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文明聚集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神」。隨著蘭州旅遊的火爆「出圈」,這座擁有深厚人文內涵的西北城市為更多的外地人所熟知與喜愛。隨著全域文明的縱深推進,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繼展開,一件件實事好事落到實處……無論是天南海北的遊客,還是本地市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
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路。蘭州必將保持「堅如磐石」的定力,匯聚「百川朝海」的合力,不斷助力城市文明躍升,讓廣大人民在這片文明熱土上享受更高品質、更高層次、更有品位的城市美好生活。
文旅「出圈」再塑城市文明內核
熱門景點人潮湧動、夜市小吃街門庭若市……如果一定要給今年的蘭州貼一個標籤,那麼必然是「旅遊熱」。不論是在炎熱的暑期,還是在金秋十月的「超級黃金周」,金城蘭州感受到了來自五湖四海遊客的熱情和青睞。眾多遊客開啟了多種多樣的花式玩法,在這座魅力城市度過了美好的休閒時光。中山橋、白塔山、黃河母親、黃河樓,以及各類民生夜市都成為外來遊客必去打卡的網紅景點。
在中山鐵橋看滾滾東逝的黃河水,乘遊輪感受金城撩人的夜色;於臨河茶攤慢品消暑養生的三炮台,穿梭熱鬧夜市探尋屬於西北的獨特「味蕾」……行走在蘭州大街小巷、地標建築及名勝古蹟之間,遊客們在這裡收穫了曾經夢寐以求的「詩和遠方」。
「我20年前來過一次蘭州,當時就很喜歡這座西北重鎮的生活節奏,很想回到這裡再看一看,沒想到如今的蘭州變化這麼大,讓我驚喜又意外。」「站在中山橋上我可以感受到身旁鋼鐵建築的精巧與滾滾黃河水厚重的風格相伴相隨;遠眺黃河時,又仿佛可以縱覽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歷史,在品讀歲月長河的意興之間,讓人流連忘返。」這是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們表達對蘭州這座城市最親切的感受。在他們感嘆著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讚美著她的獨特氣質的同時,這片古老而文明的熱土也以她秀美的山河、悠久的歷史和一顆赤誠的心,歡迎著八方來客。
在黃河風情線核心段和各大景點增加移動公廁和應急公廁,積極動員周邊商戶加入「黃河風情線公廁聯盟」,面向市民遊客免費開放;31家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985個停車位面向社會錯時開放;從景區到公交地鐵全面延時服務,加大計程車、網約車運力調度……近者悅,遠者來,蘭州想方設法讓遠道而來的客人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正如今夏參與推介甘肅的東方甄選網紅主播董宇輝所說,「蘭州早就該火了,但蘭州火是因為它自己的實力。」優質的服務完善的配套設施,讓人潮洶湧處傳來的皆是歡聲笑語。蘭州以文明、溫馨、安全的旅遊環境,回報著多方遊客的信任,讓大家留下了美好的「獨家記憶」。
「待在蘭州的這幾天真是舒心暢快,感覺還沒有待夠,還不想走」「蘭州人質樸熱情,城市文明包容,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的」「晚上實在不想回酒店睡覺,可以去市圖的24小時自習室看書,看著窗外的黃河也挺好的」……遊客們的話語中滿滿都是不舍之情。可見,金城蘭州播撒下的文明之種,已在萬千遊客心中開出了情懷之花,我們靜待它來年再結碩果。
環境提升撐起金城「盛名」
蘭州出現現象級的旅遊熱潮,並非一時發力,而是久久為功的成果。當下的蘭州不僅擁有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更有著良好的空氣品質、通暢的城區道路、流光溢彩的廣場夜景、宜居的生活環境……從出行方式的改善到基礎設施的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的持續提升都彰顯了「盛名」之下的蘭州為實現文明的躍升長久蓄力。
以交通為例,近年來,蘭州著力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進一步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讓「斷頭路」變成便捷市民出行的「品質路」;以高速公路為骨幹、國省道為幹線、縣鄉公路為分支的交通路網不斷織密,讓路暢、路安、路美成為現實。今年以來,蘭州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試運營,蘭州迎來地鐵雙線時代;西關十字臨夏路南北人行過街通道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西關人車混行造成的交通擁堵現狀;白塔山隧道的逐步貫通,為橋北廣場釋放了空間,進一步改善了黃河流域蘭州白塔山段整體品質風貌……
人文環境的不斷改善也讓城市因文明而美好。近年來,蘭州新建了彭家坪都市文化休閒公園、金城公園二期、奧體中心公園等公園綠地,實施了雁灘公園、蘭州植物園提升改造工程,建立了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生態多樣的城市公園綠地系統;對馬拉松公園、水車博覽園、市民公園等沿河公園綠地實施改造提升,精心打造了馬拉松公園馬鞭草紫色花海、百合公園百合花海、廉政公園霧化溪流、市民公園牡丹園和綠色公園月季園等一批花境、花海特色景觀……
四十里黃河風情線,更是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從深安黃河大橋順河而下,至20公里之外的雁灘黃河大橋,黃河兩岸打造了十幾個公園,步道貫通、樹木茂密,與兩岸矗立的高樓和極具特色的黃河橋相映相襯,滿目皆風景;從蘭州水車博覽園出發,經過市民廣場、老年公園,沿著黃河拾級而上,綠蔭下、花壇旁,隨處可見很多中老年人跳廣場舞、打太極拳、吼秦腔;臨河的健身步道,跑者揮汗如雨;河邊的空地成了孩子們戲耍的樂園……
城市文明的躍升,不僅補齊了蘭州在城市建設各方面的短板,也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說實話,這些年蘭州變化很大,讓人倍感親切,不時會湧現出一種幸福感、獲得感。」「我一直在蘭州生活,見證了蘭州的每一步發展和變化。我現在每天都要到馬拉松公園來轉一轉,這裡有花海,有健身器材,特別適合我們老年人。」市民們如是說。
汗水落處,有蘭芬芳。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正伴隨著文明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而越來越高。
政務環境改善增強群眾幸福感
