利於你理解二代的內容(尤其是後期)。

《旁觀者2》其實在去年年底時就在steam上發售了,但直到今年8月才出了正式的移植版,目前iOS售價18元。鑒於我並沒有玩過PC版,所以本篇文章不對兩個平台的差異進行比較,主要還是將它作為一個全新的遊戲來評價。

劇情梗概:

《旁觀者2》的故事發生於1985年,也就是一代故事的一年後。

晦暗的天色,閃電劃破長空,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從空中墜落,留下了一句遺言:

你必須跳下懸崖,在墜落空中生出翅膀

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因飛得太高,過於靠近光明而跌落水中,《旁觀者2》中的伽勒·雷德格雷夫卻是因為離黑暗太近而不得不以死來暫時封存罪惡。這句話也許就是在暗示我們,要先墮落,才能找到天堂,獲得自由。

而這位墜亡的官員,就是本作男主角伊凡的父親。

父親「離奇」死亡後,伊凡便被捲入了這場漩渦之中,開始了他的升職記。

伽勒的老下屬,喬治·海姆尼斯作為我們的「引路人」,將我們接到了他生前戰鬥過的地方。這位對數字無比敏感的「老好人」喬治,除了介紹工作內容外,還會提供一些職場生存小tips。

不過他在我們入職的第二天就被絞死在了電幕前。

老大哥在向你招手!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在最後將迎來驚人反轉,帶給我的震驚不亞於《1984》里查林頓走進閣樓的那一瞬間。

喬治死後,伊凡將在另外一位叫做康寧漢的仁兄的「指導」下,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尋找同事和樓層管理者的把柄,鋪平自己的晉升之路,並尋找父親和喬治死亡的真相,並且逐步接近陰謀的中心,一個名為海姆達爾的、可以通過發射塔 控制人心的系統。

主要玩法:

《旁觀者2》的玩法不算很複雜。

伊凡每天都會有白9+黑2小時的時間可以支配,其中白天的剩餘時長可以累積到晚上。

前者主要用於溜門撬鎖、舉報隊友和工作,而後者主要是拿來看電視、外出和學習的。

我們一共會經歷三次晉升,從一樓大廳升到穹頂,工作也變化了三次。

甫入公門時,我們的伊凡還是一個最底層的公務員,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聆聽人(上)民(訪)群眾的請求、投訴、譴責,以及他們提供的信息,然後理出他們需要哪種表格,該去找哪個部門,之後到哪個辦公室「被約談」。

第一次晉升後,伊凡的辦公室搬到了大廈的12層,開始進行1層事務的更上游工作,即處理當時留下的信息,而遊戲的諷刺意味在這裡也得到了體現,比如第三步都是銷毀投訴,處理信息的方法僅僅是根據部門和申訴類型,在左邊找到匹配的處理方式,然後從右邊挑選相應的圖章蓋上戳,根本不去管民眾申訴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當然,這可能也跟12層的設定有些關係,生死時速般的工作,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

在第12層有一個特別的設定,就是超級遊戲。如果在限定時間內未能打敗對手或者獲得晉升,主角和他的路人甲乙丙小夥伴將會被推入碎紙機,得到一生中唯一一次從內部觀察它的機會。

第二次晉升後,伊凡來到25樓,工作內容也終於掙脫了繁瑣的表格,變成了封裝複製人。而被封裝的這位就是一代的男主的克隆體,所以二代其實是接著一代的BE進行的,內容引起強烈不適。

工作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而遊戲中的貨幣一共有兩種,其一是金幣,主要用於交各種各樣的稅、購買一些物品。

其二是聲譽,也是遊戲中最為關鍵的資源。每次晉升都需要消耗15000點聲譽,每次晉升後聲譽會清零,一切重新開始。

這兩種資源的獲取,尤其是後者,除了兢兢業業工作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途徑,那就是在「競爭計劃」中獲得勝利,以及幹掉你的老闆找康寧漢換聲譽。

競爭計劃顧名思義,就是和你的同事競爭晉升的機會。而如何在這場「升職記」中取得勝利,就是考驗人性的時候了。

你可以選擇讓同事們通過結婚生子等方式自行退出比賽,也可以通過陷害、嫁禍等手段讓他們物理性GG。

如果選擇了前一條路,那麼你晉升之後還能回到樓下和他們聊上兩句。如果選擇了後者,他們大都會以一些放出來會被和諧的方式給處決掉…

至於老闆們,很多人都會選擇掌握證據之後舉報他們,因為他們確實都不能算什麼好人。

不過留下老闆在最後是可以開啟將海姆達爾控制權移交給他們的結局的,所以想看全結局的玩家可以結合著「不工作」攻略計算需要通過工作補齊的聲譽點,在儘量少工作的情況下留下老闆通關,開啟真正的全結局。

《旁觀者2》的結局除開半路GG的,一共有9個。從犧牲自己到自己成神,應有盡有。建議在開啟前存檔,依次體驗一發,感受下海姆達爾的威力。

成神結局可能是裡面最爽的一個

P.S.本作有一個結局的名字叫做烏托邦,就是25樓老闆的對應結局

一些瑕疵

正所謂人無完人,《旁觀者2》雖然是我難得的通關而且打出基本所有支線和結局的遊戲,但它也有一些小瑕疵,雖不致命,卻還是有些影響遊戲體驗,所以我還是要給大家「避避雷」。

其一,遊戲在我手機上運行的時候有比較明顯卡頓和發熱現象,而且日常閃退,需要注意隨時存檔。然而有時候存檔貨不對板,在A處存的檔,有時候內容 還在之前的B處卡著,令人捉急;

其二,機翻現象比較嚴重。比如說25層同事的名字前後不一致,部分語句不通順等等

其三,節奏有些問題。如果想在不違背良心的前提下,開啟所有支線並達成完美結局,在1層和12層,時間都比較緊,而到了25層,突然變得非常閒,除了第一天需要工作工作以外,剩下幾天基本每天都要翹幾小時班,到最後兩天基本就不需要做些什麼了。

總結:

不得不說,《旁觀者2》雖然有些瑕疵,但依舊是一部優秀的反烏托邦作品。它通過伊凡的晉升之路,折射出了社會黑暗、殘酷的一面。在遊戲中,我們需要合理安排好有限的時間,在儘量不違背自己的良心的前提下,來到最高層,繼承父親的遺願,利用海姆達爾,為重壓之下苦難的人們帶來真正的希望與光明,當然,還有自由。

而最終,伊凡也將得到救贖,在墜落空中,生出翅膀。

借用《舌尖2》的一段話,歷史對旁觀者只是一段故事,對親歷者卻是切實的喜悅與悲傷。而在這個名為《旁觀者》 的故事裡,我們到底是旁觀者還是親歷者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2xHum0BMH2_cNUgDD79.html














4月10日 NS 資訊

2020-04-10




4月7日NS資訊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