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好內容的可持續供應,愛奇藝找對路了

2022-09-17     娛樂硬糖

原標題:實現好內容的可持續供應,愛奇藝找對路了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視頻平台的年度發布,照例是吃瓜群眾的娛樂過年。今年的秋季招商,愛奇藝先聲奪人,9月15日的「2022愛奇藝iJOY悅享會」發布了覆蓋劇、綜、影、漫等多個領域,共計235個項目的內容片單。

路人看熱鬧:趙麗穎的《野蠻生長》,楊冪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都是各社媒平台刷屏霸榜的重點項目,充分證明要論「扛劇」「國民度」,還得看85花。飯圈則還想看門道:愛奇藝表揚誰、押注誰,也是預測娛樂圈的晴雨表。

一方面是愛奇藝發布的項目確實足夠重磅、物料多又精緻。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前提則是:愛奇藝今年確實表現突出,在剛剛過去的暑期檔憑藉《蒼蘭訣》《罰罪》等熱劇風頭正盛,人們自然對其存貨與新「餅」大感興趣。

但資深觀眾也都深知預告不可全信。撲爆具有一定的隨機性,最終表現與陣容大小、投入多少並不完全成正比。這是內容行業令人頭疼之處,卻也是其魅力所在。

然而,當長視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好內容的持續供應成為各大平台必須攻克的一道難題。誰能建立更加穩定良性的生產秩序,將這種隨機性的干擾降到最低,誰就在競爭中多了一分把握。

那麼,「節流」半年後即轉入「冷靜增長」、準備適當加大內容與市場投入的愛奇藝,在這方面找到了一條怎樣的路?一個供應減半(上新10部,比2021年少9部)卻收穫滿滿的暑期檔,究竟帶給愛奇藝哪些啟示?

國民大劇頻現,愛奇藝通過「壓力測試」

站在後疫情時代回望視頻行業前幾年的跑馬圈地,很容易將其解讀為一種「花錢買教訓」的行為,自身虧損加劇不說,還助長了IP泡沫。但必須承認的是,正是在網絡平台兇猛投入、瘋狂內卷的過程中,劇集從製作、播出到消費、盈利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重塑升級。

網劇早就不僅限於網頁或者移動端,而是隨著投屏功能、電視盒子的普及,以及視頻平台向電視台的反向發行,重回大屏與客廳場景。相應的,在這個會員過億的時代,視頻平台的用戶也早就不限於年輕人,男女老少都可在網絡上對感興趣的內容先睹為快,感受科技加持之下的超清畫質與互動玩法。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

理解了這一點再來看各平台在現實題材上的不斷加碼,便知這並不僅僅是政策驅動下的被動適應,而是與「降本增效」的新趨勢不謀而合的明智選擇——在全民既被網絡連接、又被其割裂的情況下,能夠引發大眾共鳴的內容正顯現出越來越大的價值。

在2021年,愛奇藝便宣布將把「體現時代情緒的主流國民大劇」作為未來布局重點,以「正劇領跑、故事領跑、話題領跑、演技領跑」引領劇集創作。今年,這些策略已明顯開花結果。酷雲發布的《2022上半年劇集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國產劇的口碑評分TOP10中,愛奇藝占據了8部。愛奇藝這8部劇中,有4部登上了央視。除了古代背景的《風起隴西》,其他3部都是抓住了某種時代情緒的現實題材劇集:

《人世間》通過周家三代人的故事回顧了中國五十年的變遷,在春節檔掀起全民追劇熱潮,刷新央視收視紀錄,並成為愛奇藝第三部站內熱度破萬的劇集。

《親愛的小孩》選題犀利,由女性生育困境切入,與傳統的家庭劇形成區隔。《警察榮譽》聚焦基層警民日常,將城市化進程中的種種矛盾融入瑣碎又精彩的事件中,獲得人民日報等央媒點贊,也讓年輕人一不小心就上了頭。