政務環境是代表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第一環境」,是推動城市文明進步的關鍵所在。對廣大群眾來說,辦事難不難、快不快,直接影響著他們在這座城市能夠感受到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沒想到現在周末也能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業務了,這對『上班族』來說真的太友好了!」「我前兩天來給自己辦理護照的時候,從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周末也可以辦,今天過來給兩個孩子辦理,也不用請假耽誤他們上課,很快就辦好了,非常方便。」……11月18日,來到市級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的市民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開展周末延時服務,打開的是辦事大門,方便的是辦事群眾和企業,看似一件「小事情」、一點「小改變」,展現出的卻是蘭州市不斷提速的文明進程。「為了切實解決企業群眾『工作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難題,踐行『我比別人辦得好、我比別人辦得快』的服務理念,我們於11月18日啟動政務大廳周末延時服務,旨在全面打造周末『五心級』城市政務服務客廳。」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縣區及開發區政務大廳也正在逐步開啟周末預約延時服務。
而這正是市政務服務部門近年來不斷拓展服務內涵、彰顯文明理念的一個縮影。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從「面對面」辦事到全程網上辦、幫辦代辦,從「一個事項跑一次」到「一件事情一次辦」……作為體現城市文明程度、營商環境水平的「前沿窗口」,市政務服務部門在點滴中展現文明,在服務中落實責任,全面優化政務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供給能力,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難處和痛點。
今年以來,市政務服務部門縱深推進改革,創新服務模式,便利群眾辦事。深入探索「一窗、一網、一證、一碼、一次、一地」「六個通辦」;全力推進「一單引辦、一門駐辦、一窗綜辦、一網通辦、一事聯辦、一體同辦、一站幫辦、一評督辦」;打造城區15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政務服務圈,著力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家門口辦」……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真正讓企業和辦事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共享文明發展成果。
此外,市政務服務部門通過不斷優化政務環境,擦亮「金城服務」招牌。在市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小蘭幫辦」專區及蘭西城市群通辦專窗。今年以來,引導、協助群眾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3.2萬餘件。同時,各縣區、開發區設置幫辦代辦窗口1151個,配備兼職幫辦人員22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不能辦、不好辦、不知怎麼辦」等辦事痛點,市政務服務部門梳理公布18個部門39個事項重點幫辦代辦事項,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一對一、心貼心」的全領域、全事項、全流程幫辦代辦。截至10月底,上門辦理公證、不動產登記等5730件,開展特殊困難群眾幫辦服務482次。
城市發展 更需要文明的滋潤
——訪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鄧慧君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清潔的環境,便捷的服務,良好的生態,向善的風尚,人文關懷,溫馨的治理……這些方面構成了一個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應該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體現在一個方面,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不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變化,而是不斷改善得更好。
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設的最高榮譽,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生動體現。2020年,蘭州市收穫了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稱號,獲此殊榮是全市乃至全省各族人民上上下下齊心協力、真抓實幹的結果。文明城市是榮譽,也是繼續奮鬥的動力。三年來,蘭州市在榮譽面前並沒有放鬆城市文明建設,而是以城市文明的高標準,嚴格要求各方面工作,繼續推動城市文明提質增效,更上一層樓。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發展,需要文明滋潤。我們樂見近年來蘭州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的持續提升、市級政務服務部門不斷推出便民利企的舉措;我們樂見城市綠地面積增加,綠化見縫插針,不留裸露地皮,小區功能逐步完善,「一刻鐘服務圈」不斷拓展……這些推進蘭州文明進程的方式都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和讚譽。
未來,蘭州應當繼續整治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改造老舊小區,致力小街巷治理,重視菜市場建設,聚焦難點問題,加大監管頻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進一步助推城市基礎設施煥發新活力。同時,提升黨政服務水平,大力提升政務服務,為人民群眾著想,為廣大市民提供便利,營造良好的政務服務氛圍。
文明從來不是高大上的教條,也不是博物館裡的陳列品,它既是陽春白雪,也是街衢茅舍。最鮮活的文明涵蓋社會生活的縱深之處,表現在人民群眾的日常小事裡,落腳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中。期待政府相關部門繼續做好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尤其做好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培養市民良好習慣,引導全社會廣泛樹立公德意識和社會意識;也希望蘭州全體市民繼續呵護這份榮譽,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這份榮譽發揚光大,讓蘭州更和諧更美麗!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 超 文/圖
編輯丨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