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人口排名數據統計:2019年11月份統計全球230個國家總人口數超過75億,其中中國和印度皆以13億多人口位居一二位。隨著人口的不斷激增,預測在2050年全球人口將突破100億,那麼人口所面臨的糧食問題將水漲船高,除非到時農業產量是目前的2倍以上否則全球將面臨食物緊缺的嚴重問題。如果全球農業科技沒有發生巨大的進步,我們是不可能在不破壞地表的情況下來養活這100億人口。以下我們一起來看看通過哪些方面的努力可以應對將來的危機。
1.減少溫室氣體,降低碳排放
溫室效應的危害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而且還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從而最終會導致糧食的低產。雖說素食是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方法之一,但是人類是不可能停止吃肉。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加,人們對奶製品和肉品的增多,對蛋白質的生產也在全球提高。在未來我們可以通過選擇性優良育種以及科技務農,從而減少大量的氣體排放。
2.數字化供應鏈減少事物浪費
如今,全球所有食品有25-30%被浪費,然而每年所造成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總成本達2.5萬億美元。如何減少以及消除這些浪費對減少溫室氣體至關重要。尤其是,通過現代化的數位技術通過科學的方法將這些食物垃圾有有效的分解到田間,從而作為農作物的養料被循環利用。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在餐飲行業以及其他食品行業通過環保的材料以及「升級」的食品原料可有效的減少食物浪費和環境的破壞。
3.科技務農,植保機農業新寵
在全國廣闊的農田上,經常可以看到一架架植保無人機在天空翱翔,為棉花脫葉、水稻打藥。與傳統的人工噴藥相比,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高,每架植保無人機的工作效率相當於60個勞動力。植保無人機因為精準施藥效果好、節水節藥能力強、省時省力效率高,成為田間地頭的「新寵」。我國擁有18億畝耕地,約有15億畝適合用無人機植保,隨著農業的現代化、機械化和農村土地的流轉集中,無人機將大量取代農民的工作,成為田間「主角」。藥物噴洒是農業植保無人機最為廣泛的應用,相對於人工灑藥,植保無人機具有精準作業、高效環保、智能化、操作簡單等特點,為農戶節省大型機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一般植保無人機每小時作業量可達60畝至80畝,作業效率是人工噴洒的5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