與內容表現同樣令人矚目的是財報成績——愛奇藝在今年首度扭虧為盈,並且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鑒於今年3部熱度破萬劇集的另外2部——《蒼蘭訣》《罰罪》都誕生在暑期檔,愛奇藝Q3財報想來也是以喜報為主。

或許正因如此,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才選擇「歸來」作為今年分享的主題關鍵詞。他認為,影視行業已經顯露出積極信號,信心、理性、用戶與創作都在回歸,沉浸式匠心消費的長視頻高溢價時代依然還在。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

龔宇也在演講中滿懷信心地表示,經過上半年公司運營上的「壓力測試」,對下半年和明年怎麼做更有信心,將加大在內容、市場和品牌上的投入,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內容。

內容有取捨,熱劇更長效

在今年的媒體採訪中,龔宇曾將愛奇藝的內容策略直白概括為:增加頭部內容,減少撲街內容,腰部內容不刻意去做。從爭奪市場份額轉向內容的精細化投入與產出,以應對降本增效的新趨勢。今年愛奇藝片單總計235個項目,較去年的260部有所減少,從中可以鮮明提煉出「取捨」與「深耕」的新製作理念。

「取」不用多說,繼續打造主流國民大劇。今年愛奇藝片單的劇集部分包括「時代旋律」、「成長力量」、「萬家燈火」、「風雲家國」、「東方情緣」五大類別。顧名思義,前三類都具備成為國民大劇的可能性。陣容也更加頭部,彙集了實力戲骨、優質流量、資深大導與電影團隊。

傅東育執導、阿耐小說改編、趙麗穎主演的90年代背景商戰劇《野蠻生長》,徐紀周執導,張譯、張頌文主演的掃黑題材劇《狂飆》,路遙小說改編、陳曉主演的年代劇《人生 路遙》,恆星引力聯合出品,龔俊、鍾楚曦主演,講述民族品牌復興故事的都市劇《我要逆風去》,張國立、王剛、張鐵林再聚首,講述三位老友退休後攜手創業、打造養老社區故事的《老傢伙》,均取得了不亞於流量IP的關注度。

發布新物料後,許多項目在待播劇熱度榜單中位次上升

「舍」則主要體現在,愛奇藝對垂類題材的投入更加集中、更有選擇性。目前這種變化最明顯的是愛情劇賽道。

針對懸疑、愛情、喜劇這三大熱門類型,愛奇藝近年分別開闢了迷霧劇場、戀戀劇場、小逗劇場,做精品短劇使之全面極致化。今年可以明顯感覺到,戀戀劇場的卡司更加有名有姓,故事也更加高概念。《蒼蘭訣》是東方幻想+男女互換,接檔的《超時空羅曼史》則是民國大明星來到現代。

而以往常見的由新人主演、劇情製作都更加快餐化的「甜寵劇」,就不再歸於戀戀劇場的招牌下,而是在今年8月徹底交付給分帳劇,平台減少前期投入,開放IP庫與片方共創。

深耕則一方面體現在三大類型劇場在內容上的極致追求,另一方面體現在對熱劇進行系列化、宇宙化的長線開發,尋求更多、更精細的商業化方式。

宇宙化已有的成功案例是去年底播出的馬伯庸IP劇《風起洛陽》。王曉暉曾對媒體表示,該劇的廣告與授權收入表現非常好,聯合地方文旅一魚多吃,給「華夏古城宇宙」打了個樣。

在最新片單中,這一類項目也有所延續。如張若昀主演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以及路陽執導、黃軒主演的《天啟異聞錄》。

系列化方面,今年也出現更明顯的趨勢。《贅婿》出品方之一新麗帶來了《新川日常》,IP演員不同,品相調性卻有所繼承;《七時吉祥》與《狐妖小紅娘月紅篇》都來自《蒼蘭訣》出品方恆星引力旗下的幻想廠牌,美術風格幾乎一脈相承,物料一經發布就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而在綜藝領域,愛奇藝將以「內容精品化、投入精細化、開發多元合作、開拓共贏模式」為策略,繼續提供快樂、年輕、突破、創新的內容:

