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被抓去當壯丁,長官將妻兒託付給他,他照顧66年一生未娶

2023-05-13     雲夕客

原標題:14歲被抓去當壯丁,長官將妻兒託付給他,他照顧66年一生未娶

《莊子》有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古有薛仁貴和王茂生的清水之交,如今這種情誼更是難得可貴。何為君子?君子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說出的話,承諾的事情更是一言九鼎。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家國大亂,硝煙四起,就在這樣一個戰亂的年代,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究一下。

1924年,在四川省彭水縣的一個偏遠山村裡,庹長發出生了。家中貧困潦倒,整個村子中他家是最困難的一戶,母親殘疾,僅僅靠著父親一人完全養不活一家六口,還好有姑姑救濟著他們一家。姑姑家中,有幾頭黃牛,因為要幫襯自己家裡,姑姑完全沒有時間割草喂牛,庹長發就主動承擔起了這個任務,去村裡的後山上割草。

庹長發14歲這一年,同往常一樣去後山上割草。那時候正值抗日時期,國民黨損失慘重,軍隊需要大量的新兵入伍,而此時國民黨早已不受百姓信任,自然招不到兵,於是開始抓起了壯丁。後山之上,庹長發遠遠看到一大批人浩浩蕩蕩走了過來。庹長發身為長子,從小便幫助父母做農活,長得高大健壯。軍官見庹長髮長得高大,便把他帶走了,徹底改變了庹長發的一生。

後來18歲之時,庹長發被分配到了國民黨軍官易祥的麾下。易祥見庹長發做事利索,任勞任怨,便把他留在身邊,做一個勤務兵。戰場是不留情面的,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危險,在好幾次生命危險之中,易祥救下了庹長發。八年出生入死,兩位早就已經情同手足,庹長發早已把易祥當成了親大哥來看。

終於,抗戰結束了,他們二人還沒有充分感受勝利的喜悅,國共內戰爆發。此後,國民黨節節敗退,作為國民黨軍官的易祥,不得不跟著蔣介石一起逃往台灣。當時國民黨規定,每一位軍官可以帶三個人走,正好滿足了易祥家裡的一家四口,可是易祥本來就是一名軍官,怎麼能拋棄自己的部下呢?易祥準備把大兒子易浩光留下,帶著妻子陳淑珍和小兒子易浩明和自己的部下返回台灣,妻子陳淑珍寧死也不願骨肉分離,易祥便把母子三人安頓在了老家湖南,給庹長發下了最後一道命令:好好保護自己的妻兒,有朝一日在台灣安頓好後便將他們母子接回去。本想好好完成這位大哥的囑託,有朝一日把「嫂子」和「侄子」送到他手裡,卻不曾想到,這一別,便是一輩子。

庹長髮帶著這位「嫂子」和兩位「侄子」去到了湖南,自己也在這裡留了下來安了家,照顧母子三人。時局動盪不安,庹長發四處打工,鬧饑荒的時候庹長發自己啃樹皮也從來沒有委屈過母子三個,因為常年的赤腳工作還留下了嚴重的風濕。

日子一天天過去,庹長發始終沒有等到易祥的消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五十年過去了。這天,庹長發終於收到了易祥的來信,信中的內容卻是易祥在台灣另外組建家庭,希望庹長發可以和陳淑芬結為夫妻,照顧她以及兩個孩子。對庹長發來說,嫂子永遠都是嫂子,而且何況是那位有著過命交情的老大哥的妻子。即使易祥不回來,他也一直盡心盡力照顧著陳淑珍以及兩位孩子,從來沒有做過過分之事,直到2009年,嫂子去世,庹長發一生沒有娶妻生子。

兩位侄兒成家,嫂子也已經過世,庹長發便想起了家鄉。2015年,在兩個侄兒以及志願者的幫助之下,時隔77年,庹長發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呼吸家鄉的空氣。最終,在自己的老家踏踏實實睡了三個月的安穩覺之後,庹長發與世長辭。

後記

在庹長發的碑上,刻著「一諾千金,六十六載,敬嫂如姐,待子如親。」遵守承諾很簡單,也很困難,簡單在於做,困難在於守。做到承諾或許很簡單,但是堅持66年僅僅是為了一個承諾,又有誰能夠輕易做到呢?庹長發放棄了自己的幸福,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來完成自己的承諾,尤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是何其難?忠義雲長今長發,義薄雲天嘯長歌。當真是義蓋關雲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2cc919d7b8ea321e9850f1fc850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