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我們一起助力三農!
最近小編收到了一個問題邀請「玉米二次控旺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關於這個問題,小編覺得有必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玉米到底有沒有二次控旺的必要?或者說真正的二次控旺應該是什麼樣的?
玉米控旺
玉米控旺技術近些年來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所接受。玉米控旺分為兩種方式:物理控旺(通過控制水肥供應的手段減弱玉米的長勢);化學控旺(通過噴施某些生長調節劑達到抑制玉米植株生長過快的目的)。無論是哪種方式,目的都是削弱玉米植株的長勢,從而降低植株高度,增產增收。我們重點討論玉米的化控。
玉米化控的好處
抗倒伏,玉米控旺可以降低玉米植株的高度,從而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化控後可以矮化玉米植株20-30cm,使穗位下移15-20cm,大大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增產,玉米控旺後可以增加霸王根層數,使玉米根基更加牢固,提高植株對土壤水分、營養物質、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使玉米穗大穗長、籽粒飽滿,增產增收。
玉米化控的時機
關於玉米化控的時機很關鍵,過早或者過晚都不行。玉米控旺劑施用的最佳時間是玉米6~12葉期。
控旺過早危害:
玉米不足6葉期使用控旺劑,由於控制過早,造成玉米身杆不旺、莖稈過低,所以推薦在6葉期以後施用。
控旺過遲危害:
玉米控旺劑使用過遲,葉片數超過12片,玉米已過拔節期,會造成以下問題:
對玉米造成不正確的縮節現象:本來應當使基部1~3節間縮短,現在反而造成中部4~5節間比基部1~3節間縮短,不但不能有效防止玉米倒伏,還導致玉米生長不良,後期造成玉米減產。
影響玉米雄穗分化:拔節後玉米雄穗即開始分化,如果此時控制玉米生長,就會影響玉米雄穗分化,導致玉米花粉量少,進而影響玉米授粉,最後影響玉米產量。所以玉米控旺一定不要遲。
玉米二次控旺
前面小編所介紹的玉米控旺的時機是大家公認的玉米控旺的最佳時機,我們可以看到,在玉米6~10葉期是玉米控旺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之外再進行控旺反而會對玉米產生危害,那麼何談二次控旺呢?
其實,二次控旺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玉米6~12葉期進行2次控旺,相隔時間非常短。即在玉米7~8葉期在和10~11個葉期,分別控旺一次。相比於單次控旺,玉米二次控旺的矮化效果以及增產效果更加明顯。
玉米化控藥劑
玉米化控調節劑市場種類繁多,市場潛力大,常見的單劑有乙烯利、玉米健壯素、縮節胺、矮壯素等。儘管市場上不同名稱調節劑較多,但萬變不離其蹤,或上述單劑或其混劑。
目前市場上最多的玉米化控調節劑的主要成分為乙烯利,具有速效性好,成本低,無污染,無殘留,缺點是使用濃度範圍窄,應用最佳時間晚,作用效果受天氣影響波動大。現在大部分廠家所生產的乙烯利都會添加DA-6,速效與長效相結合,使用時間可提前,受天氣影響小。
嚴格控制施用濃度
乙烯利作為玉米化控藥劑使用,必須嚴格控制藥劑的施用濃度。濃度過低,起不到控旺的效果,濃度過高則會產生藥害,導致玉米果穗發育畸形,穗粒數減少,減產嚴重。最佳施用濃度為 300~500 mg/kg,以此濃度的乙烯利於玉米6~12葉進行噴霧處理,能明顯矮化玉米植株,增產顯著。
切勿盲目進行控旺
玉米控旺技術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地區、地塊,僅適用於水肥條件較好的肥沃土地。如果土壤的水肥條件不好,玉米植株本身生長並不旺盛,這時如果再進行控旺處理反而會適得其反。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我們專注於農業知識科普,農業技術分享以及政策的解讀,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