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十足的小人

2019-09-14   與心幽歡

賈雨村是《紅樓夢》貫穿全文的人物,開篇第一回他就出現了。他的來歷是這樣的:

這賈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詩書仕宦之族。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

賈雨村在紅樓夢裡雖然出現的頻率不高,但是他存在的時間之長甚至超過了寶黛釵,可是關於這個人物的人品實在不敢恭維,如果要評選個《紅樓夢》反面一號,我認為非他莫屬。

當年賈雨村進京趕考遇到了困難,寄居在葫蘆廟內,剛好跟家住隔壁的鄉紳甄士隱是鄰居,甄士隱素日喜歡酌酒吟詩,所以一來二去兩人漸漸有了往來。

一次中秋佳節,士隱請雨村到家裡吃飯,席間兩人飲酒賦詩,好不快哉。雨村抓住機會跟士隱訴苦:「如今行李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得。」就是說赴京趕考路途遙遠,我沒錢,就靠平時賣字賺這幾個錢根本不夠盤纏的,沒等到地方就餓死了。

甄士隱聽了以後是怎麼做的呢?「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送衣服,送錢,外加請客喝酒,而且還送的讓人舒服,絲毫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

結果賈雨村拿了東西拿了錢迫不及待的去進京趕考了。他確實有才華,也很爭氣,金榜高中,如願以償​。但是,有才不代表有德,再高的才華也掩飾不了德行的缺失!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甄士隱於賈雨村來說是當之無愧的大恩人。接下來就看看賈雨村是怎麼報恩的,從兩個方面看:第一,在他功成名就之後,甄家需要幫助嗎?第二,他有能力幫嗎?

先看第一點,甄家需不需要幫?答案是當然需要。如果甄家還像當年他趕考時那樣景氣,他報恩是錦上添花,不報恩也不能說他是惡人,因為人家本來日子就過的很舒坦。

可是來看看甄家現在的情況,如今的甄家,人未亡,家已破。一家之主甄士隱出家了,女兒甄英蓮丟了,只剩下甄家娘子帶著丫頭嬌杏寄居在父親家。作為女人,女兒走失,丈夫出家,日子之難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幫她把女兒、把丈夫找回來,那她一定是感激涕零。

那麼,賈雨村有沒有能力幫嗎?

甄士隱出家,出家人居無定所,而且離家多年,想要找到可能確實不容易了,所以賈雨村不找甄士隱也有情可原。

可是,這個時候不免想到呆霸王薛蟠,同樣面對的是朋友遠走出家,薛蟠是怎麼做的?得知柳湘蓮因為未婚妻殉情而死削髮出家時,薛蟠是什麼樣子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城裡城外,那裡沒有找到?不怕你們笑話,我找不著他,還哭了一場呢。」字裡行間都能體會到「呆霸王」的真心實意,讀到此處不免覺得這個真性情,熱心腸的「呆霸王」也有可愛之處。

相比之下,賈雨村呢?甄士隱找不著就罷了,甄英蓮已經主動送上門了,明知恩人苦苦尋找的的女兒就在眼前,可是,為了所謂的護身符,不但不使她們母女相認,反而把人又往火坑裡推了一把。而且,他做這個決定時,竟看不出他有絲毫的不忍心。賈雨村真真是狠心。

那個和尚門子為他出謀劃策找「護官符」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知遇之恩都能不報,他獻的這點兒殷勤人家又怎麼會放在心上。面對這麼一個不知感恩的人,及極盡討好,這個門子不只是假聰明,還是真愚蠢。果然沒過多久他就為他的「小聰明」買了單,因為「此事皆由葫蘆廟內之沙彌新門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對人說出當日貧賤時的事來,因此心中大不樂業,後來到底尋了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他才罷」。

所謂的「護官符」賈雨村真的非要不可嗎?假設賈雨村真的把英蓮還給甄家,會怎麼樣?他會惹禍上身嗎?

應該不會。薛家有薛姨媽,寶釵的規勸,賈家有正直的賈政都不會任由薛蟠在繼續胡來的。

退一萬步講,即使薛蟠最後還是堅持取了英蓮,在那個看中門第的年代,英蓮也會因為出身而得到相應的厚待,有了母女團圓的安慰,香菱最後也不至於發出「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的感慨。

每讀到這句,總不免一陣心酸,看上去憨厚可愛的香菱在那個熱鬧的大觀園裡卻是孤苦伶仃的,在連黛玉都「風霜刀劍嚴相逼」的地方,沒有高貴的身份,賈母的庇佑,香菱所受的委屈可想而知。可憐香菱怎樣在那個複雜的環境下,熬過那麼多的日日夜夜的!甄娘子是怎樣忍受著失女之痛渡過餘生的!

造成這一切的最大推手,正是賈雨村!賈雨村自己享受著闔家團圓的溫馨,卻從沒有想過甄家母女的不幸。這也是他一罪孽。不知甄士隱知道賈雨村所做的一切之後,會作何感想?即便看破紅塵,也不一定能泰然處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