《元音大冒險》《我們民謠2022》《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樂隊的夏天3》《超燃力街舞》等多檔音綜為年輕人的夢想充能;《追風吧!少年》《愛的高級道》等節目多維度關照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超有趣人類大會》《萌探探探案3》等繼續為用戶疏解壓力、帶來快樂;《登場了!北京中軸線》《翻新吧!出租屋》等節目將推動新的文化思潮,創造多重情緒價值。

此外,愛奇藝還會在娛樂多產業布局上繼續發力:原創電影持續探索內容類型新邊界,單片付費「雲影院」給電影生態帶來積極激勵;國漫熱血內容和兒童IP拓展新的想像空間;紀錄片領域聚焦人間煙火和人文情懷;還有海量世界級體育賽事。

長期主義的底氣

那麼,是什麼支撐著愛奇藝喊出「長期主義」,有信心進行好內容的持續供應?

其一,搭建合理的生產體系,保證產能。愛奇藝在平台內部建立工作室制度,由專業人才負責內容開發,平台的智能中台與互動產品提供前期決策、後期宣推等輔助。據悉,目前愛奇藝擁有超70個工作室。各個工作室都有專注的賽道,它們同時運行、競爭合作,有利於提昇平台的生產效能與內容多樣性。

在平台外部,愛奇藝則積極扶持新銳製作公司,形成強綁定。《風起洛陽》背後的留白影視、《蒼蘭訣》背後的恆星引力都在片單中貢獻了不止一個高關注項目。

其二,用科技改善生產節奏,推進工業化,減少損耗。為了達到長期主義,愛奇藝對生產節奏的要求是「一慢兩快」:籌備要慢,劇本、服化道、攝錄美、編導演都整理到最合適;製作要快,上線要快,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悅享會上,龔宇對愛奇藝的下一代業務進行了介紹,其中就包括「智能製作」。

其包含三個層次:決策層要靠商業智能的AI做投資回報、商業預測;中間層把信息收集起來,把所有設備、人相關的數據上網,讓製片人、管理層隨時隨地掌握信息,把各種意外降到最低;最底層、工具級的製作環節,攝像機、演員、屏之間構成立體關係,靠定位虛擬拍攝。

XR虛擬製作,簡單來說就是用LED牆取代傳統的綠幕,實時投映與變換場景,一方面令劇組免於天氣變幻干擾,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複置景拆景,提高拍攝效率。2019年,該技術因美劇《曼達洛人》而備受關注,目前正在拍攝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也應用了這項技術,開國劇之先河。

當然,這項技術的想像力還不止於省錢,更在於可以將實地置景掃描下來,保存成「數字資產」,以便日後有需要時原汁原味還原場景。這對於《狐妖小紅娘》這種系列劇的意義可想而知。

《風起洛陽》拍攝期間,愛奇藝對「不良井」場景進行了掃描,並在之後某短片中復用

其三,愛奇藝今年同200多家媒體達成了實質性合作,與不同的垂類媒體共享好內容外溢的新價值。而各個媒體的參與協同,也有利於放大內容聲勢,為IP增值。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今年7月,愛奇藝與抖音正式建立合作,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展開探索。暑期檔《蒼蘭訣》的火爆,也離不開席捲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梗與二創。

推動影視工業化,打造可共情、能破圈的內容,乃至IP的衍生開發與高效利用是各平台普遍探索的方向,愛奇藝的種種嘗試與其「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的願景一脈相承。過去一年,我們既切實感受到了影視行業的「降本」,也已看到紮實的「增效」,並開始相信這是一場行業的欲揚先抑,對未來抱有更大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042edab23daea4cdeef8e6f34279a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